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语言现象经验主体的语言行为者,拥有语言能力的事实无可置疑。这样的语言能力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言感性能力和语言知性能力。语言知性能力,主要涉及心理过程的语言观念形成与展示,以及语言观念的存在地位与作用。语言观念作为心理经验对象的形式存在,首先源自语言现象的经验,而且它还要表现为一种“自然化”的观念存在。语言观念因为语言现象与自然物的是否一一对应,而被区别为抽象与具体。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伦理及其特征的分析,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中体现了蒲松龄的儒家夫妻伦理观念,夫妻和睦和夫妻失睦的伦理行为模式都在作品中有生动的表现,本文对这些情节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念进行了剖析,并且对另外的一些封建落后的夫妻伦理观念进行了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4.
称谓语使甩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称谓语造成的尴尬相当普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在面对陌生年轻女性时,不知如何称呼,存在着称谓缺环。“小姐”、“大姐”、“姑娘”、“美女”等几个称谓语都不能弥补这个缺环。汉语中称谓语缺环现象是新旧观念的撞击造成的,解决的途径是要转变人们的伦理观念,建立一种开放的新型的语言交际观。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汉语不同时期的夫妻称谓方式进行了历时的梳理与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汉语夫妻称谓的类别.汉语夫妻称谓具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性,而这一伦理观念正在被新时期"男女平等"的价值理念所取代,文化变迁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带有尊重妻子色彩的称谓语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伦理难题做了界定,认为生命科学技术时代的伦理难题不仅是难以在两种相互冲突的义务与原则之间进行选择,有时甚至是难以在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义务与原则之间进行抉择.伦理难题涉及的不是善与恶之间的选择,而是善与善之间的选择.伦理难题主要体现在基因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安乐死等领域.解决伦理难题,必须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伦理程序,并调动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对新乐府诗人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新乐府诗人以深切的同情在作品中展示着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深切的当下关怀意识在与旧的婚姻观念、封建制度、伦理观念相抗争。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有机结合,是不断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诚信政府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加强公共伦理建设对于构建诚信政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分析了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构建诚信政府的启示,提出了从公共伦理的视野对我国诚信政府构建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语言不仅是占支配地位的交流手段,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被感知和携带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反射出入的感知和观念。认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增进了对语言符号本质,语言符号理论的反思。本文从认知角度回顾了语言符号的发展史;展示了语言符号的认识背景、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概况;体现了语言符号研究成果。本文在看到前入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目睹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的基础上,对语言符号的新认识一象似性及其特点、类型、及语用体现进行诠释;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社会伦理学入手分析传统的观念造成的宋丽玲的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以及伽利玛西方男权政治在全球的扩展。在新的文化交流的形势下,固守传统的男权政治的伽利玛选择自杀地必然归宿,而在双重身份和两种伦理模式中生存的宋丽玲最终会觉醒,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构建新的伦理观念和价值体系。并以此评判东方人和西方人所扮演的角色。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1.
忠孝观念一般指一个人的国家伦理、社会伦理以及家庭伦理观念。在国为忠,在家为孝,可以说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
环境行为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环境伦理观念的外化,是环境伦理学的最终指向和价值所在;环境伦理观念影响并指导着环境行为的取向。伦理化的环境行为是环境伦理学摆脱现实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政府能力的研究,很少从行政伦理的角度考虑。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能力发挥的人格化主体,自然和行政伦理息息相关。本文充分论证了政府能力与行政伦理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伦理行为是政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更是政府能力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从行政伦理的角度提出一些措施,以期有效发挥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分工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制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制度中具有的伦理蕴含.通过对制度的群体性、稳定性、强制性的分析论述,论证了制度在道德建设中对人“集体观念的形式”、“道德的养成”、“扬善抑恶作用的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进一步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制度建设中的伦理蕴含,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补充,是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社会关系、生产实践、社会分工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制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制度中具有的伦理蕴含.通过对制度的群体性、稳定性、强制性的分析论述,论证了制度在道德建设中对人“集体观念的形式”、“道德的养成”、“扬善抑恶作用的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进一步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制度建设中的伦理蕴含,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必要补充,是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深入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制定策略,提升本科护生护理伦理认知能力。选取某校2014级本科1~6班279名实习护生,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了解本科护生对护理伦理认知教育的建议。本科护生在实习前后护理伦理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后护生对临床伦理认知方面认同度有所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实习前具有一定的护理伦理认知能力,实习后护理伦理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语言在数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数学学习能力的决定因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感知经验、思维方式、课堂教学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对高职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古代的宗教伦理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思想史上的主要宗教哲学派别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顺世论等都提出了伦理思想方面的明确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禁欲和出世等内容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这些伦理观念不同的观念也在印度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伦理危机的出现,除外部因素以外,内因是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大学生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商业伦理教育的缺失既加剧了诚信危机,又妨碍大学生伦理决策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同时危及商业信用,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此,应重视大学生的商业伦理教育,并提升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要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商业伦理实践应用能力,要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健全对学生伦理道德的评价机制,应强化商业伦理法制建设,营造重视商业伦理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