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微尺度燃烧室内布置隔板会引起内部流场和热传递的变化,为分析其对内部燃烧过程的影响,采用CH_4/air预混气进行预混合燃烧试验,对有无隔板2种情况下的着火界限和外壁面温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同CH_4流量下,由于散热量增大,隔板的增加会增大火焰进入通道时的空气量;隔板布置在出口时火焰更容易在燃烧室内传播,且在小流量下火焰的稳定性更好;隔板分割出的通道宽度为2 mm时,在所有当量比下均不能燃烧,隔板间距为4 mm的燃烧室内,火焰的稳定性较好;与采用不锈钢材料对比,采用Pt作为隔板材料能拓宽燃烧室的可燃界限、提高燃烧室外壁面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速F120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形成和氧化的 规律,运用缸内瞬态取样技术和火焰辐射测量技术在该机采用多孔喷射、雾化燃烧系 统和伞喷、预混合燃烧系统时,测取了以预混合燃烧为主和以扩散燃烧为主的两种燃 烧过程中碳粒、氧浓度和火焰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柴油机以预混合燃烧时因混合 气结构均匀和较快的燃烧速度对扼制碳粒的形成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斯特林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采用可视化试验台架,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以乙醇为燃料的斯特林发动机燃烧火焰图片,分析了乙醇燃料引射式燃烧的火焰脉动和形态的特点;根据燃烧方式与火焰RGB值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引射空气量的变化对斯特林发动机燃烧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引射空气可提高火焰的稳定性,降低火焰长度,增大火焰张角,使燃烧室火焰充满度提高,并且乙醇火焰燃烧方式转变为半预混合、半扩散式.  相似文献   

4.
高粘度、风油比例调节、火焰长短可调的高效油烧咀(GBK)系列,解决了冶金、机械、化工、陶瓷、建材等燃油工业炉窑中出现的油质变差、粘度高、雾化燃烧不良、易堵、能耗高及燃烧微机优化控制等问题.高效油烧嘴系列为GBK-65、GBK-100、GBK-150、GBK-200.经测定,其主要参数及性能为;1.容量5—100kg/h;2,适应油粘度≤40°E;3.雾化细度δSMD≤60μm;4.风油比例呈绿性;5.雾化细、着火稳定、燃烧良好、负荷调节方便和范围宽,气流折散角及火焰长短可调、长期运行不结焦、不挂焦;6.冷炉冷风点风启动性能好;7.节能效果显著;8.便利实现燃烧微机优化控制;9.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5.
生物油雾化燃烧特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自热式生物质热解液化工业小试装置获得的生物油的雾化燃烧特性,试验在自制的高压内混式雾化燃烧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生物油不做任何品质提升即可实现稳定的燃烧,且火焰温度达1 400℃以上,可以满足工业窑炉和燃油锅炉等热力设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E150C系列二冲程回流扫气预燃室式柴油机改为直接喷射.采用X4型ω燃 烧室,运用油膜-雾化燃烧理沦,在实机上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油耗率大幅 度下降,机械负荷小,排温低,烟度清淡.冷车起动方便。应用重迭法和高速摄 影的火焰伯照研究说明, 这种燃烧方式加速了主燃烧期,缩短了燃烧持续期。  相似文献   

7.
一、通好风 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时,火焰应呈浅蓝色。但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冒黄火的现象,这是液化石油气通气不良,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的,既浪费了燃料中的很多能量,时间长了也会损害人体健康,这时应该注意空气流通,增加空气量,火焰就可以恢复正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线监测热再生沥青搅拌站干燥、加热状态,首先通过高温CCD图像探测和火焰检测器搭建了燃烧器燃烧信息检测系统,对所提取的火焰图像和辐射信息进行去噪处理,在线提取加热干燥过程中火焰图像和辐射特征信息;分别改变燃油温度、雾化气压、燃油量等燃烧参数,对燃烧火焰的辐射和图像过程信息进行提取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燃烧阶段火焰辐射状态,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分别提取火焰图像亮度均值和均值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风/油比、燃油温度、雾化压力对燃烧过程火焰图像和辐射特征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形式不同;单一的燃烧火焰辐射特征信息无法充分表征燃烧状态,通过多信息融合,燃烧火焰亮度均值和标准差等过程信息能准确表征燃烧器燃烧状态;同时在线提取燃烧火焰辐射和图像信息,能准确判定燃烧器的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直喷式柴油机油膜雾化燃烧方式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闸明了空间雾 化、油膜和油膜雾化各燃烧方式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特点。着重论述了油膜雾化燃烧 系统的发展,油膜雾化燃烧机理的研究及其燃烧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展望了该燃 烧方式研究的发展前景。并对今后应当着重开展的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是燃气燃烧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燃烧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采用动力学法对火焰法向火焰传播速度进行了测量,获得火焰高度h和喷口半径r,以及燃气和空气量,获得了法向火焰传播速度与一次空气系数之间的特征关系曲线。实验表明,随着一次空气系数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当一次空气系数接近1时,法向火焰传播速度最大。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法向火焰等特征参数,可广泛应用于燃气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燃烧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的混合气形成和放热规律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燃烧的 粗爆性和烟度的影响。文中指出改变柴油机燃烧基本特征的研究方向是以油膜雾化燃 烧为手段.采取必要措施使缸内着火前将燃油全部喷完,控制在靠近上死点处着火, 以实现近似地等压燃烧。实践证实.新的燃烧方式在降低爆压、改善烟色和提高经济性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改善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烧性能。试 验伞喷油膜雾化燃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以液体乙醇为燃料,采用内径为1.0mm的陶瓷管作为燃烧器,并通过在陶瓷管外放置内径为8.8mm的透明玻璃管形成受限空间,进行了受限射流扩散燃烧与自由射流扩散燃烧的对比实验研究,并对稳定燃烧情况下的火焰结构进行了光学可视化测量.结果表明:自由射流扩散火焰呈椭球状,受限射流扩散火焰呈圆锥状;在相同的乙醇流量下,受限射流扩散...  相似文献   

