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歌表意"祛魅"是当今诗歌"祛魅"书写的重要表征之一。当今诗歌表意"祛魅"主要体现为:在表意功能、表意行为体认上"祛魅",在语象和语素的采集与运用上"祛魅",在技艺策略、文体样式上"祛魅"。上述几点"祛魅",既各自有其有效性和合理性,又分别有着缺陷和偏颇。因此,对其加以学理性的辨析、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革命叙事挣脱了特定国家、特定族群、特定历史时代的视域局限,另一方面,又由于对传统的文化资源、文学遗产的继承,不能不在其书写层面呈现出对于传统的“影响的焦虑”;因此既在立意的高蹈与宏大主题的意义承担方面用力过度,又在文本层面呈现出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分裂与对立. 相似文献
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4-6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视觉文化遮蔽了传统的审美观念,技术重构了文化传播的形式,而听觉审美空间被大众忽视,以当下最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来解读听觉审美空间的二重性。听觉审美空间的"遮蔽"是指在视觉文化凝视下被遮蔽听觉诗意化的魅力,而听觉审美空间的"敞开"在当下的表现为不确定性与多义性,从灵韵消亡层面来解读听觉艺术治疗性。听觉审美空间可阐释性是无穷的,听觉文化的魅力值得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4.
当代生态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守护生态的含魅老者”这一类形象,体现了作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根基的努力。但由于作家对传统文化缺乏辩证分析的眼光,往往简单地将生态破坏的原因归咎于外来势力。既不能通过老人们的悲剧揭示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无组织性、不能落实到制度与规范层面的原因与专制的关系等问题,也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精华提纯使之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老人们的后继者身上,留下的只是对经济发展与科技的简单信仰,反映出当代作家在生态转向中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和反思深度的欠缺。 相似文献
5.
周晓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6-109
贵州的审美教育在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和作用,正视审美教育自身的功能与局限,以推动审美教育理论创新及其本土化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69-7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生产方式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文章以桂林旅游景点为例,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两大方面对比分析中西不同的旅游审美文化,并对旅游业提出参考性建议,从而完善桂林旅游的服务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55
以生态美学的视野来探究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从中会发现潜藏在民族文化下的诸多生态智慧及审美理念,这可通过苗侗民族的节日、服饰、歌舞及丧葬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态无不渗透着独特的生态美,正是这些生态美构成了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基质,而这些生态美又是以和谐为其核心,以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及自娱乐生性为其表现形态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美学进行学理构建时应当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有所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陆晓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4)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壮族地区呈现出一种“壮化”倾向 ,在主题、情节、结局的处理等方面深得壮族文化的内蕴。透过这种“壮化” ,可以看到壮族文化追求智慧人生、具有强烈的巫鬼观念和乐生意识以及淳朴自然、清新健朗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向罗群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103-105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驱动下,英语以其天生具有的特性越来越多地包容海纳了各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性言语。其中,音译词占据了英语新词汇相当大的一部分。据此,作者对当今中国,尤其是网络上一些交叉文化下产生的in语来进行翻译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录旺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0,13(2)
高字民先生的论著《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是一部内容丰富、视觉独特、论述深入的优秀作品,是对已进入图像时代的中国当代社会有力的理论回应。书中对图像时代琳琅满目的图像和景观进行了深入的学理反思和剖析,提出了视觉审美范式“这一重要概念,并以此概念为立足点,对当代丰富的图像理论和视觉文化现象进行尝试性地理论整合,深入阐释了无孔不入的图像如何改变着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审美经验和文化境遇。论著以广阔的理论视野,描述了沉沦于图像世界的现代人的自我迷失和价值失衡的精神困境。视觉审美范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体现了作者研究当代图像世界的视点是美学的立场。通过对审美范式的历史性回顾和对前图像时代与图像审美范式特征与关系的比照性考察,该论著指出了“视觉性”和人类审美具有本质的联系。人类视觉审美,由于其久远的实践基础和理论积淀,构成“视觉审美范式”这一概念坚实的学理基础。在对前图像时代的理论反思的基础上,作者密切关注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的内涵、意义面临的重大变化,并通过对当代丰富的视觉现象的阐释、对当代多元化视觉审美理论的梳理,生动描述了视觉审美范式在以机器性视觉媒介为主导的图像时代所发生的深刻演变,深刻剖析了... 相似文献
11.
