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多径多用户检测器,该检测器能有效地实现多径分集。为简化异步多用户检测,作者曾提出过一种新的异步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即无记忆DS-CDMA系统,并对该系统在单用户多径情况下的性能以及几种新的抗多径检测器(单用户)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利用同一用户的多径信号间的强相关特性,并进行简化,将在实现路径分集的同时抑制多址干扰的影响并降低运算复杂度。虽然简化会带来附加的干扰项,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都表明,该路径相关多用户检测器(PCMUD)具有比传统的RAKE接收机好得多的抗多径多址干扰性能。另外,该检测器具有很小的复杂度,能很好地工作在总的路径数超过扩频增益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抽头数大于多径数时采用等增益分集的CAMA RAKE接收机的性能,由于IOP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接收机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从RAKE接收机的所有抽头输出中选出M个最大的多径进行合并-多重选择,能有效地抑制多址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随机M进制正交码混合DSSFH扩频码分多址信号经过多径随机衰落信道,在非相干RAKE接收机中采用等增益组合分集接收时系统的性能.给出了差错概率表示式,并且给出了差错概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和以往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计算中只需知道多径衰落功率的一阶、二阶矩,而不需要知道确切的衰落分布.讨论了分集数、M值、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的多用户检测器中,存在多址干扰和Near-Far问题,对国,内外新近提出的几种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在未知信号功率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性能较优的检测器-递推估计检测器(RED);通过MorteCarlo模拟证明了当Near-Far问题严重时,RED检测器的抗Near-Far性能优于这几种多用户检测器,但用户之间的功率相差不大时,RED检测器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比去相  相似文献   

5.
LARGEPIEZORESISTANCEANDPRESSURE┐INDUCEDMETAL┐SEMICONDUCTORTRANSISTIONINTHEPEROVSKITE┐LIKELa┐Ar┐Mn┐OZhangNing1),2)DingWeiping...  相似文献   

6.
基于VME总线SHARC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基于VME总线SHARC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SHARC处理器的LINK口组成网状进行处理结构;VME总线接口采用芯片VIC64和EPLD实现,信号互连采用传输线结构,用适当的端接技术与合理的布局抑制信号反射和串扰,并进行了信号完整性分析和仿真。  相似文献   

7.
笼状锗结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笼状锗结构预测李思殿(山西运城高等专科学校,运城044000)关键词锗原子簇,笼状结构,势能函数中图法分类号O614ASTRUCTURALPREDICTIONOFCAGE-LIKEGERMANIUMLiSidian(DepartmentofChemi...  相似文献   

8.
DISKACCRETIONONTOMAGNETICNEUTRONSTARS¥LiXiangdong;WangZhenru(DepartmentofAstronomy,NanjingUniversity,210093,Nanjing,PRC)Keywo...  相似文献   

9.
在码分多址(CDMA)通信的多用户检测器中,存在多址于扰和Near-Far问题.对国、内外新近提出的几种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在未知信号功率情况下,提出一种性能较优的检测器──递推估计检测器(RED);通过MorteCarlo模拟证明了当Near-Far问题严重时,RED检测器的抗Near-Far性能优于这几种多用户检测器,但用户之间的功率相差不大时,RED检测器的抗多址干扰能力比去相关判决反馈检测器稍差.  相似文献   

