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本文以《左传》隐公元年至襄公三十一年中单音节兼类词为研究对象,共搜集214例。根据兼属词类多少,主要分为兼两类型词、兼三类型词、兼四类型词三种类型。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左传》兼类词类型以兼两类型词为主,其中又以兼名∕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左传》兼类词类型对于理解上古文献语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改进的汉语词性标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词性标注的难点在于确定具有多个词类的词(兼类词)在上下文中的词性。基于兼类词在词典中仅占很小的比例(约为3%),提出了具有双重状态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它不但有一个常规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还在逻辑上为每个具有多个词类的词保留一个专有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使模型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不再和观察无关,提高了模型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同其他语言一样藏语词性的兼类现象普遍存在,这给词性标注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对兼类词的处理是藏语词性标注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传统和现代藏语语法理论,在分析藏语真实文本的基础上,归纳了藏语兼类词的种类,提出了兼类词的标注原则。并根据词语搭配关系和词的组合结构构建了兼类词的识别规则库,利用该规则库可对兼类词的词性进行较准确的标注。  相似文献   

4.
李雅琴  王玉峰  李娟 《科技信息》2013,(12):159-159
本文综述了国外四大主流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系统功能学派、转换生成学派以及认知语言学派)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以及我国学者对汉语名词化现象的一些争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汉语名词化现象所引发的思考:汉语的名词化现象是由于汉语中存在"兼类词"以及汉语词类界限的模糊性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李旭新 《科技信息》2012,(5):333-333
转类词(词类转换)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转类词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把一个词从一个词类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词类,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而名动转类词作为转类词中频率最高的互转词类对其研究更是多角度化。许多学者多从语义,语用角度对转类词现象进行研究,本文从概念转喻理论角度出发对名动转类词进行分析,并阐述名动转类词与词汇教学的关系,进而阐述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副词二题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副词能否修饰名词?这是汉语词类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活的语言实例分析中得出结论:副词可以单独充当状语,因而是实词;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性词语,但它所修饰的词必须是可以谓词化的。  相似文献   

7.
梁徽 《科技信息》2014,(4):238-239,242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掌握词类活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基本规律和变通原则。然而,语法学界不少有识之士对词类活用提出了质疑,认为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许多词类活用的提法不妥。本文试从古代汉语的语实际出发,以"词的兼类、名词用作状语、使动,意动以及其它特殊动宾关系、破读词、古今字"为例,以动态的目光,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被误认为是词类活用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请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正> 汉语是非屈折语,汉语里词的音节短小,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这个特点,造成了大量同形异类现象。所谓同形异类,是指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相同,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同形异类现象在上古汉语里更为突出,从其构成特点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不同的词借用同一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即同音词;(2)同一词兼属两类或数类;(3)同一词的固定用法及其活用。其中第二种情形比较复杂。汉语是否有兼类词?兼类词的界限如  相似文献   

9.
词汇关联对(lexical cohesion pairs,LCP)是真实文本中出现的反映不同句法语义关联关系的实词组合对。可靠的词汇关联对可以在汉语文本的复合词分析、句法结构排歧、远距离依赖识别和语义排歧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基本块分析和统计筛选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保证在较高的提取精度条件下,尽可能多地从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中自动获取较可靠的汉语紧密组合词汇关联对。在约4 000万字规模的人民日报词语切分和词性标注库上进行的关联对获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废弃35.6%的有效分析信息条件下,自动提取出约73万个汉语名和动名关联对,抽样提取精度达到了96%左右,显示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求说明汉语动名兼类词和动词名用的区别,并根据双音节复合动词与数量词组(几)“个”的组合能力来划分两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隐Markov模型的汉语词类自动标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类自动标注技术在中文信息处理现实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论文在经过人工分词和词类标注的大规模汉语语料库的支持下 ,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 ,对基于隐 Markov模型的汉语词类自动标注算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并得出结论 :1Bigram模型的“性能价格比”较 Tri-gram模型更令人满意 ;2以 7万词次左右的标注语料库训练 Bigram模型即已基本够用 (此时 ,兼类词词类标注正确率及文本词类标注正确率分别可达 93%和 97%以上 ) ;3Bi-gram模型对不同领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些结论对设计实用型汉语词类自动标注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汉语没有像英语及其他印欧语那样具备形态变化,词不好划类。分布形态学理论的出现为词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根据该理论,词及词性的概念不是基本概念,词在语言单位中没有特殊地位,词性是由词在句法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取决于允准它的功能语类。鉴此,汉语作谓语的词和动补复合词的第二个成分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  相似文献   

13.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特殊的问题。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兼类词的概念,如何判断一个词是否兼类,兼类词在汉语中的地位。兼类词是否应该在辞典编撰中得以体现,本文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肖婷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71-72,125
本文以HSK初中等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为考察材料,从语言认知的角度,运用定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动词在转化为名词的不同意义类型、类型分化的原因及不同的语法表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考察,总结出动名兼类的5种意义转化方式。并对HSK大纲中动名双音兼类词的此类标注方式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本文通过对武冈方言特殊名量词和动量词用例的分析,来揭示武冈方言量词的特点,有助于汉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对武冈方言特征词与其他方言特征词的比较研究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针对藏文词汇资源匮乏和词汇分级模糊等问题,采用词典语料和词性标注语料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藏文单音节单纯词抽取模型,规划了详细的技术方案,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词典语料库,获得了藏文单音节单纯词的分类词表,依据相对通用度得到了分级词表,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等单音节单纯词总数1414条,词性之间存在大量的兼类现象,对汉藏语言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和理解。词汇歧义是由歧义词引起的,包括多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兼类词。消解词汇歧义的过程就是从几个竞争的词义中选出一个符合当前语境的词义,可以通过词汇搭配、句法分析和启动相关的语境等方法来增强语境,排除歧义。  相似文献   

18.
词类标注是自然语言理解中的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汉语的多类词现象.提出了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词类标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语法结构增加了规则的排歧处理阶段,增加了上下文词类信息的处理能力.实验表明:在原有神经网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规则的方法进行修正,可以提高词性标注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未注明词性的322个动宾格为研究对象,对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种现象与语言的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兼类词的基本条件是:语音相同,词义相关.兼类词的特征是:至少具有两套对立的功能系统.兼类词的主要类型有:实词与实词的兼类,虚词与虚词的兼类,实词与虚词的兼类.兼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词义派生,词类活用,模仿欧化语法,吸收方言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