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的,只不过它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同,它有其自身特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此岸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现世主义精神;(二)把伦常关系与实用主义结合在一起;(三)以中庸之道为为人处世的首要准则,有为与无为相映成趣。这些特征将使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在现在和未来社会闪耀出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满族的火炕渊源于北方的汉民族,但它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万字炕”和“暖阁”使其独具特色。而当满族人在适应这种取暖的需要时,其房屋的设计,建造,以及人们的活动空间都与火炕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了一些火炕密切相关的生活习俗与礼仪,于是火炕也融入到传统的懦家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与现代秘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人类推向信息网络时代。新兴起的网络文化给现代人类带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也给现代秘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文化与现代秘书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从而提高现代秘书的工作效率和各方面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会计人,形成不同的会计文化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的会计行为方式。会计信息失真与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文化可以强化或软化会计信息失真。本文对文化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宗教与信仰视角解读中美基本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价值观是一个文化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宗教、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对于人性、自然、时间以及人与人关系的总的看法。文章主要从宗教与信仰的角度出发,试比较中美基本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铁塔主材(主角钢)直接与铁塔基础相连接形成插入式角钢连接方式。其结构特点是铁塔与基础直接连接,改善了基础受力,结构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该连接方式已广泛应用在送电线路施工中,经过多个工程不断总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两汉的辞(代言体)、赋(汉大赋)及文人五言诗中的兰惠,表现为两种“语言模式”,一曰赞“人”(主要指“君子”),出自屈原;一曰写“景”(旨在颂扬帝王),出血《招魂》。这同封建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包括致思途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相联系,即同文化(观念和准则)有关。因而,“语言模式”实际是“文化模式”的反映。以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之,反映中国人生存方式的“文化模式”,大抵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而最终归于“他律”。所以,有自律(修身)的“君子”(人)的模式,以及为最高统治者服务(他律)的“景”的模式产生。由兰蕙所呈现的两种“语言模式”,并不因文体之变而消亡,它将继续留存于其后的文学(包括艺术)样式之中--只是“角色”有所转换。因为,它受制于长久未变的“文化模式”--自律与他律。  相似文献   

8.
鲁健 《世界知识》2010,(19):66-66
在我看来,尼尔·波兹曼(已故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者)的《娱乐至死》,已不仅仅是一本传媒学或文化批判学的研究著作,而成了一本哲学著作,它涉及到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人自身生活方式的看法。尼尔·波兹曼在页首说“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也让我想起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文化模式)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宏观分层,旨在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种文化模式同时“在场”,造成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以不同的文化模式为内在根据和指导原则,进而以对不同文化模式的认同形成不同的阶层。而以文化为标准而形成的阶层结构对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詹姆逊在对全球化与文化关系的思考中,认为全球化的真正核心问题是世界文化的标准化,也就是美国化。全球性的经济与美国文化的互动使美国文化的全球扩展成为可能。美国生活方式的输出同时也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像反射。文化环境是语言形成的根基。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既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汉文化和英文化是举世公认最完整、最发达、影响最大的文化巨流。然而,汉英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汉英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汉英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所谓“依山依水”的研讨不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人如何利用文化与环境调适互动的系统机制去探讨。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人类学家要思考人与文化的关系 ,特别是文化怎样在人与环境之间互动 ,进而影响各族群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等而形成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玉因其象征着权力、地位、财富;代表着美好、吉祥和高尚的品德,受到了中国人的崇拜,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多层面的文化蕴含使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玉文化与汉语词汇也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美称词语、象征词语和敬称词语,从而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提高了汉语的表达效果,并且从中可以窥视出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丰富的传统和谐文化。包括继承传统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及个人身心和谐等内容,还有通过完善人格、实施仁政、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诚实守信等达到和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禅宗文化在岭南繁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禅宗文化之所以在岭南长盛不衰,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禅宗文化在岭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岭南文化固有的特质有利于禅宗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禅宗南宗的兴盛有力推动了禅宗文化的发展;顿悟禅宗的理论及独特的弘传方式适应了岭南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闽南人的形成,经历了农耕族群和海洋族群接触和融合的过程;明清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移居海外,在闽南侨乡形成了一些海洋性习俗,使得闽南文化具有农耕文化的性格,也兼具海洋文化的特征。其海洋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信仰海神妈祖、民间的送船科仪、国内亲人将客死海外之移民的灵魂引渡回来的引水魂仪式;特殊的婚姻形式、双边家庭以及抱养子从事海上贸易和在海外发展;闽南话的外来语借词和歌谣等方面。厘清闽南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的关系以及闽南海洋文化的表现和特征;为研究闽南文化所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7.
文化对观念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人的情操、品德和行为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本文解析了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阐释了水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传承水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词语的语义的生成既有其约定俗成的特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理据性;而这种理据形成往往涉及人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积淀等。因此,研究词语语义生成理据的文化特性有助于解读词语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关联,进一步认识语言与语言所在社会的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政治、社会、现实事件等方面解读词语语义生成和理解理据的文化特性,窥探文化意识状态与有效学习掌握英语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学、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视野逐步扩大,研究逐步深入: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脑、语言与文化等等的关系。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辩证关系的阐述以及对汉英语言的词、短语和句子的得体运用的例述,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所属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因社会交际需要而为人们所使用,并随社会交际需要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人、社会、文化和语言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但语言结构与文化有关,语言使用方式也跟文化有密勿关系。对短语、句子的理解和使用除了要了解语言的结构之外,还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及语境尤其是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20.
从越南民族起源传说、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以及语言现象等方面解读越南水文化的特点,研究越南人的文化特色和思维方式,认为越南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水文化特色的国家,水与越南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劳动条件、思维方式都影响到越南人对水的理解、感知方式和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