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23):50-52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大途径"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高度概括了十三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对台政策宣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对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拥军 《世界知识》2008,(18):44-45
马英九上台后,台湾问题进入新阶段,随着两岸关系开始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对台政策也在基本政策框架内进行调适。 布什明言对台政策“红线” 7月30日,即将出访韩国、泰国并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布什总统在白宫接受媒体联合采访。为亚洲之行吹风。  相似文献   

4.
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战略思想,经历了毛泽东的"解放台湾"(包括"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个阶段),到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江泽民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始终没有变.无论是他们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还是他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提出、实施并不断发展的对台方针政策及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都是我们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一、第二代领导核心,实事求是地面对台湾问题,最终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第三代领导核心面对台湾政局的重大变动,国际格局的巨大调整,将这一政策灵活应用,在台湾当局执意制造分裂的情况下,最终没有使两岸关系走向完全僵化,而随大陆经济的发展,统一力量的筹码越来越重,相信会最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和台湾岛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双方的对台政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调整。总的来看,中美两国主要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和台湾的国际地位、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重大的政策博弈行为。了解中美在这些博弈点上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我们更好的预测中美未来对台政策走向和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7.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2,(21):44-45
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重量级人士、曾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的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民间身份前来大陆参访.他在北京和厦门与大陆对台高层领导和涉台研究机构会谈,提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看法,着重阐述了以"宪法共识"、"宪法各表"来面对、处理和超越两岸差异的主张.谢长廷在今年民进党"大选"失利后准备重新调整两岸政策的背景下访问大陆,对观察今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不久前,美国在台协会(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发表言论,表示对台湾2016年"大选""美国不会闷不吭声",受到台湾政界的高度关注。显然,美国已经开始关注并有意影响2016年的台湾"大选",让选情向着有利于美国管控台湾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又开始讨论是否需要重新检讨新形势下的现行美对台政策。事实上,多年来美国一直在管控台湾,特别是在政治上绑架了马英九,现在只不过是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大陆强势崛起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台湾的管控,维护美台政治结盟与准军事同盟关系,让台湾继续扮演牵制中国大陆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正>对台军售是美一项长期、稳定的政策,这次奥巴马执行的是小布什"欠"的账;F-16C/D战机异常敏感。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圆满成功,中美发表了内容广泛的联合声明,大大拓宽了合作领域。然而,就在中美关系保持良好势头的大形势下,不和谐的音符很快出现,美国蠢蠢欲动,酝酿新一轮对台军售。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3,(17):58-60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美国国内在对台政策与战略上、以及两岸政策上也出现了新的论述与争论,其中包括了“弃台论”、 “脱美人中论”、 “两岸军力失衡论”、 “不会必然协防台湾论”、 “两岸维持现状错觉论”等.通过对这些论述的解读不难发现,其宗旨是敦促台湾加强自我防卫能力,增加台湾对美军购,以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现状,达到“以台遏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华 《世界知识》2015,(7):59-61
<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或者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中,最为敏感的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占据着媒体的大量时间和版面,是"旧常态"。然而,近年来美台军事关系发展显示,事情已经远不是对台军售那么简单。美台近日频繁传出军事交流取得"突破"的消息。台湾《联合晚报》3月4日透露,台陆军秘密派遣一支26人的侦搜排前往美国本土,与美军交流高寒地带作战技能。台《自由时报》5日则披露,台军"参谋总长"严德发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厦门经济特区大力拓展厦台经济合作 ,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了“窗口”和“桥梁”作用 ,在发展两岸关系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入世”对厦台两地经贸关系的影响 ,提出了厦门应对“入世”发展对台经贸合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策环境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目前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政策环境的评价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应从基础性政策环境、保护性政策环境、支持性政策环境和生成性政策环境等要素综合分析,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和市场培育问题出发,介绍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国际态势,阐述了“首台(套)”的政策背景.比较分析了“首台(套)”政策框架下促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国产化的国际经验;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在当今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的环境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重点剖析了我国在“首台(套)”政策执行中的困境;从符合国际惯例与规则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首台(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厦门与台湾经贸关系、对台招商引资早已形成框架 ,颇有成效。但近期由于台湾当局政策、国际上吸引台资、内部操办措施等方面因素 ,致使引进台资出现了滑坡。因之建议 ,采取加强舆论导向 ,把握入世机遇 ,改善投资环境 ,加速投资区建设等对策 ,力使对台招商引资有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台海局势保持稳定可控,但也出现新动向。大陆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推动对台政策议程,有力地维护了台海地区稳定。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上的对抗性动作增多。国民党组建新领导核心,在低谷中苦思转型。国际"一中框架"稳固,但外部势力介入台海事务呈现新的复杂形势。大陆有守有为,牢牢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在两岸实力对比持续拉大的情势下,大陆保持了战略定力和政策韧  相似文献   

17.
《科技智囊》2010,(2):94-95
1.2010年1月8日,商务部在京举行“深化两岸‘三通’.发展对台经贸座谈会”。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在新的一年里.商务部将继续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央对台工作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把对台经贸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深入、更加稳妥。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从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决定调整其对华政策,即由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该政策表现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撒手”了之,放弃干涉。然而,随着中苏结盟以及固有的反共思维的反弹,美国国内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恶浪,这使美政治环境严重恶化,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对台政策彻底改弦易辙,美军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保护台湾,阻挠中国领土的统一。从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航道上的一座暗礁。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冯帆 《世界知识》2020,(19):62-63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操弄“台湾牌”日益骄横,明里暗里支持民进党当局的分裂行径,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步步紧逼,以致台海地区风起浪涌,险象环生。回顾近年来美国推动的台海变局,其动作或许令人眼花缭乱,但主线却耳目昭彰。这条政策主线就是美国制造“事实台独”的战略倾向,既承袭于过去多届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思维,又在特朗普时期更加清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