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烷基苯为原料,采用硝化、催化加氢工艺合成了烷基苯胺,通过对合成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长链烷基苯胺合成的清洁生产办法。实验结果表明硝硫混酸反应体系的烷基苯转化率远大于其它反应体系,产物对邻比可达3.19,而采用醋硝混酸等硝化剂则主要获得邻位硝化产物。采用催化加氢工艺消除了用铁粉或硫化碱还原的污染。用本清洁工艺生产长链烷基苯胺,原料和能源消耗少,产率高,污染少。  相似文献   

2.
胜利减二线馏分油及其加氢反应产物,经SiO_2/Al_2O_3双吸附剂柱色谱预分离为四个馏分: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及胶质。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中饱和烃和轻芳烃的组成。借助于计算机谱库检索及质量色谱法,复杂化合物迅速得到鉴定:饱和烃由C_(15)~C_(33)的烷烃组成,加氢反应后烷烃分布中最高峰向低碳数转移三个碳;轻芳烃馏分由C_1~C_(27)的烷基苯、烷基萘、烷基联苯、烷基茚、烷基芴等系列化合物组成,加氢反应后芳烃大多变为饱和,同时侧链烷基缩短为C_1~C_8;部分稠环芳烃加氢后进入轻芳烃馏分。  相似文献   

3.
反式对烷基环己烷甲酸及其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格氏试剂制备烷基苯,并在10.13 MPa条件下成功地进行了烷基笨甲酸催化加氢合成反式对烷基环己烷甲酸,产率达63~85%,并以硫脲分离顺反异构体,用核磁共振加以确证。再以反式对烷基环己烷甲酸(R=C_3~C_7)为原料,合成了反式对烷基环己烷甲酸对′氰基苯酚酯和对′氟苯酚酯两个系列,计十种液晶。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续性,发展了一种计算液态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密度的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将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应用基团键贡献法对212种液态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密度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607%。  相似文献   

5.
新型高温发泡剂烷基苯烷基磺酸钠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发泡剂无法在高温环境发挥作用的问题,合成了新型高温发泡剂12C烷基苯16C烷基磺酸钠.试验表明:烷基苯烷基磺酸钠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8g/L,烷基苯烷基磺酸钠能在200~250℃维持较佳的发泡能力,并且在250℃高温高压环境48h后发泡性能未见显著降低,起始pH值对发泡剂高温性能有显著影响.耐油实验表明:该发泡剂质量分数为在20%加入原油时,由于原油沥青质、胶质的稳泡作用,发泡能力虽有下降,但泡沫稳定性大大上升.  相似文献   

6.
分析烷基化两段进料的可行性、优缺点,进一步改进多级进料的可能性,以实现最优化操作,达到节能降耗目的。烷基化主要反应产物是单烷基苯,由于烷基引入苯环,使该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比原来苯环更为活泼。因此,在苯的邻、对位就易于接上烷基,形成二烷基苯,为了保证反应向单烷基苯进行,必须确保苯过量,要求保持较高苯烯比(一般保持苯烯摩尔比为8∶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第一过渡系金属作为钼催化剂的助催化剂对孤岛渣油加氢脱氮的影响.加氢脱氮反应是在高压釜中进行的,温度为400±2℃,时间为1h,氢的初压为3.5MPa.实验表明,镍是孤岛渣油Mo催化加氢脱氮最好的助催化剂,其加氢脱氮反应遵循一级反应规律,而且以镍为助催化剂时,强碱氮、总碱氮、弱碱氮及总氮的脱除能力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8.
烷基苯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定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烷基苯的沸点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既能合理表征烷基沸点与分子结构关系,又能准确预测沸点的定量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烷基苯沸点计算值都很按近实验值,平均误差0.05%。  相似文献   

