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10%蔗糖溶液选择溶出水泥C_12A_7相时,蔗糖溶液必须经过微生物预处理。经分离鉴定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是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  相似文献   

2.
观察制剂的冻干结构及崩塌现象,测定由蔗糖、氨基酸和(或)Pluronic F68混合所构成体系的崩塌温度(Tc),进而研究崩塌温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冻干显微镜观察蔗糖溶液,测定不同制剂的Tc: (1)2.5%、5%、7.5%的蔗糖溶液; (2)10mmol/L磷酸钠盐缓冲液分别与2.5%、5%、7.5%的蔗糖溶液构成的三元体系;(3)5%蔗糖与0.15%氨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或酪氨酸)构成的三元体系; (4)5%蔗糖溶液、0.15%氨基酸与Pluronic F68构成的四元体系。得到了如下结果:(1)蔗糖溶液的Tc随蔗糖含量的增大而增大;(2)低浓度磷酸钠的加入不会引起Tc改变(P>0.05);(3)酪氨酸能使Tc升高7℃(P<0.05);(4)Pluronic F68会使体系的Tc降低,酪氨酸组降低最多(6.0℃)(P>0.05)。制剂的组成成分决定Tc的大小,低浓度的磷酸钠缓冲液不会改变Tc,酪氨酸能使体系的Tc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技术处理Mn(Ⅱ)、Cr(Ⅵ)污染土及Mn(Ⅱ)、Cr(Ⅵ)混合溶液,研究MICP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效果,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竞争关系,以及pH值对已修复土壤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微生物矿化修复后,单一重金属污染土中可交换态锰、铬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5.64%和77.56%;经修复的Mn(Ⅱ)、Cr(Ⅵ)混合污染液中可交换态锰离子的去除率大于铬离子;酸性条件影响污染土的修复稳定性,土壤中可交换态锰、铬离子含量随pH值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低摩擦特性的饮品具有较好的顺滑感和吞咽的舒适性,而蔗糖是常见饮品的主要成分,口腔环境下蔗糖溶液的润滑特性研究将有助于发现低摩擦饮品的影响因素。配制6组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开展蔗糖溶液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试验;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球-盘的软接触摩擦副,对蔗糖溶液的润滑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口腔软接触的滑移模型,将滑移模型中摩擦系数结果与同等条件下试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6组蔗糖溶液近似为牛顿流体,且随着蔗糖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黏度也逐渐升高;蔗糖溶液的润滑性能与速黏积(uη)密切相关,随着uη的增加,蔗糖溶液的平均摩擦系数经历了先稳定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属于Stribeck曲线的典型特性,uη在0.001~0.010Pa·m时,蔗糖溶液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软接触滑移模型能够获得光滑和粗糙表面条件下蔗糖溶液在流体润滑区域内润滑性能,并验证同等工况参数下部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口腔环境下流体食品润滑状态的判别和饮品的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在进行哺乳动物受精卵(胚)冷冻保存时,为了使冷冻装置简易化和缩短冷冻时间,进行了小鼠受精卵(胚)的快速冷冻实验。以甘油和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受精卵(胚)从室温直接移入液氮中,用超低温做瞬间冷冻。并对添加剂甘油和蔗糖的浓度与解冻后存活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钴(Ⅱ)镍(Ⅱ)在二(2—乙基已基)磷酸煤油溶液与(Na,H)Gl溶液间的分配平衡。求得钴(Ⅱ)镍(Ⅱ)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_0R_2·2RH和NiR_2·4RH。萃取平衡与表现萃取平衡常数表示如下: 同时还考察了温度对钴,(Ⅱ)镍(Ⅱ)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蔗糖和Percoll两种不同介质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孢子的效果及对EHP孢子发芽活力的影响。