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持续调查与观测滦河源区土壤风蚀特征的基础上,对采集于滦河源区风积土剖面中土层样品的pH、有机碳质量分数、土壤颗粒组成进行了化验分析,运用ADCOM100超低本底γ谱仪测定了土壤样品137Cs的比活度,建立了研究区连续风积土壤剖面的时间序列,综合分析了不同时段风积层土壤的性状,运用土壤风蚀相对强度指数ISWE重建了滦河源区近30年来土壤风蚀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后期均为研究区土壤风蚀较弱的时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至2002年均为土壤风蚀强化时期.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讨论了土壤风蚀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对京津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37)Cs作为示踪元素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及泥沙沉积研究中,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是决定其能否用于示踪土壤沉积与侵蚀的前提条件.但也有学者对应用~(137)Cs示踪技术的重要假设提出质疑,认为被土壤颗粒吸附的~(137)Cs易解吸成Cs+离子,随水流失或被植物吸收.本文利用双层土柱模拟淋溶装置研究了~(137)Cs和土壤粒径组成在不同雨量条件下的淋失和垂直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600~3 000mm降雨量内,土壤中~(137)Cs平均质量活度为10.9Bq·kg-1,略小于试验前的11.5Bq·kg~(-1),与雨量并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中的~(137)Cs有向下垂直迁移现象,但并不显著;土壤中~(137)Cs质量活度与土壤中的黏粒含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R2达到0.73;有待于增加模拟雨量,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37Cs应用于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探讨、研究格进一步完善^137Cs技术在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独立的土壤侵蚀和堆积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对初步测算区域风蚀速率、风蚀时间序列和反映环境变化,为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论述了^137Cs技术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了其在西部风蚀地区土壤风蚀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137Cs示踪法研究了小流域不同坡度、坡而植被类型下的系统坡长侵蚀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系统坡长尺度上坡而侵蚀强度存在峰值,且该峰值的位置位于系统坡长的中、下游.系统坡长侵蚀作用过程呈溅蚀一片蚀一近坡纹沟发育一细沟发育一切沟、冲沟侵蚀排泄一坡而侵蚀稳定(至基准面)的动态演化过程.各过程对应的坡面分布区域,上段坡而以溅蚀、片蚀为主,中上段以纹沟侵蚀为主,中下段以细沟侵蚀为主并发生侵蚀泥沙径流经由切沟、冲沟排泄现象,下段以溅蚀为主并辅以一定的下泄面蚀.在系统坡长要素侵蚀作用过程中,坡度仅对峰值出现位置起控制作用,而对坡长侵蚀作用规律无影响.地表植被对坡长侵蚀作用干扰较强,主要是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拦蓄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137Cs示踪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在0.17km2面积的小流域198个点、525个样品表层土壤中137Cs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貌部位137Cs含量有明显分异,为137Cs法定量研究土壤侵蚀与沉积提供了科学依据;137Cs含量升高的部位多出现在沟缘线附近和沟口附近;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从梁峁顶向沟坡逐渐增大,这是黄土高原广大水土流失区自然状态的或初步治理的小流域侵蚀强度空间变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137Cs示踪技术的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应用137Cs示踪技术能够提供土壤侵蚀与沉积信息,近年来137Cs示踪技术逐渐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137Cs示踪法原理,回顾了其在土壤侵蚀中的研究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然后,总结了。137Cs示踪剂法土壤侵蚀模型,最后展望了其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土壤侵蚀137Cs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位素1 37Cs示踪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 ,它已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的研究中 .本文先简单概述了现代土壤侵蚀速率的研究方法 ,然后着重综述了1 37Cs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主要集中在1 37Cs的空间分布、土壤侵蚀速率计算模型、土壤侵蚀量估算模型等方面 ) ,最后提出未来1 37Cs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各种专题数据,得到张家口坝上地区2个时段景观分类数据,进而研究4县景观格局变化、景观稳定性状况,探讨景观格局对景观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坝上地区景观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含95%MgO的重烧镁砂、磷酸盐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磷酸盐水泥,研究其对137Cs的固化性能。通过XRD衍射分析、SEM电镜扫描等手段对固化体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GB7023—86)对固化体进行抗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以磷酸氢二铵为原料时,137Cs的加入会降低磷酸盐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137Cs的含量越多,强度损失越小;当以磷酸二氢铵为原料时,随着137Cs的加入,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掺量为1.6%时强度甚至超过了空白体系;以磷酸二氢钾为原料时,137Cs的加入会使强度减小,减小程度和掺量关系的规律性不明显。以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为原料的固化体抗压强度明显优于以磷酸氢二铵为原料的固化体。以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的固化体,137Cs的42d浸出率和累计浸出分数低至2.1×10-4(em·d11)和7.74×10^-3cm,强度值和浸出率均优于国家标准相关要求,表明了磷酸盐水泥对137Cs有良好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Cs示踪和土壤粒度分析, 着重探讨了河北坝上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壤风蚀的关系, 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为沙质丘陵草原 > 耕地 > 退耕还草地 > 人工林 > 石质丘陵草原, 提出了对研究区保持石质丘陵草原现状、保护原有人工林等植被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在江苏淮北地区土地平整后形成的生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产投比及与土壤肥力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季数的增加,氮、磷的产投比有很大的提高。3季种植后,有机质投入量与土壤有机质净增量,总投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总投磷量与土壤速效磷,总投钾量与速效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肥料投入对生土壤肥力演变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张家口坝上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统计年鉴及各项规划提供的水资源量数据为依据,运用SD模型和情景分析法,分析、探讨了可以促进张家口坝上生态维持和生产持续增长的合理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从水资源量可供给水平出发,该区应该合理规划工业规模,适当控制工业增长速度;2)农畜加工业产品的单位用水量及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重工业更为显著,故主导产业应适度向农畜产品加工业倾斜;3)应该酌情压缩蔬菜种植面积,该区不适宜继续作为蔬菜基地进行建设;4)变种植蔬菜为种植牧草,这样做不仅会减少水资源压力,而且可以以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增进经济收益;5)2004年用水量已经处于超支状态,考虑到保护生态与环境,仍应该适当减少放牧数量.  相似文献   

14.
15.
长期的土壤侵蚀使徐连山丘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砂砾增多、裸岩面积扩大和旱涝灾害加剧。防治的基本对策应为:在山丘区经济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以坡改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加速植被覆盖并进而加强耕作管理。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是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川中丘陵土壤侵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以及该地区泥沙输移比的时间变化。笔者认为,川中丘陵的土壤侵蚀与泥沙外移是不同步的,沟谷的运移能力对侵蚀物质的外运极为重要。所以,对丘间沟谷的系统研究可为川中丘陵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壤体系本身非常复杂,其腐蚀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价土壤腐蚀性是金属防腐设计的基础,基于模糊物元理论,提出了土壤腐蚀性评价的新方法.其关键在于:①确定土壤理化指标隶属度的类型及大小;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与关联系数;③构成关联度复合模糊物元.该方法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土壤腐蚀性的强弱,而且可以反映各因素对土壤腐蚀性的影响程度,其应用充分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土壤腐蚀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地形是影响山坡地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水保站径流小区的观测试验,分析研究了坡地侵蚀与山坡的坡长和坡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出适用于安徽省山坡地土壤侵蚀计算的地形因子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