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说起东南亚的妇女,两个现象引人注目。第一个是历史上的东南亚尽管深受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影响,但妇女被公认地位较高,曾盛行父系和母系并存的双系制,女儿可以继承财产,妇女活跃在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领域,在政治上也发挥一定作用。第二个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民主化浪潮中涌现出多位女性领袖,即菲律宾的科拉松·阿基诺总统和阿  相似文献   

2.
古印度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圈里璀璨夺目的一处文明殿堂,它有着许多与其它文明迥异的特性: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很少形成统一局面;宗教繁多,吠陀教、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宗教均产生于印度,外来宗教基督教、祆教、犹太教等在印度也有不少信徒;等级制度森严,各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保持严格的界限;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各地文化多彩多样,各种文明相互包容。  相似文献   

3.
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彼此促生,相互借鉴,它们都萌生在雅利安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构成古印度文明的精髓部分,是印度文学、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的思想灵魂,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的两个主要宗教。两教关于“神”的观念有重要不同。婆罗门教的主流思想认为存在着一个作为世间一切事物根本凶的神,而佛教则通常认为事物是缘起的,不存在实在的作为本体的最高神。两教的神观念与其各自理论体系的基本倾向一致,也与印度古代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北方邦、恒河中游的瓦腊纳和阿西两河之间,有一座古老的名城——瓦腊纳西。这个名字是由瓦腊纳和阿西两个印地语词拼成的。它现有80万人口,是印度一个中等城市。瓦腊纳西市在1957年以前叫贝拿勒斯,相传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神于6,000年前所建。在公元前四至六世纪,它曾是学术中心,公元十二世纪时为古王朝都城。据传,公元前500年,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就是在该城附近的鹿野苑。因此,这座城被誉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共发现12面铜鼓,包括黑格尔Ⅰ型铜鼓11面,黑格尔Ⅲ型铜鼓1面,大都未经科学发掘.柬埔寨人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开始使用铜鼓,很可能是越人最初将铜鼓带入柬埔寨.高棉文明深受中国及越南北部的铜鼓文化的影响,但未能持久;真腊王国时期,高棉人高度印度化,婆罗门教和佛教对高棉人的...  相似文献   

7.
孙悟空原型问题,20世纪初胡适,钢和秦提出哈努曼说,鲁迅提出巫支祈说,长时期争讼未决,这篇论文总结80年学术公案,详考宗教史实,认为孙悟空这一形象既有古印度婆罗门教原型,亦有密宗,道教,儒家印记。  相似文献   

8.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古代的宗教伦理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思想史上的主要宗教哲学派别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顺世论等都提出了伦理思想方面的明确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禁欲和出世等内容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这些伦理观念不同的观念也在印度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有和空无观念是印度思想史上讨论的核心或基本观念,印度远古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中就对此有表述,婆罗门教和佛教中也有大量相关论述。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对把握印度宗教哲学的主要内容、理解东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毗湿奴(Vishnu)是后期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神话中三大主神之一,在印度神话中他有十个化身。毗湿奴十个化身的神话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毗湿奴的前五个化身体现出早期天神的特征,但已经开始被赋予一定的宗教性特征,第六个、第七个化身表现了两大种姓的矛盾冲突和封建社会在印度的确立,后三个化身表现出宗派崇拜的特征和强烈的宗教性。对十个化身的分析可以关照印度历史与文化的不同纬度。  相似文献   

11.
佛教与婆罗门教对生命中存在的“苦”的现象十分重视,将探讨苦的形成、灭苦的途径等作为构建各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两教关于苦的看法从思想来源上说与印度古代圣典奥义书有一定的关联;二者都认为轮回形态在本质上就是苦,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对世间事物或人生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予以正确认识.两教关于苦的种类以及消除无明的智慧的看法有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12.
“我”的观念是古印度哲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印度最早提出系统哲学思想的奥义书,就将其作为论述的中心。印度后世主要哲学派别的根本经典也对“我”提出了种种看法。婆罗门教和耆那教哲学的主要经典持有我论,佛教和顺世论的主要文献则基本持无我论。但无论是有我论还是无我论都有不同的表述,具体内容实际有种种差别。探讨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在总体上把握印度哲学的核心思想,认识东方文化的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太平洋珠起源于印度南部地区,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东南亚及东亚各地,常被视为社会复杂化的象征。由于各地区缺乏此类珠子制作和传播的历史记载,突显出科技分析在追溯其生产来源和传播路线的价值。本文综合分析了公元2世纪以前各地区发现的印太珠类型及成分,勾勒出南亚、东南亚至东亚以及东南亚内部复杂的贸易网络。同时以印太珠为切入点,分析海上交流对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沿岸产生的贸易、政治和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哲学史有着自身的特点,而思维方式的差别往往是这种特点的典型表现或集中体现。古代印度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宗教思想体系的发展。现通过对佛教、婆罗门教等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的考察,就这些体系中展示的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别、表现形态和基本特色等进行总体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印度-太平洋珠起源于印度南部地区,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东南亚及东亚各地,常被视为社会复杂化的象征。由于各地区缺乏此类珠子制作和传播的历史记载,突显出科技分析在追溯其生产来源和传播路线的价值。本文综合分析了公元2世纪以前各地区发现的印太珠类型及成分,勾勒出南亚、东南亚至东亚以及东南亚内部复杂的贸易网络。同时以印太珠为切入点,分析海上交流对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沿岸产生的贸易、政治和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过去的东南亚长期被人当作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支那"(意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东印度群岛"(意为"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印度“东进”(印度寻求与东南亚各国发展关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但实际上,印度自东盟成立不久即开始了“东进”试探,只是当时未使用“东进”或“向东看”之类的词汇。因此,印度的“东进”按其进展速度与成效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至今。  相似文献   

18.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各种宗教中思辨性较强的派别,在两教的哲学理论中,因果观念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因果观念的一些内容有不少渊源于奥义书.这是两教因果观念中有相同成分的重要因素.两教都有否定作为果的世间事物实在性的倾向,而且两者的主要因果观念都与轮回解脱思想密切相关.但两教的因果观念的差别也很明显.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根本因被认为是实在的,而佛教中通常否定有真正实在的作为不变实体的根本因.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6日,印度内阁举行会议,决定将旁遮普邦置于总统直接统治之下。印度总统同时宣布旁遮普邦为骚乱地区,并已派2,000名政府军加强该邦的保安部队。旁遮普邦大多数居民信奉锡克教。“锡克”一词来自梵文,意即“信徒”。11世纪初伊斯兰教从北方逐渐传入印度,印度教受到排斥,教徒受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歧视和压迫。在  相似文献   

20.
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自11月16日至30日先后访问了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和泰国。池田这次访问东南亚,是继箱根会谈之后,美日垄断资本进一步勾结的发展。在箱根会谈时,美国代表要求日本在亚洲外交、安全和经济方面“多负一些责任”。显然池田东南亚之行,就是推行这个美日“合作”和日本“多负一些责任”的一个步骤。东南亚从来就是日本“南进”的目标。日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有所恢复以来,从未忘怀东南亚,一直多方通过贸易、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