【方法】取感染EHP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充分研磨,经3次差速离心后,设置介质质量分数为30%,60%,90%的梯度,分别进行蔗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比较两种介质不同分层中EHP孢子的数量和纯化效果。纯化样品分别用0.1mol·L~(-1)的KOH溶液、0.15mol·L~(-1)的HCl溶液、0.15mol·L~(-1)的NaOH溶液、0.025mol·L~(-1) pH为11.5的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 pH为8.8的TrisHCl溶液、0.01mol·L~(-1) pH为4.8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等6种溶液于28℃孵育30min,比较EHP孢子的发芽率。【结果】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EHP孢子主要分布在蔗糖质量分数为90%层的底层,数量为1.53×108个。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EHP孢子主要分布在Percoll质量分数为90%层的下层,数量为2.64×107个。经Percoll或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的EHP孢子再经上述6种不同溶液处理后,孢子发芽率存在差异;经0.1mol·L~(-1)的KOH溶液或0.05mol·L~(-1)pH为8.8的Tris-HCl溶液诱导时,两种介质分离纯化所得的EHP孢子发芽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介质质量分数为30%,60%,90%的梯度对EHP孢子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蔗糖的分离纯化效果比Percoll更好,对EHP孢子的发芽率影响更小;经蔗糖或Percoll分离纯化的EHP孢子再经0.05mol·L~(-1) pH为8.8的Tris-HCl溶液或0.025mol·L~(-1) pH为11.5的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采用蔗糖和甘油借以改变溶液的粘度,所测得溶液粘度对扩散电流的影响。根据Ilkovie公式和Stokes—Einstein关系式可得: i_d=K(1/η1/2)即扩散电流与溶液粘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粘度对扩散电流的影响极大。Cd~( )、Pb~( )、Zn~( )、Ni~( )离子在蔗糖溶液中,当溶液粘度在4.37(相对)以下时,所测得的i_dη1/2之值为接近常数,大于4.37时则i_dη1/2不成常数,这与Mckenzie的结果基本符合。在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中(至50%左右),Cd~( )、Pb~( )、Ni~( )离子的i_dη1/2的值均接近常数。因此,同一待测物质,由于改变溶液粘度的物质不相同,对i_dη1/2之值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糖类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类对bFGF(m)在溶液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相同浓度的bFGF(m)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糖类,测定放置一定时间后的溶液中bFGF(m)可溶性浓度的差异和促细胞有丝分裂能力的变化。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添加蔗糖与海藻糖的bFGF(m)溶液随糖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比活性增加。在蔗糖与海藻糖为0.8 mol时bFGF(m)可溶蛋白浓度和活性数值最高,所测得的蛋白质量浓度依次为(1.145±0.007 2)mg/mL、(1.125±0.005 6)mg/mL;所测活性数值依次为ED50=0.48 ng/mL、ED50=0.58 ng/mL;而添加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的bFGF溶液,实验组中蛋白质量浓度和活性相对于对照组均未见有显著性提高。结论:海藻糖和蔗糖能够减少bFGF(m)聚集和沉淀程度,增加bFGF(m)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单位体积中的bFGF(m)活性单体量。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系列Fe(Ⅵ)碱性溶液加热到65℃、75℃、85℃、95℃,用分光光度法跟踪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在热溶液中Fe(Ⅵ)分解生成Fe(OH)3,同时存在着Fe(Ⅵ)向Fe(Ⅳ)的转化反应.新生成的Fe(Ⅳ)溶液2 h即达最高浓度,并且在85℃以下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1.
