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博 《世界博览》2014,(19):25-25
2014年9月19日,时值“国际和平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和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和苑和平节”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及外国驻华使团长、马达加斯加大使维克多·希科尼纳等来自中国外交、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及近7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社代表、外国留学生代表和中国学生代表等近300名嘉宾出席了和平节集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世界局势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发展战略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对自己和外部清醒审视的结果,是对人类历史智慧的提炼,是基于中国人民当前实践和当今时代特征的深刻思考,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和平崛起作为自身的角色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历史性重大承诺。“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战的结束无疑给中中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在政治、战略、经济等各个领域来看,它造成了国际形势的根本性变化,使得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处境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进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探究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发展和完善道路。  相似文献   

4.
汪文斌 《世界知识》2014,(18):21-22
<正>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在保持大政方针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顺利开局,为今后五到十年外交工作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和平发展"这盘大棋局全面均衡、立体多元、丰富多彩。首先是理论上有创新。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并向国际社会积极介绍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  相似文献   

5.
正2001年,联合国大会55/282号决议决定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并邀请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政府和人民以各种方式宣传和庆祝国际和平日。2014年9月19曰。时值"国际和平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和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和苑和平节"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北京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及外国驻华使团长、马达加斯加大使维克多·希科尼纳等来自中国外交、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及近7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根据冷战后国际政治和中国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公正合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存,建立新的国际安全观等一系列外交思想。这是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中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的理论基出来源于马充思主义的和平外交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和平外交思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对理解和平发展国际战略无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洞察国际局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不断彰显负责任、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形象。中国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对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14,(24):7-7
<正>【习近平11月24日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习主席在贺电中表示,历史反复证明,武力无法带来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彼此分歧的惟一途径。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实现巴以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在新世纪采取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世界精神,是21世纪中国外交的一面新旗帜。对此,学术界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和谐世界的内涵、基本特征、背景、理论渊源、意义和基本途径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急剧上升。这引起了美国朝野上下的关注。根据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美国国内出现了许多遏制中国发展的声音。然而中国的发展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中美两国有着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和利益,本着"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美两国可以建立新型的、健康稳定的、建设性的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期 ,邓小平为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 ,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加明确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为新时期外交指明了方向 ;二是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形成了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指导我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经济外交成为新时期外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14.
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中国的多边外交是从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渐兴起和发展的。冷战的结束,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以后,以"和平、合作、发展"为基础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型多边外交思维更是为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光添彩。本文以中国多边外交的实践与发展为基础,对中国多边外交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从2008年开始,中国参与了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国际反海盗护航行动,护航成为了中国海军军事外交的新平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与各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军事外交活动,这些活动起到了增信释疑,加深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合作的作用,树立了中国海军和平文明之师和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崛起"与"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分析21世纪初期世界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发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具备基本战略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讨论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不是和平崛起、判断标准是什么、面临哪些挑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合作求和平,抓机遇促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中国外交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对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和平融入国际社会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逐步发展的中国开始适应世界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变化,转变固有的外交模式,积极探寻以多边外交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与相关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外交思维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一直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原则,在外交政策上则是经历了一个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做出了多边外交的正确选择,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0.
付霖 《潍坊学院学报》2004,4(5):106-107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能否打破历史发展常规 ,走出一条独特的和平崛起之路 ,普遍表示关切。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来看 ,除了以和平的方式崛起 ,中国别无选择。中国有能力、有信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