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HIN)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下图)曾是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牵头人,被公认为该研究领域的领袖人物。在纪念人类基因组计划执行10周年之际,柯林斯应《自然》之约撰写的这篇文章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来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并从技术、政策、伙伴关系、药物基因组学和个性化药物的未来等总结出五条关键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心脏会思考,他们认为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心里而不是大脑里,于是有了“心理”“、心灵”“、心情”等说法。现代科学研究则表明,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心脏。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心脏可能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性情。这个说法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美国… 相似文献
6.
7.
下一次当你踏上自动扶梯时,请费心想一想邦帕尔.哈里斯(Bumper Harris),这是一名1911年受雇于伦敦地铁公司的单腿小伙,他整天在艾士阁地铁站新安装的自动扶梯上来回上下,为的是向胆小乘客证明他们是安全的。倘若非得想到危险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更有可能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动化技术问题。但是,当按指令运转的机器被能够自动思考、 相似文献
8.
你喜次吃菠菜吗?尽管许多孩子都讨厌菠菜这玩意儿,菠菜最近却成了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回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们宠爱的对象多年来。该实验室的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菠菜叶蛋白来产生太阳能电流、处理电脑数据,以及帮助设计高科技成像系统;这些科学家悦一下一代光电及逻辑设备很可能将建立在菠菜而不是硅片的基础上。科学家们解释说.人获革从其他绿色植物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称为光化合区应中。动的微小结构这些反应中心的白径约为5纳米(1纳米等于10术),它们像微型光电仪一样,吸收阳光并发出量虽小但可探测到的电流,电流流遍获案细胞… 相似文献
9.
日前,山东日照渔民出海捕到一头10吨重的鲸鲨,被全国各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殊不知,这在过去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就是比这大得多的鲨鱼也是经常被捕到的,可见大海的里的鲨鱼已然成为稀罕物。就在中国渔民兴奋地清点出售鲸鲨换回的钞票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佛罗里达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兼鲨鱼研究专家迪姆西·特理卡斯表示,地球上的鲨鱼正以惊人的速度锐减,它们的总体数量看似远远超过中国的大熊猫,但它们谁先灭绝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2013年,一则名为《Wild Aid》的广告在中国各大电视媒体登陆。这是一则呼吁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性广告。其中,一个主要的保护对象就是鲨鱼。就在我们啧啧称赞鱼翅美味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生物学家兼鲨鱼研究专家迪姆西?特理卡斯表示,地球上的鲨鱼正以惊人的速度锐减,它们的总体数量看似远远超过大熊猫,但它们谁先灭绝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每十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三个有吃夜宵的习惯。还有不少人会在睡前吃一些点心糖饼之类的。这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夜里进食是否导致体重增加要视你食用的是何种食物而定。很多人在吃晚饭时想吃点别的什么换一下口味,他们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佛罗里达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兼鲨鱼研究专家迪姆西·特理卡斯从小就喜欢鲨鱼,上大学时就开始到鲨鱼聚集海域做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在完成有关鲨鱼生命周期研究的博士论文后,他已经是世界著名的鲨鱼专家了。 相似文献
16.
17.
俄罗斯物理学家费多尔·尼沃林是坚持“地球中空说”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曾因为提出了“新物理学”理论而在全球科学界一举成名。尼沃林的“新物理学”理论认为:我们的地球在形成之初,只不过是飘荡在宇宙中的一团巨大冰块,在太阳和宇宙能量的影响下,它开始受热变成熔岩状态,接着又开始慢慢冷却,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坚硬的岩石层,但岩层底下的熔岩却仍然保持着沸腾状态,岩浆受热不断膨胀,形成气体扩散到地球外面,经过数亿年的这种膨胀和扩散后,地球中心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空壳”。尼沃林认为,气体大规模扩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两极,现在… 相似文献
18.
19.
有人说大自然最复杂的现象是地震,就是在科技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解决地震的准确预报问题。然而,气象的复杂一点也不比地震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20.
约翰·霍根 (JohnHorgan)在其名为《科学的终结》的著作中认为 :以求知为目的的纯科学 ,存在着并已抵达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限度 ,而现有的科学概念框架已是其最终的成就。因此 ,他宣称 ,科学 (尤其是纯科学 )已经终结 ,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话着实让人吓了一跳 ,也的确“惊世骇俗”。该书的英文原版 1 997年在美国出版 ,其中文译本也于同年出版。该书一出版 ,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与媒体的强烈反响与广泛关注 ,从而成为畅销书。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职撰稿人 ,霍根利用自己广泛接触科技界名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