用细菌总数计数和琼脂扩散抑菌圈测量研究了Hg2+与有效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1)贴片Hg2+的浓度与正常增菌培养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有稳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Hg2+对有效微生物有明确的毒性作用;(2)贴片Hg2+的浓度与经1.25mg/L和2.5mg/L的Hg2+驯化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的剂量反应关系下移(右移),说明低浓度Hg2+可以驯化有效微生物;(3)在5mg/L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基本不增加,但在2.5mg/L和1.25mg/L的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分别滞后8d和2d达到正常增菌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说明有效微生物能较长时间耐受5mg/L浓度的Hg2+,能迅速适应<1.25mg/L的Hg2+.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碘酸钠溶液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二醛纤维素,运用二醛纤维素对不同重金属离子溶液做吸附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二醛纤维素对Cu (Ⅱ)、Cr (Ⅵ)、Zn (Ⅱ)等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合成TMAH的新方法。以H_2SO_4处理四甲基氯化铵的有机溶液,立即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结晶状固体——TMAHS。然后将其溶于水中,并与Ba(OH)_2的悬浮液反应,过滤反应混合物后,即得TMAH溶液。再将它流经一装有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以除去其中的SO_2~(2-)等离子;经此提纯后的(TMAH)溶液,用减压蒸馏法除去其中的水分,得到针状结晶——TMAH·5H_2O。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经处理过的含Cr(Ⅵ)废渣中Fe(Ⅱ)(FeSO_4)的测定方法;样品在pH为4.5~5.0的HAc~NaAc介质中用H_2O_2浸取12~24小时,样品中的Fe(Ⅱ)以Fe(Ⅲ)的形式进入溶液,弃去滤渣,用NaOH将滤液中Fe(Ⅲ)沉淀,过滤,用1:1HCl溶液将Fe(OH)_3沉淀溶解,用常法测定溶液中的铁含量,即得样品中Fe(Ⅱ)(FeSO_4)的含量。样品中的Fe(OH)_3和Cr(Ⅵ)化合物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Fe(Ⅲ)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Fe),通过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IL-101(Fe)吸附溶液中的As(Ⅲ),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溶液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影响明显,pH=9时,吸附效果最佳;MIL-101(Fe)对As(Ⅲ)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用Langmuir和TemKin模型拟合良好,303 K条件下,MIL-101(Fe)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211.42 mg·g~(-1);热力学参数ΔG、ΔH均小于0,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反应;MIL-101(Fe)的中心金属Fe与亚砷酸根的配位作用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邻菲咯啉在Na_2SO_4、KCl、KNO_3溶液中的直流取样极谱,常规脉冲极谱行为及其循环伏安特性。邻菲咯啉在滴汞电极上的还原产生两个波,第一个波是吸附前波,第二个波是二电子不可逆还原。紫外光谱吸收说明在上述溶液中邻菲咯啉与 Pd(Ⅱ)、Os(Ⅳ)、Au(Ⅲ)、Sn(Ⅱ)、Fe(Ⅱ)、Ga(Ⅲ)、Th(Ⅳ)均能形成配合物,用直流取样极谱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伏安特性,发现它们均能在汞电极上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还原波。  相似文献   

17.
D71—1659农业微生物资料选编(76页)杭州市微生物协作组一九七一年四月D71—1660一九七○年陕西省农业会议展览馆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展品介绍(23页)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生产组一九七○年十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高山土壤生态过程,在四川省峨眉山4个典型植被带分布海拔(3 010,2 433,1 575,775 m)上采集土样,测定了不同海拔土壤水温含量,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和土壤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随海拔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中细菌数量呈降低的趋势,而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则呈增加的趋势;在1 575m海拔处,土壤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而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显著低于其他海拔处(p0.05);高海拔样地有机质含量即使处于较高水平,但受低温等环境影响仍然呈现较低的微生物数量水平,说明峨眉山高山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较小,相关性也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弥补了峨眉山土壤生态过程研究的不足,也为峨眉山土壤养分循环和植被分布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以二(2—乙基已基)亚砜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铊(Ⅲ)盐酸体系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酸度下使用该萃取剂能定量萃取铊(Ⅲ);酸度、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有较大影响;该萃取剂对铊(Ⅲ)的萃取平衡时间短,易分相;用醋酸铵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作反萃剂时,可使萃取剂反复使用。即二(2—乙基已基)亚砜的煤油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KMnO_4氧化MnSO_4的方法制备了新生态二氧化锰(δ-MnO_2)并运用SEM,XRD,FT-IR进行了表征研究,分析了δ-MnO_2吸附U(VI)的机理,探讨了溶液p 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δ-MnO_2吸附溶液中U(VI)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备的δ-MnO_2颗粒为准球型,分散性较好,团聚少,表明光滑,物质组成主要由Mn,O_,C,K元素组成,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故对溶液中的U(VI)有很好的吸附效果。p H值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溶液p H为4.5、吸附剂用量为0.6 g/L、吸附时间为140 min、U(VI)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时,U(VI)的去除率达到了97.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