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古栎苗木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合试验站4个地点进行了蒙古栎育苗试验,分别对各地点不同年份苗木进行小样方随机抽样,调查苗木生长及根系性状,在各样方苗木性状精度检验的基础上,采用x±s和多性状PCA分析2种方法划分苗木等级,最后综合确定出蒙古栎苗木质量和产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木本植物材料——印楝,通过组织培养建立快繁体系,然后对其进行冷驯化处理,并分析检测印楝植物体内抗冻蛋白.主要结果如下:①冷驯化处理后印楝的总蛋白一些表现为量的增加同时会有新的蛋白产生.但脱驯化或处理时间过长时,抗冻蛋白在量的表达上会有逐渐减少或消失的现象.②在对印楝的冷驯化中,发现不同的温度处理后蛋白稳定存在的时间不同.抗冻蛋白出现的最早时期为5℃处理2周左右,印楝能耐受的稳定最低温为5℃,所持续的最长时间约为20d.在0℃低温处理后,虽然在处理初期(0~15d)也有抗冻蛋白的产生,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少,在处理30d时完全消失.③得到了分离纯化的抗冻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6×104.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育苗消费的物质根底,是苗木所需水分和营养的来源,而土壤肥力则是苗圃功用持续发挥作用最关键的要素。在育苗消费中,随着育苗年限的增加,苗圃土壤肥力降落的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近些年由于国有苗圃经济危困,大众育苗受短期行为影响及缺乏科学指导,致使苗圃土壤肥力逐年衰退,育苗质量和产量不时降落的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5.
白藤苗木生长与水分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喷灌系统形成有规律的供水量梯度研究白藤苗木生长与水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水不足或过量供水,不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在连续干旱时,5L/m2·d~7L/m2·d的淋水量,苗木高生长、叶面积、生物量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供水等级。说明水分管理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样方和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了2a生日本落叶松苗木高生长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年生日本落叶松苗木的高生长与气温、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温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方程通式为:Y=A+BX+CX^2,最小的相关系数R为0.84119。  相似文献   

7.
印楝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楝是世界公认的能提炼无公害生物农药的优良植物.对印楝茎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可最大限度保持母株优良特性,为实现印楝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印楝组织培养基中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并与培养物的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柠檬苦素含量相关联,探讨了MS培养基中氮素对印楝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印楝的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为4∶1时,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以及柠檬苦素含量均达到最大积累量;在悬浮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物质的量比为3∶1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印楝素以及柠檬苦素含量达到最高,而在2∶1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因此,印楝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形式氮素比例的培养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目标培养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印楝细胞培养物控制害虫的效果,本文通过诱导幼叶、继代培养获得印楝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再经振荡培养获得悬浮细胞培养物;然后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浸提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及悬浮培养细胞,制备相应的浸提液;用二氯甲烷分别将这些浸提液稀释成含0.003%印楝素A的控虫工作液,用其分别处理黄粉虫幼虫,在12d内,考察其控虫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的致死效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其中,第9天的最大致死率达到20%,但它们要明显低于0.003%印楝素乳油农药的处理;3种浸提液对幼虫的虫体质量、拒食和趋避作用等方面效果较好,均达到印楝乳油杀虫剂的控虫水平.印楝细胞培养物经一步浸提后,直接用于控虫制剂的生产,可以节约分离、提纯印楝素等生产性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对北方枸杞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地区的联栋温室内设7个基质配比,进行枸杞出苗和苗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为泥炭60%+珍珠岩40%时,枸杞的出苗率、地上部分生长量、根生长量、生物产量最高,是最适合于北方枸杞育苗的基质。泥炭80%+珍珠岩20%;泥炭40%+珍珠岩60%;泥炭80%+原土20%的基质较好,泥炭60%+原土40%;泥炭40%+原土60%的基质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效果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X70管线钢进行了六炉钙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钙处理后管线钢生产的后续工序中钢中钙含量显著下降,夹杂物组成和形貌发生显著变化;二次氧化会降低管线钢钙处理效果,但钢中溶解钙和较高CaO含量的CaO-Al2O3复合夹杂可对钢水二次氧化产生的Al2O3发生改性作用;高级别管线钢钙处理效果与钢中钙含量、氧含量、硫含量、钢水二次氧化程度以及钙处理后续时间等有关,采用钢中Ca含量、[%Ca]Tot/[%Al]s、[%Ca]Tot/T[O]、ACR和[%Ca]Tot/[%S]作为钙处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均存在缺陷.本文建议钙处理效果评判标准为:①铸坯中心部位或轧后板带中心部位不存在单纯的MnS夹杂;②中间包和结晶器中夹杂的nCaO/Al2O3应该与12CaO.7Al2O3相近;③钙处理后夹杂的nCaO/Al2O3应稍高于12CaO.7Al2O3的夹杂.同时还必须注意钙处理应在最后精炼工序的后期进行,尽量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 结合穴状衬膜改土整地, 移栽了绒毛白蜡、国槐、桧柏、柳树等研究用苗木, 以土钻取土法进行两年土壤水盐动态定期监测, 研究了移栽苗木对滨海盐渍土水盐动态规律的影响, 以期为滨海泥质盐碱地造林绿化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与未移栽苗木的处理(对照组)相比, 移栽苗木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 并增大二者的月际变化幅度, 但对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影响不大。苗木的生长季、树冠结构和根系吸水是移栽苗木后影响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中苗木的生长季影响主要表现为同一时期, 各种苗木所在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苗木的冠型结构主要影响表层土的土壤含水量;根系吸水作用则是改变了土壤含水量和盐分的垂直分布。4 种苗木间对比,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无明显差异;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呈显著差异, 其中以桧柏对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影响较为显著、脱盐降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脱水污泥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水污泥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通过不同污泥和土壤的配比研究污泥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主要从美人蕉的长势,美人蕉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和美人蕉的生理生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完全采用污泥进行种植,美人蕉无法生长;完全采用土壤,美人蕉长势不良;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污泥量的增加,美人蕉长势更好;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污泥施用不会对美人蕉产生胁迫作用,相反在美人蕉生长过程中添加污泥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混凝土质量,从而定量地判定基桩完整性类别.经过理论分析,采用适合声波透射法的完整性系数β,由概率法确定了完整性系数的取值范围所对应的基桩完整性类别.在实际基桩检测中,可根据β值的大小来定量地对基桩完整性类别进行判定.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准确地探测缺陷的存在,而且还能够对不同程度的缺陷作出区分,较为准确合理地对基桩完整性类别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5.
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华03”,研究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NiCl2·6H2O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随之增高.由此可认为:用适当浓度的NiCl2·6H2O处理水稻,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观赏海棠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3个海棠品种在生长季的生长、光合作用和高温期光合日变化的测定,探讨海棠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响应机制,分析其光合作用、生长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3个海棠品种的Pn下降,生长速率也随之下降,品种间差异显著.耐热性强的品种Pn下降幅度较小且下降时间为高温后期,生长速率降幅较小;耐热性弱的品种Pn下降幅度较大且下降时间为高温早期,生长速率降幅较大.3个海棠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具明显光合“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是海棠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