10.
扩频通信中多径信道参数估计和跟踪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CDMA用户在使用BPSK调制信号时的多径信道模型,根据PN码的特点先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出信道的冲激响应矢量,再进一步估计出RAKE接收机所需的各多径延和衰减系数等参数,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速度快,计算量小和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线阵提供空间维数的空时信号接收,能够明显降低多址干扰和抗多径衰落,提高系统的性能.研究了天线阵的RAKE接收结构,推导了MMSE波束形成与1-DRAKE接收机相结合,扩展为2-DRAKE接收机的性能.此外,还给出了一种估计系统期望信号的信道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RAKE接收机(嵌套式RAKE接收机),该接收机基于串行干扰抵消技术对支路依次解调,当前支路与已解调支路构成RAKE子结构,各RAKE子结构具有嵌套关系.最新数据估计由RAKE子结构各支路的解调器输出按照最大比值合并后判决给出.支路再生信号的数据估计更新通过最新数据估计的替换来实现.对嵌套式RAKE接收机进行了性能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嵌套式RAKE接收机能够很好的抑制多径干扰,改善误码性能,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存在码间干扰(ISI)的多径信道下,RAKE接收机和均衡的作用关系还没有定论.有观点认为UWB中RAKE接收具备信道均衡的特性,因而RAKE接收时不需要均衡器,其出发点是将RAKE接收机中ISI视为与当前符号不相关的高斯噪声,或认为RAKE接收能缩短信道时延扩展.本文针对这两种观点及其依据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存在ISI的RAKE接收机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IEEE 802.15标准中的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RAKE接收与均衡的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RAKE并不能起到抑制ISI的作用,故而对多径信道环境ISI仍然需要均衡器来消除.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载波传输技术和RAKE接收机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 CDMA)RAKE系统模型.当存在多址干扰和窄带干扰时,分析了系统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与单载波RAKE系统及多载波DS CDMA系统性能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合适参数,多载波DSCDMA RAKE系统有更强的抗窄带干扰及多址干扰能力,并能支持更多的用户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脉冲超宽带通信中的窄带干扰问题,根据超宽带信号为时域极窄脉冲而窄带干扰为连续波这一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干扰消除和能量RAKE接收技术的超宽带时域窄带干扰抑制算法。首先,通过终端开路或者短路的传输线延时特定长度,与原始信号叠加实现了时域窄带干扰抑制,该方法克服了传统陷波法抑制干扰过程中也损失信号的缺点;然后,针对干扰抑制完成后人为引入的多径信号,采用了一种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较低的能量RAKE接收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接收机能够对多径信号进行能量的收集,且具有结构简单,计算复杂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将空时二维RAKE接收机理引入异步协作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高性能RAKE接收算法.首先利用该接收机对发送信息进行粗估计,并判决获得估计结果,给出发射信号的各条多径分量;然后将多径分量依次从接收信号中抵消,以消除所接收信号中由多径衰落产生的符号间干扰,从而获得所期望的直达路径分量.对直达路径分量按照空时分组码的合并译码准则进行空时合并,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在此基础上通过判决反馈、循环迭代进一步降低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5,dB后,新算法可显著提高传统空时RAKE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最终被IEEE802.15.SG3a研究组采纳的Intel信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单用户超宽带通信系统,采用二进制脉冲幅度调制方式的UWB信号在不同的信道状况(CMl、CM2、CM3、CM4)下,考虑存在码间干扰时对RAKE接收机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最大比合并MRC和等增益合并EGC方案对RAKE接收机误码性能的影响;比较了BPSK和OOK两种脉冲幅度调制方式下的系统性能;同时考虑接收机实现的复杂度,讨论了合并叉指数目对接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多用户检测以及RAKE接收机的原理,提出将盲多用户检测和RAKE接收技术相结合,仿真分析了盲多用户检测联合RAKE接收机的性能,结果表明:将两项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克服CDMA系统固有的多址干扰,而且可以克服多径衰落,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CDMA上行链路中,由于信号的异步传输和多径传播,会引起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使得传统的RAKE接收机性能变差.并行干扰抵消和串行干扰抵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止干扰,但并行干扰抵消抗远近效应能力较差,串行干扰抵消会引入较大的处理延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干扰抵消接收机结构,具有低复杂度,低延时,抗远近效应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性能明显优于上述两种干扰抵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RAKE接收机的算法,它利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发出的导引信号获得TD-SCDMA下行链路的信道参数估计.该算法可减小移动用户的多径干扰.本文的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在典型多径衰落传播情况下,所给RAKE接收机算法可以获得更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