9.
以自主开发的催化柴油加氢脱芳催化剂ARO-1(Aromatics Ring Opening),在15mL小型加氢试验装置上对大庆催化柴油进行加氢脱芳。结果表明,ARO-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性能,脱芳率为58.0%,脱硫率为97.8%,脱氮率为99.8%,密度降低0.0416g/cm3,而且柴油产品收率可以达到98.0wt%,说明ARO-1是性能优异的催化柴油加氢脱芳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十二烷基苯、1,4-二氯丁烷、2—羟基—3—氯丙基磺酸钠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烷基苯烷基羟磺基甜菜碱。考察了它在三次采油中的使用性能,表明其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驱油剂,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类新型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烷基二苯甲烷二磺酸盐(Ⅰ).在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烷基苯(分别为十二、十四、十六烷基苯)与苯甲酰氯反应获得4-烷基二苯甲酮(Ⅱ).在氢氧化钾存在下,(Ⅱ)用水合肼还原,再经氯磺酸磺化,产物用氢氧化钠水解获得(Ⅰ),收率分别为37.7%、36.5%、33.7%(以烷基苯计).采用IR、1H NMR表征了结构.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2.10×10-3、6.50×10-4、4.10×10-4mol·L-1;γCMC分别为46.13、52.43、54.70 mN·m-1.并研究了其乳化、泡沫性能.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三种STN液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合成烷基苯乙酮、烷基苯甲酸和烷基环己基甲酸的实验方法及结论.三种中间体经高纯处理用测定沸点、熔点、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结构,并用色谱测定了产品纯度  相似文献   

13.
赵东申 《天津科技》2009,36(6):12-13
N-十二烷基谷氨酸是一种新型的两性氧基酸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性能。就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伯胺烷基醛缩合加氢法和保护羧基氨基选择性合成单N-烷基谷氨酸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烷基胺作为插层抑制剂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缺少定量评价方法的问题,开展了烷基胺(己二胺和支化聚乙烯亚胺)插层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研究,研究中采用了红外光谱法表征了烷基胺-蒙脱土复合物,采用了不同阳离子交换容量法测量了烷基胺插层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并且通过光电子能谱法进行了定性验证。研究发现,氯化铵-乙酸铵法不仅能准确测量蒙脱土的CEC值,也能准确测量烷基胺-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支化聚乙烯亚胺比己二胺能置换更多的交换阳离子,暗示了伯胺基团数量越多,抑制性能越好。因此氯化铵-乙酸铵法可以定量测定烷基胺插层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为评价页岩插层剂的抑制性能提供一个准确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 ℃,体积空速为1.9 h-1的条件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和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值均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基本相当,而其加氢脱氮性能略低.X射线衍射(XRD)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MoS2活性相对并不完善,导致其加氢性能以及加氢脱氮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芳烃折光指数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用染色矩阵和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通过对芳烃的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进行关联,发展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有机化合物芳烃折光指数的方法。对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的计算结果表明,折光指数的计算值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0.497%。  相似文献   

17.
含烷基高級酸性染料是性能优良的染蛋白質纖維的染料。本文合成了含烷基C_2—C_(12)的一系列对-烷基苯胺作为中間体。为了解决原料問題,又采用了有生産意义的兩个途徑,(1)用叠合汽油作烷化剂合成烷基苯,經硝化、还原制备了对烷基苯胺。(2)用洗滌剂中間体,經硝化还原合成了对烷基苯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子结构信息计算芳烃密度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 ,用染色矩阵和距离矩阵表征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 ,通过对芳烃的密度与分子结构进行关联 ,发展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有机化合物芳烃密度的方法。对 15 9种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联苯的计算结果表明 ,密度的计算值接近实验值 ,平均误差 0 45 6 %。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体积空速为1.9 h^-1的条件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和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值均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基本相当,而其加氢脱氮性能略低。X射线衍射(XRD)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MoS2活性相对并不完善,导致其加氢性能以及加氢脱氮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环己烷中间体及其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甲醚为原料合成4-正烷基苯酚(1),产率比以苯酚为原料的方法提高15%。(1)经催化加氢得到的4-正烷基环己醇(2),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产物为反式异构体。用相转移催化的方法将(2)转化为4-氯烷基环己烷(3),经格氏试剂合成得4-烷基环己基甲酸(4)。以(2)和(4)为原料合成了四种酯类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