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青海土族文化历史久远,土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土族人民在悠久的文化发展中,不断从生活、生产劳动、战争、祭祀活动中汲取其精华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查找的方法,对土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归纳,同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对策,旨在能够让土族文化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对研究青海特有的土族文化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土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文化因子,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有机结合,搜集整理民间遗存的传统体育项目,梳理其起源和流变,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研究显示,土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它的民族文化的形成机制是一致的,其娱乐健身方式和休闲方式以及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特征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宗教祭祀、教育娱乐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土族集居区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土族传统体育形成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交融的人文环境之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研究它的地域文化特征,有助于理清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这对土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间体育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拉祜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文章通过对拉祜族传统体育项目渊源的概述以及对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依托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完善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有利于拉祜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其传统体育活动受到了宗教、文化以及传统因素的影响,使其传统体育项目得以起源与沿袭。本文从历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等方面分析新疆塔塔尔族传统体育源流,研究认为其传统体育活动产生的源头是塔塔尔族顺应自然生活节律的需要,主要开始于军事斗争以及生产劳动等方面因素。研究和探析塔塔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传承和弘扬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人们的体育文化生活,建设和谐团结的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运动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集体的智慧,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藏族宗教、生产、生活等文化的彰显,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虽属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藏区或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藏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调查方法,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域内的土族传统常用野生植物进行全面调查,记录其利用方式、利用部位等相关传统知识,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土族常用的传统利用野生植物种类共有90种,分属32科65属,以菊科、蔷薇科和唇形科植物居多,分别占利用野生植物种数的10%、7.78%、5.56%.土族传统常用的野生植物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食用、药用、饲料、建筑、文化、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用途共7类,利用部位以茎、叶和根为主,其中药用植物主要利用根部,食用植物以利用茎和叶为主.土族传统利用野生植物的相对重要性值(RI)最高为2.0,最低为0.36.土族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趋于单一化,部分资源过度利用情况严重,与之相关的传统知识面临丧失的威胁.建议合理开发地方特色野生植物资源,促进地方社区经济发展及资源保护;同时建议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流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几种学说,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与发展的依据,认为:人类的基本生产与生活需要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步的原始动力,战争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宗教的多元化又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民间的娱乐与养生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土族是由多民族融合形成在青海高原上的民族群体,并创造了自己的乡土文化。民和山川地区的土族“纳顿”会,涵盖了其宗教、民俗和艺术的各个方面,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主体精神,又成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土族婚礼歌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婚礼歌是土族在本民族的婚礼中所演唱的歌曲,带有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土族民歌种类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之一。婚礼歌是土族人民世代传唱而流传下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不仅婚礼歌的音乐具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其唱词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涵盖了土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婚礼歌又有土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人手,通过对东西方文化,东西方体育的分析,找出传统文化对体育消极影响问题的根源,初步解决部分国人对现代体育的偏见,使人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体育运动活动在中国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符号,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价值认同、民族精神、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民族文化大繁荣。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传承危机,甚至出现断层现象。因此,文章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特点和传承危机,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为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对现代体育具有互补、修正等作用。分析了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格萨尔》史诗所描绘的远古游牧部落社会中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种类的挖掘,就具有体育形态的文娱体育活动赛马、比射、棋弈、角力、举重、摔跤、马球等做了探究。认为史诗中的原生态体育活动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藏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藏族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藏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及其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调和调适问题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牧民大量进入城镇,给人们带来了城市文明,促使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主体迁移、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流变,使其选择的形式和内容改变、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使其从农牧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逐渐淡出,甚至一些项目面临消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调适措施,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克 《科技信息》2007,(16):187-188
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大交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致命的威胁,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出发,对如何做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如何保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定位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李克雷  李晓亮 《科技信息》2011,(26):242-242,244
承德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多次组队参加河北省及全国各种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何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加快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分析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入手,探寻其发展对策,以期为承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撒拉族、土族7-18岁的青少年的身体柔韧性进行了测量和评价,并从生理学的角度对提高柔韧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人体科学的研究、体育选材,政府机关的决策、科学安排和改进学校体育隆重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它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满足国内外广大游客的消费愿望。因此,需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