程志强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6):38-41
集诗、书、碑于一体的四川邻水县太和乡中学诗碑廊是一枝校园文化奇葩。碑廊富有地域特色,刻石的18首传统诗为著名诗人唐世政先生撰。其中的诗歌内容丰富,技巧高超,声韵流转,文采风流;书法形神俱美,格高韵古,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因其在传播和弘扬巴蜀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艺术学意义、教育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而闻名遐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清流县“五馆一中心”项目为例,对项目建设背景与文化背景进行充分调研,探索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设计原则与设计构思的阐述,明确建设项目未来的展望与意义,并从文化综合体空间策略、地域性表现推演与分析两方面着手,对当代文化综合体的地域性表达做出尝试,以期为未来相似项目的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发生断裂,而成为一种符号,这种符号传递出的信息满足了人们追求置身更高社会阶级的需要,“XX酸酸乳”已经失去了牛奶产品所具有的营养可口的价值,而成为青少年追求一种品味和时尚的符号,而短信参与,也被演化成为一个人向其他人表示自己没有成为时代落伍者的手段。购买酸酸乳和发短信也成为凡勃伦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向同龄人炫耀自己对潮流的追捧和熟稔。本文以超级女声现象为切入点,就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爱平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2,(2):67-69
一个地区和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千百万群众智慧和意志的结晶。安康人民凝练出来的战胜困难、孜孜以求、谋求共赢、追求卓越的"双创"精神文化,成为引领人民富民强市的一面旗帜。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创新完善,它必定引领安康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文化中分辨出什么属于中国,什么属于朝鲜,对朝鲜和中国各自的文化内涵进行重新定义,这一过程一直还在延续,至今在朝鲜半岛也没有结束。在长达500多年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中,两班贵族精英总是根据中国这个大陆邻国来确定自己的地位。朝鲜向来自称“东国”或“海东”,甚至就简称为“东”(今韩国仍有“东国大学”)。正如东国这个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相似文献
16.
“观音故里”是昌吉市曾经使用的宣传名片之一,在昌吉打造观音故里的同时,四川遂宁、河南平顶山也抢先打造观音故里,三地“观音故里”之争各执己见,各有论据。本文通过引证丰富的佛教历史遗存、西域古籍文献等,选取生命美学视角分析观音意象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观音故里”生成于昌吉的观点以合理的文化阐释,旨在强化昌吉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解读现代文化的一般概念,探讨当代中国和新疆现实背景中"现代文化"的特定内涵,结合昌吉州发展现状讨论如何在宏观层面实现"文化引领"。 相似文献
18.
梁湘霞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8,(2):87-90
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升广西的“文化力”,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广西的文化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为如何提升广西的“文化力”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要加强广西的文化建设、提升广西的“文化力”必须面向现代化的文化变迁,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必须处理好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文化体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吕俊彪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
对发生在广西临江镇的“四月初九”事件进行了考察,认为尽管从表象上看这是一起由政治斗争引发的社会事件,但实质上却是以互酬为主导的农耕社会的社会整合模式与利润至上的商业社会的商品交换规则,在磨合过程中所爆发出来的社会整合模式之间的冲突,是临江周边村寨壮族人“有福同享”的财富观与临江人“独善其身”的财富观持久冲突的一种表现。据此认为,商品交换不仅是一个商品的流通过程,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不同群体对于商品交换的意义秩序的理解和社会实践建构了它的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三大球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涉及三大球之间的比较和三大球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它项目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三大球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提供理论创新与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