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系论:百科可络的新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苏焰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99-104,108
泛系论或者泛系方法论是一种新型的系统论、方法论和联系论.本文论述了她创生的时代背景和宏观微观态势,用新的形式介绍了784e(泛七要@运八筹→联四维@系百科→举半反万@系万归一)的一些具体理法,同时对传统辩证法、系统科学和泛系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泛系摄影的几种数学模型,它同时拟化泛系逼近与泛系相对律和泛系观控性的一些典型情况。另外研究了与泛系逼近的泛系商化分析的一些数学形式,它把各类聚类分析及其推广、群体分析、阶层与阶级分析、控制论方法、黑箱方法、排序方法、简化法、泛导法、相容泛对称定理等联系起来。本文给出了十多个数学定理,可以引申出一系列对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数学研究,为进一步发展逼近转化论与泛系逼近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 泛系理论与基础数学泛系理论是我国于1976年由武汉数学工程研究所泛系研究室的研究员吴学谋教授正式提出来的,现在已成为集体创业的跨学科专题群落。它按泛系观来研究一般事物机理与广义系统,探索一些跨学科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概念(诸如十八种所谓泛系概念)及其应用,它横贯数学内外几十个专题或分支,充分体现了数理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新  相似文献   

4.
泛系理论是以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跨域研究,历经半个世纪的酝酿、总结和发展,已经形成有了国际影响的系统新论十派,泛系论在思维上具有连四维的特点而有别于一般系统论成为自创一家之言,东西化的交融色彩使泛系论表现出五互七要八悟观的方法论特征及独创性以。泛系是发扬大系统泛系五互思想用于系统哲学研究的新尝试,也是百科哲理研究的一种创举,在后现代科学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脑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为基础,从泛系方法论的角度对大脑思维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大脑处理信息的全息工作方式的一种解释,研究了认识过程同概念形成的密切关系。最后,建立了一个具体模型将人的认知过程同大脑神经细胞的结构联系起来,并引入“空穴”结构,给出人脑中概念形成的机制和过程。本文的结果表明将泛系方法论同人类思维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必将得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对数理工医文社史哲许多当代新发展有所影响的泛系论,她是一种网络型的研究,是新型的系统论、联系论、转化论、微积分、对称论、相对论和方法论,是新型的泛系变分运筹,也是哲学和非哲学、还原论和整体论、东方哲理和西方科技的辩证结合.九百文献千理法,泛系论者二百八.许多刊物和出版社均发表和出版了多种泛系论著.本文拟仿<道德经><论语>和<孙子兵法>的论述模式,对泛系论进行简化强化的总结,重点是泛系理性与四计八筹,而"阴阳泛导运泛极·大善遗憾巧显生"则是泛系论对"真善二谛"的一种概括泛系变分运筹(泛系变分原理和泛系运筹原理).具体内容包括举半反万·系万归一,泛七要·泛系阴阳·阴阳泛导运泛极(泛系变分原理,PVP,d(xy)=*0*),悟四计·运八筹·九变八法生克律,泛系量化粲泛系,大善遗憾巧显生(泛系运筹,PanOR,PRRP'),泛系理性(PanRationality),泛系大多大理法,大海捞针·多桶运筹·大碗捞针(SPB),泛系结合法,泛系相对论/美学·诗学,泛系工学·泛系设计·泛系技术·泛系博弈论,教学论·治学法,经济学·管理学,泛系致悖原则·泛系辩证,泛系转化模型论,非线性分析·非线性科学,泛系医学·体育疗法,泛系缘悟,等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泛系相对论许多新的模式和表述形式,同时在泛系相对论(784e→R-SOME)的平台上来再联悟、解读、显生庄子、爱因斯坦有关的思想方法和因缘庄子@爱因斯坦@泛系相对论(784e→R-SOME).有关的理法包括阴阳五行@五互、反馈显生原则、老庄哲学、爱因斯坦相对性思维、哲学方法论和物理方法论和诸多泛系相对论模式SS-R**,23456R,SSOS,超自在S'/SOME,人称分合转代,R(n)显生,等等.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泛系方法论(PM),开拓了一个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对事物的广义系统对称、转化和关系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形式化分析,为交缘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泛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半等价关系理论发展和深化了庞卡勒的思想。与此同时,波兰数学家Pawlak提出了粗略集合的概念与理论,开辟了Fuzzy集的又一研究途径。作者也曾对半等价关系的代数性质作过探讨,本文则进一步从半等价关系理论出发,研究更为一般的粗略集合,从而为知识(尤其是不完全知识)的表示与利用,提供有力的工具和理论依据。通过这一工作,使近似概念的泛系逼近表示得到较好的处理,且更为适应于人工智能中关于知识表示、自然语言处理、似然推理等分支的需要,并导致划分理论、聚类分析、测度论等学科的更为丰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吴学谋教授在[1]中用泛系方法论研究了非线性问题,引入了泛怪引子的概念。之后一些作者[2.3]给出了一个系统存在泛怪引子的条件。本文的工作是这方面研究的继续,其中我们给出了一些新结果和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10.
