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明涛 《科技资讯》2014,(13):218-219
网球运动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体育项目,它不仅需要大肌肉群的参与,而且还需要诸多小肌肉群的参与以及全身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讲,完美的技术是力量和控制有效地结合,并将受伤减少至最低程度,所以只有掌握科学的技术才能有效的打好网球。正手击球是最重要的技术,技术动作分为准备姿势,引拍,向前挥拍,触球、随挥五部分。各技术动作都涉及到人体上肢、躯干和下肢等关节的运动,下肢的蹬伸、躯干的扭转和上肢的鞭打是正手击球的运动动作形式。本文主要根据力学中的原理对正手击球动作进行分析,帮助球员更好的理解正手技术动作,进而提高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立定跳远训练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定跳远是一项考核学生下肢爆发力、腰腹力和上下肢协调能力的运动项目,是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基本运动技能之一,是未来完成许多高难动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运动技术方面看,主要通过蹬地、展腹、收腹举腿、团身落地动作来完成。在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动作协调性及相关肌肉的科学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3.
邰雨峰 《科技资讯》2014,(36):204-204
多球训练法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中广泛应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网球运动中,多球训练法对处在各个水平的练习者都完全使用。在网球运动中运用多球训练法可以促进练习者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及其定型,也可以纠正其在网球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该文介绍了多球训练法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并对网球运动中多球训练法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多球训练是指球类运动项目中一项利用多球进行的技术、战术、体能教学训练方法。多球训练法有利于提高网球练习者在训练过程中的难度、强度以及密度,锻炼练习者的意志,增加运动量,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网球封闭式和开放式站位正手击球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各网球协会运动员站位技术进行摄像统计分析,从身体动作特点、运动技术特点和击球效果等方面对2种击球站住进行比较,为完善网球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六名国家健将级蹦床网上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进行测定,根据髋、膝、踝三关节力矩值的屈伸比得到以下结论:髋关节伸肌群为蹦床运动员下肢三大关节中量最重要的运动肌群;目前国内对蹦床网上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符合蹦床运动技术要求;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直体难度动作时屈髋是运动员在空中对肢体的控制意识不够所致;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屈体或团身动作时不能在垂直位开腿是运动员对开腿时机掌握不好所致。  相似文献   

6.
叶计志 《科技信息》2009,(18):218-218
通过对长期从事网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在网球运动中损伤的基本特征,发现他们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肘、肩、踝、大腿等部位,网球技术动作特点、负荷强度、及爱好者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本文对网球业余爱好者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出积极的建议,对于预防和减少运动中伤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运动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动作技术之一,其在比赛中也起着决定作用,掌握好正手击球的关键动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确保击球效果为目标,对网球正手击球打出制胜球关键动作因素分析,球的稳定性,击球节奏,运动员心理分析,并提出仅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杰 《科技信息》2007,(26):239
为了改进目前单一的网球教学手段,提高网球运动的教学水平,文章通过对网球运动中初级截击技术动作要领的分析,提出了在教学中应当遵循细节化的练习方法,以及如何纠正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动作,并结合实践,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9.
立定跳远是一项考核学生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和上下肢协调能力的运动项目。从运动技术方面看,主要通过展腹、收腹举腿、团身落地动作来完成。通过对相关肌肉的科学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立定跳远成绩。以朝阳师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立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网球开放式和封闭式站位击球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优秀网球运动员站位技术进行录像统计分析,从身体动作特点、运动技术特点和击球效果等方面对2种击球站位进行比较,为完善网球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洪四海 《科技信息》2010,(10):269-269,270
网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而又极富乐趣的体育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了网球运动中来。但是,由于网球是一项高技术的运动项目,运动量较大,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运动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网球运动损伤也像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不可避免,其中最常见的损伤是网球肘,给网球运动者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运动生涯。本文主要总结现有对网球肘这一运动损伤的研究结果,以期为网球运动爱好者避免或者摆脱"网球肘"的困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陈建峰 《科技信息》2009,(33):313-314
0.前言 网球是体育项目中很复杂的一项技术,它不仅是大肌肉群的运动.还有小肌肉的参与。因此学习起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这些错误动作若不及时纠正,不但影响学习者对完整技术的掌握,影响学习效果,也可能导致伤害的事故发生。因此,如何有效的、科学的对这些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就成为体育教师在运动技术教学和训练中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魏星临 《科技信息》2013,(17):147-147,163
网球肘是网球运动中常见疾病,发生后对运动者影响较大。本文通过解剖生理及技术动作分析网球肘产生的机理,并有针对性提出预防及不同时期的治疗手段,可为网球运动者提供防治网球肘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江苏省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张择、公茂鑫双手反拍击球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影像解析,横向和纵向比较位置、速度、角度、角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探究双反击球技术的规律性,了解网球双手反拍击球正确技术动作的各关节角度的大小变化,为网球教师及教练员提供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鞠鑫涛 《科技信息》2010,(12):256-256
对现代医学而言,仅仅治疗网球伤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不容易,但是在各级网球管理机构内制定适当的策略,尤其对球员从小预防和教育,是减少网球运动伤病发生率的关键因素,网球运动对人体各个关节的结构完整性要求极高。球员要在动态、高速情况下进行重复、非对称性、技术要求高的动作,经常考验其体力和脑力的极限,每天都面临受伤的危险。网球相关损伤在各级别球员中都较为普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对人们在网球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伤病及具体的治疗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网球底线正手抽击上旋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击球动作之一,在实际运动与比赛中使用的机率最大。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系统的分析网球正手底线抽击上旋球技术原理与训练方法,并指出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睿 《科技信息》2012,(35):192-193
网球是一项相对较难掌握的运动,它对学习者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身体的协调性和对球点的预判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次好的击球.不仅需要准确的判断与移动,而且需要准确准时地控制身体各环节动作。本文根据网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技术常犯错误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网球运动造成肩部损伤的技术性原因,采用高速立体摄像和现场调研的方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业余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中造成肩部损伤的技术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搔背期下肢发力顺序的错乱和搔背末脚离地过晚以及上下肢力量较差是造成业余网球运动员肩部损伤的技术性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供教练员和业余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网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其核心训练应主要集中于腰腹的力量耐力、腰腹部肌肉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以及肩关节的稳定性和爆发力;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运动中的力量传导、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同时进一步研究认为,网...  相似文献   

20.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投篮技术动作,把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篮球投篮技术中并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特别是对投篮技术动作中投篮手的对侧的手、腰部及下肢动作与投篮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具体动作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其目的是规范投篮技术动作,促进投篮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