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就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帐务数据接口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并实现了自动转帐系统,并就自动转帐系统中的信息流程、文件设计、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数字校园共享数据平台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享数据平台作为全校范围内全面完善而且规范的数据源。为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建立了全面综合的数据源,为应用系统开发个人综合数字档案、学校决策分析档案提供支持。有效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逐步推进校园各项应用系统,形成完整全面的数字化校园体系。通过对共享数据平台建设在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目的为着手点,对共享数据库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实现方案的作初步探讨。并简单介绍了数据交换集成平台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格数据集成中间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屏蔽校园网中已有数据库资源的分布、异构、自治特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是校园网格建设必须实现的重点服务内容之一。基于校园网格信息数据的集成共享需求,文中提出了一个扩展校园网格中间件服务的数据集成中间件,给出了校园网格数据集成中间件的关键技术和体系结构,并论述了集成中间件在校园网格体系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与其他网格服务组件的交互来完成应用请求。  相似文献   

4.
校园信息化关键技术平台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特别是随着目前数字化校园进入了信息集成阶段,需要在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集成与业务集成,因此一个成熟的信息技术平台,是保证校园数字化集成成功实现的基础.本文基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经验,对信息平台的架构与关键技术作出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5.
数字校园中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上海海事大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经验,从数据整合、统一门户和应用整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数字校园中信息资源整合的总体架构及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系统跨平台数据集成的需求,文章先对ODI相关技术进行分析,然后采用ODI实现应用系统的实时数据集成到公共数据中心,同时对应用系统从公共数据中心提取数据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SGi和RESTful Web Services构建移动数字化校园数据中间件系统来获取现有的校园系统信息的方法,阐述了数据中间件的构架和设计.该系统采用Equinox服务框架和RESTful技术,智能采集校园系统信息并优化,同时考虑了后期的数据分析及应用扩展的问题.试验结果证明该数据中间件能很好地向移动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感.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华大学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应用集成阶段步入信息集成阶段,为了探讨信息集成阶段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律,本文通过分析信息集成阶段高校信息化的新需求,提出了建设新一代数字校园的理念,描述了新一代数字校园的特征、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基于新一代数字校园的建设理念,规划了清华大学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内容.在新一代数字校园理论的指导下,清华大学近两年来在学校信息系统建设中做了全方位的实践,包括顶层设计、信息资源规划、业务流程分析、集成数据环境建设、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应用试点等,论文对这些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做好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了初步的思考,试图为进入信息集成阶段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探讨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应用集成阶段步入信息集成阶段,为了探讨信息集成阶段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规律,本文通过分析信息集成阶段高校信息化的新需求,提出了建设新一代数字校园的理念,描述了新一代数字校园的特征、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基于新一代数字校园的建设理念,规划了清华大学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内容.在新一代数字校园理论的指导下,清华大学近两年来在学校信息系统建设中做了全方位的实践,包括顶层设计、信息资源规划、业务流程分析、集成数据环境建设、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应用试点等,论文对这些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做好新一代数字校园建设提出了初步的思考,试图为进入信息集成阶段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探讨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校园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标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信息系统理论对数字化校园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环境建设进行分析,着重分析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建立方法和主要内涵,给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数字化校园各系统与网站间信息的互通,同时保障所有网站服务的稳定与安全,分析了旧型网站的优缺点,并结合现有网站群技术、云计算理论和网络系统安全理念,制定了网站群系统规划建设及维护全过程标准体系.据此建立的网站群系统最终在试运行期间未出现旧系统常见故障,它与数字化校园各系统的信息无缝互通,抵御了多次网络攻击,在访问高峰时段保持较低延迟,并留存了各类日志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一个公共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统一信息门户系统为主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并通过对ORACLE 10G应用服务器部署和管理数字化校园各业务系统进行探讨,实现以单点登录全网漫游、统一信息门户、共享数据资源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教务系统数据集成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教务系统是清华大学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教务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平台.为给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达到支持教改、完善管理、整合资源、加强服务的目的,清华大学在教学"985工程"二期设立了专题项目"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该平台规划建设以教学管理为主线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由此,带来了教务系统数据集成的需求.通过对清华大学教务系统数据集成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归纳总结出一套数字校园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4.
信息孤岛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绊脚石,就重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与数字校园接轨的实例提供一种解决信息孤岛的方案:各个部门的合作,与校园数据库关联,最后突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关联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信息集成问题,提出采用主题数据库技术构建校园数据中心,面向业务主题来组织校园数据,结合高校业务特点,分阶段建设主题数据库,逐步构建校园综合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动高校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通过主题数据库的建设实践,论述了主题数据库在高校信息资源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异构数据库中数据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就数字化校园实现中所采用的几种数据集成方式作了介绍,并就数据集成中的重点环节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根据我校西北民族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法实现校园数据库集成,能大大提高数据共享能力,同时可加强对数据的管理,为今后学校的决策与分析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信息集成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我们师范大学开发了大量基于Web的应用和管理服务系统,但这些系统间相互孤立,共享较为困难。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将各部门应用和服务系统相互集成,并无缝链接起来,提高校园信息的共享性和用户应用的便捷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中Web页面信息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信息集成的框架,并说明了集成中的关键技术,从而为高校数字化校园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Web Service可解决不同体系数据管理系统间的数据交流问题.本文给出一套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多系统数据集成方案,在此方案中设计了学生处学生信息接口、教务处考试成绩接口、图书馆Marc数据接口,并最终给出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校园数据集成系统,以较低成本解决了多个管理系统间数据集成的问题,为基于现有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信息化2.0中明确提出"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教育全面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将来能否建成智慧化校园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各业务系统选用不同的平台,设计不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的多个"信息孤岛"。该文讲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整合集成旨在解决校园信息孤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复旦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以软件架构为中心的新一代校园一卡通建设.系统实现了真正的定制开发,与信息化校园相关应用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交换与业务流程的整合,通过相关系统工具为学校管理提供直接可靠的数据来源和决策支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的纵深发展,该系统已成为以卡为媒介、面向师生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