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莉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141-141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高校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形势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挑战,探讨如何应对挑战以顺利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开发是新时期高校功能开发的重点,也是我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在我国,高校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也得到了长期以来政策的优惠扶持。这是我国高校产业能够保持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随着新经济的迅速崛起,随着高校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这客观上要求我国高校产业发展思路和战略进行及时的转换和创新。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企业最关键的选择是要大力发展高校科技企业,为高校科技企业的不断生成和迅速成长提…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也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新特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从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资源3个维度回顾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下北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北京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5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WTO与高校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入WTO将使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分析“入世”给我国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升科技工作水平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为积极应对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改革和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声音     
《华东科技》2011,(6):12-12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科博会主题报告,其中万钢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挑战,必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新秩序重构。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如何迎接和应对这一发展机遇,探索和创新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国际化办学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应完善科技发展政策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以推动高校科技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达到新的发展要求。总结现有经验和巩固先进成果,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化网络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当下高校已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信息媒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媒介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必须抓住发展机遇。从容应对严峻的挑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贯彻被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新机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国际国内的环保形势和经验,从中国的基本现状着手,指出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在给中国能源产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新能源产业带来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商务活动的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积极参与国际化经营,对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从中国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利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合作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交织”的状态。中国和俄罗斯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双方基于科技经济融合的共同目标开展科技合作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当前中俄科技合作的新背景,包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科技冷战”,共同面临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科技挑战等,阐释了中俄双方科技合作的新目标,包括聚焦科技经济融合、强化基础研究、打造创新生态系统。针对新背景与新目标,提出中俄科技合作应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合作目标,突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的合作导向,巩固体现比较优势的合作基础,拓展基于创新要素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It is now widely accepted that carbon emission from human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global warming, and global change has a deep impac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chang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reached a consensus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take strict actions in emission reduction, whereas developing countries take spontaneous efforts in reducing emissions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with an agreed goal to restrict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to within 2℃ of pre-industrial levels. However, there is no clear pathway to reach this goal. A number of related questions must be addressed on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research emphasis and policy measures. Here we argue that response policies to address global change issues must be based on balanced development at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nd on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harmony not onl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but also within human societies,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must make equal efforts towar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toward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here should be more research support to reduce uncertainti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change.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change create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is will facilitat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use structure, improve and restore ec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e earth environment, transform production modes and ways of living in human society, and promote harmonic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at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相似文献   

18.
 针灸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替代医学疗法,针灸走向国际也给针灸学科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概述了针灸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针灸学科面临的挑战,并阐述了针灸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经济发展所蕴藏的机遇与潜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