13.
南京酒厂广大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对酒精车间的一台4吨快装锅炉和一台2吨快装锅炉的烧油方法进行了革新,由蒸汽雾化改为机械雾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酒精车间是连续生产,司炉工人想出一个既能烧机械雾化,又能烧蒸汽雾化的办法,不怕麻烦,装两套设备,经过反复试验,对燃烧方法进行改进。其方法为:①油枪雾化片孔的  相似文献   

14.
使用乳化柴油是实现发动机节油减排的重要方式,而含水率是影响乳化柴油燃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预防乳化柴油泄漏火灾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文采用直径为150 mm的不锈钢油盘,实验研究了含水率分为0%、 5%、 10%、 15%和20%的油包水(W/O)型乳化柴油池火的燃烧和沸腾特性。根据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的变化情况,将乳化柴油燃烧过程划分为初始增长阶段、沸腾燃烧阶段、脉动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的燃烧有水参与,而后2个阶段的燃烧特性与0#柴油池火的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基本一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沸腾燃烧阶段和脉动阶段的时间呈“增加—稳定—增加”的趋势,而稳定燃烧阶段的时间呈“减少—稳定—减少”的趋势。乳化柴油池火燃烧过程出现了沸腾燃烧并导致火焰高度下降现象。该研究有助于乳化柴油泄漏火灾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多孔介质燃烧具有效率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提出一种简单立方堆积结构.该结构由氧化铝颗粒堆积床和双层碳化硅泡沫陶瓷组成,用以对其中的过滤燃烧特性开展试验研究.通过改变预混气体当量比和入口速度,研究在不同工况下的火焰可燃界限、火焰传播规律、CO排放规律和燃烧效率.研究发现:火焰的驻定和传播取决于区域温度、当量比和流速;在颗粒直径为40 mm的堆积床中,火焰易于传播且燃烧效率较高,而颗粒直径为20 mm的堆积床更有利于稳定火焰.  相似文献   

16.
直喷式浅ω型油膜-雾化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直喷式无涡流浅 型燃烧室油膜-雾化燃烧方式.其混合气形成 和燃烧过程,不同于常规的直喷式.也有别于M过程.其中 7型渍膜-雾化燃 烧方案在直喷式 6E150C型柴油机上获得了比原机的耗油率下降近12克/马力小 时,爆压下降6公斤/厘米2的好效果.文中分析了 7型方案的燃烧特点.论述 了组织其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基本思想,并提供了各种因素对油膜-雾化燃烧 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雾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的雾化对燃烧室火焰稳定性、温度分布和燃烧效率的影响.对某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喷嘴的雾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平面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雾化流场进行了测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该研究为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喷嘴、燃烧室设计及燃烧数值计算提供理论及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双燃料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混合燃烧问题,对某原型燃油燃烧室进行了双燃料混合燃烧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实验可知,在2种燃料混合燃烧的过程中,不断降低的液体燃料流量以及雾化压力导致的液体燃料雾化特性恶化以及气体燃料不断升高的喷射速度在径向上压缩液体燃料雾化空间是影响燃烧室混合燃烧性能的主要原因。在本文计算的混合燃烧过程中,燃烧室性能变化存在临界点,随着气体燃料占比增加,燃烧室火焰先缩短后延长,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先降低后升高,两者均在气体占比40%时达到最佳,而燃烧室液体燃料雾化质量、出口平均温度、效率均逐渐下降,且在气体燃料占比为70%时下降幅度最大,但在气体燃料占比100%时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沸腾气化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在峰  刘军伟  杨树华  王志伟 《河南科学》2009,27(10):1247-1250
根据生物质高挥发分、低固定碳的特点,基于沸腾气化与高温气体燃烧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沸腾气化燃烧系统.该系统由炉体、布风板及高温气体燃烧器组成.生物质在炉体内沸腾气化,产生的高温燃气直接燃烧,生物质中的固定碳在系统内部燃烧,为生物质热解气化提供能量;高温燃气通过专用燃烧器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对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空气当量比、生物质含水率、二次空气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将煤转化成煤气进行燃烧是当前利用煤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今后工业炉利用煤的主要方向。 当前我国很多工厂的工业炉使用喷射式直火焰烧咀。这种烧咀当燃用低热值的发生炉煤气时,升温慢,炉温低,不易满足高温加热的工艺要求;同时工件受热不均,燃烧消耗量高。为克服上述缺点,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和机械工业部第五设计院、北京汽车总厂、天津重型机器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PB型高效节能引射式煤气平焰燃烧器,取得显著节能效果。 工业试验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比现在通用的直焰燃烧器可节省煤气36%以上,冷炉升温速度提高2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