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立新  杨宏 《科技资讯》2008,(1):224-225
介绍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原理和校验规则,分析了CRC校验码的具体计算方法,并以CRC-5为例,给出了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来实现CRC-5算法的流程图,在程序中实现的是串行移位计算,并以Altera公司开发的EDA工具QuartusⅡ作为编译、仿真平台,选用Cyclone系列中的EP1C6Q240C8器件,完成了CRC-5编码器的FPGA实现,其实现速度可达400MHz。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循环冗余码硬件编/译码器的原理,通过对CRC-16编码生成过程的研究和分析,给出了一种在8位单片机上用软件实现CRC-16校验的简易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TD-SCDMA芯片中USB核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ModelSim的验证。简述了USB的传输方式与设计思路,着重描述了USB的结构划分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思想与接口信号,并给出了ModelSim的验证方法与实验结果,说明此IP核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嵌入到ASIC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TD-SCDMA芯片中USB核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ModelSim的验证.简述了USB的传输方式与设计思路,着重描述了USB的结构划分以及各个模块的设计思想与接口信号,并给出了ModelSim的验证方法与实验结果,说明此IP核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嵌入到ASIC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在数据通信中,提高数据在通信中的可靠性,以及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就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差错控制方法,也是一种最常用的信道编码方法。在介绍CRC码原理之后,以经典的LFSR电路为基础,推导出产生32位并行数据的CRC-16编码表达式,用EDA工具设计出CRC-16编码模块,并对其进行综合仿真,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CPLD、USB2.0和单色CCD的数字图像采集系统。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特点并给出了产生这些模块驱动和控制时序程序的原理,最后给出了时序仿真的结果,得出所有时序逻辑满足系统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小波包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某些特别的工程要求的问题,提出将小波包变换和短时傅立叶变换融合形成小波包时频分析技术。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小波包时频分析技术框架体系。给出了小波包时频分量谱与小波包时频分量幅度谱以及小波包时频谱与小波包时频幅度谱的算法。对小波包分解的直接算法、Mallat算法、混合算法在计算量和识别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Visual C++,OpenGL,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工具和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虚拟小波包时频分析仪,能实现任意信号的小波包分解和显示。最后将小波包时频分析应用于仿真测试信号与实测机械磨床振动信号,发现小波包时频分析在识别奇异、辨别信号深层次细节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小波包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某些特别的工程要求的问题,提出将小波包变换和短时傅立叶变换融合形成小波包时频分析技术.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小波包时频分析技术框架体系.给出了小波包时频分量谱与小波包时频分量幅度谱以及小波包时频谱与小波包时频幅度谱的算法.对小波包分解的直接算法、Mallat算法、混合算法在计算量和识别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Visual C++,OpenGL,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工具和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虚拟小渡包时频分析仪.能实现任意信号的小波包分解和显示.最后将小波包时频分析应用于仿真测试信号与实测机械磨床振动信号,发现小波包时频分析在识别奇异、辨别信号深层次细节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专门针对优盘应用的USB2.0设备控制芯片的设计方法。着重对USB2.0设备控制器的功能进行了模块划分并对各模块实现进行了设计,同时给出了实现USB协议的处理流程以及USB设备控制器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数字正交检波技术能够较好地提取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参数,保留信号包络中的所有信息。提出了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运用在超声系统的波束形成器中实现超声回波信号的数字正交检波方法,并给出了主要模块在FPGA内的具体实现和系统仿真结果。仿真和实际运用证明,该检波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超声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  相似文献   

11.
用静态甲醇吸附法分别测定纯分子筛、担体及CRC-1裂化催化剂结焦前后孔分布。采用严继民等建议的方法计算中孔分布,试用MP法计算微孔分布。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用计算方法可行。CRC-1催化剂结焦量为2.47%时没有明显堵孔现象,分子筛及担作两部位都结有焦炭。  相似文献   

12.
USB接口因具有高速、易用、热插拔及低成本等特点,已经成为计算机接口技术的主流;由于USB2.0在USB1.1基础上数据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及功能更加完善,从而在实际实现中基于USB2.0协议的总线事件的检测和处理模块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文章提出了一种USB2.0整体构架方案,重点阐述对事件检测模块的设计和实现;对该模块进行电路的功能仿真、综合以及验证表明,在功能和时序上符合USB 2.0规范,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从简化入侵检测系统的构造出发,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感应器组件.该组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功能,包括采集网络数据、IP重组、TCP层重组和基于多种应用层协议的数据还原.该组件具有灵活的模块化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复用性和扩展性,并实现了自定义加载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组件的大小,或者添加自定义的模块到组件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接口形式已不能满足测量设备对数据传输提出的更高要求。该文针对国内声学测量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USB的多维声强数据传输设计方案,在分析了理论传输同实际传输差异的同时,从USB的数据传输和实际效率2个方面对其传输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文章提出了实现USB总线高速传输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实际测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回弹仪系统,该系统采用线阵CCD成像原理进行位置信号的非接触式检测,实现了信号的无损检测;利用PIC单片机自带USB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文中重点分析了基于PIC16C765单片机的CCD驱动电路设计、图像信号的采集电路及PIC16C765集成的USB模块通信协议的开发等,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性好及采集数据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数据采集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手段,数据有效的采集和精确的计算就成为研究中关键的一环。如今随着USB3.0标准的发布.其传输速率可达到5GB/s,采用USB与虚拟仪器设备进行通信是大势所趋。由于USB的简单易用和通信的稳定性,许多测试系统开发人员已经在仪器I/O中采用USB的连接方式。本文简要地介绍了USB技术的最新发展,SCPI命令的语法结构及使用方法及Agilent34410A万用表的技术特性,采用VISA—COM技术实现对Agilent34410A数字万用表的远程控制,结果表明开发出来的程序能满足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ADSP2181的高速通用USB通讯接口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的U SB协议使U SB设备的开发变得较为困难,单片机的结构和其处理数据的速度使单片机成为高速U SB设备与计算机通讯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用ADSP 2181、PD IU SBD 12和双端口RAM组成的高速、通用U SB接口系统的原理和编程方法,为基于U SB通讯口的设备开发,提供了一种高速、通用和统一的数据通讯解决方案(如A/D、D/A);采用上述方法,U SB设备的设计者只要专注于硬件的设计就可以了,无需考虑复杂的U SB协议和通讯速度受限问题,该方案已经成功用于振动信号采集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DSP和USB2.0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基于DSP和USB2.0接口的高速便携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详细地阐述了虚拟仪器系统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利用ADS8364模数转换芯片可实现对6通道信号的同步采样,分辨率达16位.利用EZ-USB FX2作为USB2.0接口芯片,实现了主机和该系统的高速数据通讯.采用TMS320VC33这款DSP作为核心芯片,完成主要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了对信号的实时处理和分析.并将系统与软硬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虚拟仪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汽车故障数据记录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某ISG(integrated starter and generater)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数据记录系统的研究.通过CAN总线和K线的应用,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故障诊断信息数据采集的通讯网络.设计了包括CPU处理模块、通信模块、USB存储模块等故障诊断数据记录系统的硬件结构.针对系统要求和特点,在系统硬件方案设计、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对USB在系统中实现数据的海量信息存储应用进行了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分析.在车辆行驶信息记录实验过程中,该故障信息记录系统运行稳定,数据记录完整、准确,在线显示的参数也能较好地反映车辆行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