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静电场对作物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层同心球形电介质模型分析经静电场预处理的种子,其内部产生的显质力和电致伸缩应力可导致种子膜相和有关酶活性的改变.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静电场对作物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与静电场引起种子膜相及功能恢复和有关酶活性被激活的相关性机理,结论可以解释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压静电场对离子跨膜转运的影响机理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面类脂双层模型(BLMS),探讨在外加高压静电场作用下,离子跨膜转运的机理。高压静电场辐射促使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引起阐门电荷运动。当离子通道开放时,离子跨膜转运,使膜两侧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压芒刺静电场(High voltage prick positive electrostatic field,PESF)对萌发大豆淀粉酶活性(Amylase activity)及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芽干重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度的正高压芒刺静电场作用于萌发过程中的大豆种子,在种子萌发的第2天和第3天分别测量其发芽数和芽长,烘干后称量芽干重,计算了其发芽势及发芽率,并用比色法测定了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2 kV处理时芽干重、芽长、发芽势、发芽率最高;4 kV处理萌发过程中大豆种子(α β)-淀粉酶活性最大;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分别在2 kV处理和4 kV处理时活性最大.因此,一定强度处理的正高压芒刺静电场对大豆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场对作物种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静电场处理前后作物种子的超弱光子辐射,研究了匀强静电场对作物种子的影响。实验发现:用高压匀强静电场处理大麦种子,处理前后种子的超弱光子辐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静电场剂量对绿豆种子萌发性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静电场强度和作用时间对绿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场不同剂量对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不同.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可明显提高.实验发现促进绿豆种子萌发性状的静电场最佳剂量为40kV/cm·min.  相似文献   

6.
磁场处理对辣椒种子老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00mT的磁场对辣椒种子进行处理,再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观察老化过程中各项发芽指标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老化后期磁场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略有升高,脱氢酶活性与对照无差异,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提高。说明磁场处理的种子比较耐老化,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静电场处理人参种子对参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讨论了静电场处理人参种子对人参出苗率、幼苗长势及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正高压静电场使人参出苗率提高,幼苗长势加快,产量增加;场强为2kV/cm,处理时间为5~10min的效果最佳。而负和正、负间隔处理的高压静电场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静电场对大麦、甜菜、玉米种子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压静电场处理大麦,甜菜,玉米干种子后,观测处理剂量对干种子发芽种子超弱发光的影响,从而探索超弱发光是否可作为研判静电场最佳处理剂量的一种手段。其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剂量的静电场均能提高干种子及发芽种子的超弱发光强度,且在一定处理剂量范围内处理剂量与超弱发光强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超弱发光最强组种子的处理剂量基本与宏观实验中已被验证的处理剂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老化的西葫芦种子为材料, 研究不同强度高压静电场对其萌发的生理生化效应, 探索了种子吸涨时间、萌发时间、萌发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高压静电场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5-2.5 kV/cm场强范围内, 可显著促进种子吸胀.缩短萌发时间;2.5~3.5kV/cm场强处理可显著提高发芽率, 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提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5~2.5 kV/cm范围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2.5~3.5kV/cm范围内, 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2.5 kV/cm场强对膜系统的稳定性最强,可视为促进老化西葫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场强.  相似文献   

10.
高压静电场对马尾松,黑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表明经适宜高压静电场处理,能激活种子脱氢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增加细胞膜修复功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马尾松种子最佳处理为浸种6h,电场强度500kV/m,处理时间1min,黑松种子最佳处理为浸种6h,电场强度100kV/m,处理时间5min。  相似文献   

11.
以热聚合煤沥青制得的三种粒径不同的中间相炭微球(MCMB)为原料,用氢氧化钾(KOH)做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条件下对这三种中间相炭微球进行活化.其活化条件为:碱炭比为1-5,活化温度为700-900℃,活化时间为60-180min.考察了活化条件对这三种中间相炭微球的活化收率、碘吸附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粘胶纤维毡在真空设备中经碳化活化工艺制备活性碳纤维 (ACF)毡的研究工作。论述了制备粘胶基 ACF毡适用的预处理介质、碳化活化原理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给出了 X射线衍射对ACF毡晶体结构分析结果。工艺试验表明 ,用真空设备制备高性能ACF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周静  胡国勤  张素娟 《河南科学》2014,(10):1996-2000
以次氯酸钠、氢氧化钠、聚合硫酸铁为原料,制备了Fe(Ⅵ)溶液,并研究了8 mol/L NaOH溶液中Fe(Ⅵ)的分解动力学,建立了分解动力学模型.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Fe(Ⅵ)溶液浓度的影响,得到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NaClO)∶n(Fe2(SO4)3)=3.4∶1,n(NaOH)∶n(Fe2(SO4)3)=26∶1,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0 min.此条件下,Fe(Ⅵ)溶液浓度为0.112 2 mol/L.该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分解活化能是51.71 kJ/mol,分解反应速率方程r=3.228×107exp(-6220/T)cFe(Ⅵ),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The history,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both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the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in China are brief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以三甲氧基苯甲醛(TMB)为原料合成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液进行原料和缩合产品的含量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和,得到了298.15K和308.15K两温度下的动力学方程式,求出TMB的反应级数为0.37,反应活化能Ea=71.73kJ·moL-1.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对光催化氧化法降解LAS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STPP存在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做了LAS随光照时间变化的降解实验.实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得到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凝血因子X的活化及活化的凝血因子X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因子X(FX)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鲁氏蝰蛇毒素(RVV)中的FX活化酶(RVV-X),研究了Ga^2 存在时的FX的活化,RVV-X活化FX有两条路径:(1)FX→FXβ→FXaβ;(2)FX→FXaα→FXaβ,研究表明这两条路径在活化初期呈竞争状态,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以第(2)种路径为主,FXβ中间体的存在,可能有利于FX上的活化肽的脱去,通过检测酶活性的方法,研究了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FXa)的作用,发现EGCG对FXa有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EGCG浓度变化而呈正相关性,表明EGCG是一种潜在的抗血栓和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18.
DPF脉冲中子源中子产额的活化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化测量是等离子体焦点 (DPF)中子源的窄脉冲、高注量率中子辐射产额的有效测量方法。为提高活化探测器的测量精度 ,采用了散射中子的屏蔽措施。详细讨论了探测器的标定方法 ,用饱和照射后截止的方法 ,在加速器中子源上给出了 3个探测距离下的标定曲线和标定系数。对标定中的物理问题 ,如探测器死时间对其测量范围的影响、银的两种衰变对标定结果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估计了主要测量误差 ,并提出了实际使用中对散射中子影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history,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both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the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in China are brief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可活化富集稳定同位素152Sm和168Yb作为示踪剂,结合差速离心分离和中子活化分析技术(NAA)初步研究了稀土元素Sm和Yb在大鼠肝脏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Sm和Yb在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分布为:溶酶体>微粒体>线粒体>细胞核>胞液。线粒体中Sm和Yb所占比例最高,而细胞核中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