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智芳  荣成  杨怀滔  张晓  李可洲 《科技信息》2009,(26):I0027-I0028
肝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分裂,但在肝损伤后会表现出强大的再生能力。肝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受到众多因子的影响,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强有丝分裂原,它与受体EGFR结合后能诱导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是目前已知的能够促进肝脏再生的一个主生长因子。现就表皮生长因子对肝再生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相关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傅颖(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杭州310013)肝细胞刺激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类能促进人类及动物细胞再生、促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生长、促进组织器官损伤后的修复、治疗肝衰竭和促进肝再生,又具有各自独特功能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介绍了与肝细胞相关的3种生物活性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对肝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大鼠肝再生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发现,芯片含138个NF-κB信号通路基因,其中46个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相关.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9.0(IPA)软件解析上述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该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增殖作用发现,该通路的白细胞介素-1(IL-1)途径在大鼠肝再生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因子(GF)途径在进展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途径在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终止阶段抑制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张高 《贵州科学》1997,15(3):200-202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用聚乙二醇进行化学修饰的条件,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经修饰后的分子量是17KD。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间质来源的多效性生长因子,具有促细胞分裂、增生、迁移以及分化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组织损伤修复再生、胚胎发生、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目前H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新生牛肝脏分离纯化到一种具有刺激肝源性SMMC—7721人肝癌细胞和原代培养的人胎肝细胞DNA合成的单一组分,命名为小牛肝细胞生长因子(calfhepatocytegrowthfactor,cHGF),测得分子量为39.8kd,蒽酮法测得糖含量极少,部分纯化的cHGF在与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混合使用时活性有一定增加,对CCl4处理的肝坏死大鼠有明显的促肝再生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后肝组织的再生反应。方法:在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60%肝叶的切除加50%胰腺切除和近端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组织化学分别在1,2,3,4d对术后肝组织的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和PCNA(核增殖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联合切除术后1d,PCNA和TGF—β即在肝组织内表达,3d后表达逐渐下调。结论: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后1d肝组织即出现再生反应,胰腺和十二指肠外分泌腺的多种因子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能特异地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并诱导血管的形成.它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肝受到各种损伤包括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就得以启动.在肝再生过程中,VEGF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起有效促进作用,并且能诱导组织胶原酶、血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这对血管再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管再生是肝再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给肝细胞提供血液支持,而且能促进肝脏结构的重构.因此VEGF在肝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牛胎盘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来源于牛胎盘的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将新鲜牛胎盘匀浆后经盐析、亲和层析、超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可以纯化到一种肝细胞的生长因子。实验采用^3H-TdR拓入细胞DNA的量来表示肝细胞生长因了促进细胞DNA合成的作用,用液体闪烁计数来探讨^3H的放射性。结果表明:该因子对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肾细胞的DNA合成都有刺激作用,而且也能刺激原代培养的人胎肝细胞的DNA合成。但对传代培养的小鼠腹水S  相似文献   

10.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组织的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里面表达高活性的KGF具有成本低、易开发的优点.本实验将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经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中,获得110株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GUS检测发现有44.7%植株呈阳性,PCR检测的结果也显示有52.6%的植株为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11.
肝炎灵注射液是中药山豆根提取物。山豆根有抑制病毒、抗肝损伤、减轻肝细胞坏死、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此外,还有升高白细胞,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的作用。笔者采用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常大鼠肝细胞中存有大量糖元.肝大部分切除12小时后,肝糖元下降至零或仅少量。手术后24小时,肝糖元开始上升,至2l天呈现正常水平. 再生肝的双核肝细胞减少,由正常的10.6%降至5.6%.大部分肝切除21天后,双核肝细胞的百分率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再生作用也完成.  相似文献   

13.
5-羟色胺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诱导或增强肝细胞DNA合成因素。方法:;从成年大鼠肝脏分离肝细胞,在含^3H-胸苷的培养液中培养,向含或不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的肝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5-羟色胺(5-HT)以观察对DNA合成的影响。在部分含5-HT的培养中加入5-HTH2受体拮抗物酮舍林以检查H2受体的参与。DNA合成以^3H-胸苷掺入肝细胞DNA的量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量。结果5-HT单独不能刺激DNA合成  相似文献   

14.
观察大黄、赤芍注射液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及对肝再生的影响。选用60%肝切除术后+20 mg/100g D-GalN+1μg/100 g LPS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选取100只,按体质量随机均分为造模阳性对照组、促肝细胞生长素组、大黄、赤芍(低、中、高)剂量组。采用qPCR、Western Blot技术验证造模后24、48 h各组大鼠JAK2、JAK3、STAT3、STAT2表达。结果表明:大黄、赤芍注射液能够上调JAK2/JAK3、STAT2/STAT3蛋白表达,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再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优于(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赤芍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提高大鼠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大黄、赤芍注射液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活化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筛选hALR的相互作用蛋白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筛选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片断,重组入载体pGBKT7构建成“诱饵”质粒pGBKT7—hALR,然后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预转化酵母菌Y187的成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筛出的阳性克隆基因序列被测出后,经GenBank查询,结果发现它们分别是血清白蛋白、金属硫蛋白、硒蛋白类似物、Na^ /K^ ATPase和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的部分序列。这初步克隆了与hALR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为进一步探讨ALR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肝脏组织工程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使各种急慢性肝病得到彻底的治愈成为可能.而肝脏组织工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种子细胞的来源不足.为了寻找理想的肝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本实验从吸脂术所得的脂肪抽吸液中分离出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对其生长特性、表面标志及生长的稳定性作了分析;用含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4)的条件培养基将其向肝细胞样细胞诱导分化,并利用RT-PCR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了分化后细胞的标志物CK18,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以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不仅有良好的生物学稳定性,而且分化后的细胞表达了肝细胞的标志物且具有一定的肝细胞的功能.这为解决肝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科技》2011,(3):70-70
记者近日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由该校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微创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完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获得成功,目前已经进入Ⅱ期临床实验。3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肝再生中细胞增殖必不可少。为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大鼠肝再生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动态和作用,文中用查阅网站资料和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上述基因,用Rat Genome 230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再生肝中表达情况,用比较真、假手术中基因的有意义表达异同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290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其中,肝再生的肝细胞激活期(0.5—4h),G0/G1过渡期(4—6h),肝细胞的第一个细胞周期G1期(6—12h),S期(12—24h),G2期(24—30h)和M期(30—36h),肝细胞的第二个细胞周期(36—66h),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功能重建期(72—168h)等8个时期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148,32,30,92,16,16,14和2;基因总表达次数为307,155,224,484,235,239,824和467,根据基因表达变化推测,肝再生中有38%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使用TiO2和K2Ti4O9纳米颗粒处理了体外培养的人类肝细胞和树莓组织培养材料,研究了纳米颗粒对培养的人类肝细胞增殖和对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生长及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不影响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增殖,对组织培养中的树莓无菌苗根的生长无影响,对树莓叶片再生芽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发明采取实用的分子筛超滤工艺,从乳猪新鲜肝脏中提取出一组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促肝细胞再生的小分子量多肽类活性物质,经冷冻干燥制成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粉末针剂。本制剂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80个医院临床应用,表明本制剂对治疗重型肝炎是有明显疗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