《泛系:不合上帝模子的哲学》是吴学谋的重要作之一。为了了解它的产生,借助于传记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得知这是其人生与学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本书对哲学的主要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元哲学等作了泛系讨论。  相似文献   

11.
泛系方法论用三层次分析法致力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及部分拟化,对推广数学定理、解算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泛系方法论的框架下,建立辨证施治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既可统一中西医的一些概念,也可用于一般系统的诊断治理。另外,我们把黑格尔的异同观发展为泛系识别理论,得到许多定理,为模式识别,模拟理论、Fuzzy 聚类分析、信息概念的基础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泛系方法论为精缩影,用泛对称的潜在内涵说明理论物理和数学的未来发展,这将有赖于东西方思维的互补,这是一种更高形式下的泛对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泛系生态学的一些概念与原理,对传统生态学的一些概念与问题提供了泛系模型与方法,具体內容涉及生态位,生态系统,生态型,相克泛权网络,种群动态模型建模原则,泛系因果泛导法与泛系聚类,唯象理论,综合评判和缩影互诊等。泛系生态学指对广义系统在泛环境大系统中的泛系研究,包括用泛系方法来概括、泛化或研究生态学的一些原理。除开传统生态学的泛系化研究外,对社会生态与成才生态,泛系理论已有一些新的探索。诸如泛系理论中的三层法、扩变法、均衡律、竞标律、升华律、成才法等都涉及广义环境或泛环境的问题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必仪 《凉山大学学报》2004,6(1):109-112,116
泛系论把五互显生的原则概括为简悖速次优,其思维机理是容悖容憾、表里变变。邓小平理论是经实践检验的当今最具有创造精神的理论,这一理论显现着泛系思维简悖速次优的方法论特色,用泛系思维机理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性,使我们更加体会到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质和无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泛系理论中的三层次泛系分析法、泛系宏五法、泛系四元术等方法提出了一种火电厂模拟系统的综合近优性方案,给出了一个较好实现该方案的实用的六级分布式计算机仿真系统模型。泛系理论是一种宏微兼顾、多层网络型的跨学科新研究。本文围绕300MW火电机组模拟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这一课题,运用泛系方法研究并提出一种具有较好性能指标的模拟机六级分布式系统。下面介绍这一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推广了泛系运筹缩影原理的原有研究,给出了更具体的形式,使成为Bellman原理的直接推广;讨论了最优化原理成立的条件。在由泛系泛权网络定义的优化模型上讨论了N阶优化问题,从而在相当广泛的条件下证明了所有子策略的优化阶的和不超过原策略的优化阶。这些结果给出了利用并行算法解动态规划问题的可能性。利用泛系方法论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广义网络,就称为泛系网络分析。泛系网络与动态规划相结合,已在六、七个方向上补充、推广和发展了Bellman原理。若把动态规划中的网络看成一个系统则Bellman原理不外是指整体优化以局部优化为必要条件。而对于网络来说,局整关系又可以约化为一定的形影关系。从这一框架出发,文献[1]提出了泛系运筹缩影原理,它的特化形式N阶优化原理又以Bellman原理为其特例。文[2]深化了N阶优化原理。本文发展和推广了这些结果并讨论了泛系运筹缩影原理(特别是Bellman原理)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内容涉及视觉模式的原型与识别,Brouwer格与Sanchez解法,泛系逻辑与泛系会诊原理的应用,视差与复眼机理的泛系模型,感受野的对比分析,Mach效应的宏观乏晰模型,视觉的衍射效应的乏晰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什么样的半序集其上的逆序映射一定存在不动点;半序集上逆序映射的不动边与保序映射不动点之间的关系;对于给定的一类半序集,什么样的逆序映射具有不动点。所得到的结果推广了泛系方法论在非线性分析中有关不动泛系的研究,补充了A.Bjorner等人关于non-transposing逆序映射的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泛系理论的概念框架,并从泛系观来分析理工文哲医社等学科有关的问题,最后用一百多首诗诀的形式创造性地概括十年来泛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