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中的高效固硫,采用工业废渣硼泥作为固硫剂,对煤矸石进行固硫试验.针对单因素试验的不足,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索固硫剂用量、焙烧温度、焙烧保温时间等对煤矸石固硫率的影响,明确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固硫剂中镁与煤矸石中硫的质量比(mMg/mS)为9,焙烧温度620℃、焙烧保温时间100 min时,煤矸石固硫率达到89.35%.对煤矸石固硫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固硫剂用量,其次为焙烧温度,焙烧保温时间(2 h内)的影响较小.焙烧温度和固硫剂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通过该方法优化的煤矸石固硫工艺可为高硫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9L-1.盘盒式无土栽培作物及其工艺生产方法:该发明生产的果蔬等作物无毒、无农药残留,生产过程无臭味,不污染环境,无病害.9L-2.高阻隔充氧活鲜水产包装袋及制备工艺: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活鲜水产品的保活鲜时间长,可达4天~10天;可一次性充氧密闭,且成本低,极便于储运和分销.9L—3.毒蜘蛛活体诱导取毒方法:该发明可将蜘蛛排在用具上的毒汁收集起来,并集中进行常规分离纯化.真空吸脱水分、冷冻干燥得到蜘蛛毒干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态化煅烧对煤矸石粉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研究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煤矸石中高岭石脱水反应程度、煤矸石比表面积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测定掺30%煅烧煤矸石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结果表明:650、700、750和800℃下分别流态化煅烧1、2. 5和5 min时,煤矸石中高岭石分解率为3%~49. 8%,高岭石未完全转化成偏高岭石; 30%表面活化煤矸石使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提高2. 5%~5. 5%,而30%完全活化煤矸石使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提高9. 1%~16. 4%。  相似文献   

4.
HACCP体系在餐饮业的引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选择了容易出现食物中毒事件的热制凉食类菜肴作为切入点, 通过对原料采购验收、原料贮存、初加工、热加工、冷却、刀工装盘、剩余冷藏、餐用具清洗消毒等过程和环节进行危害分析, 制定出操作性强的HACCP计划表, 以确保该类食品加工安全, 为餐饮企业建立HACCP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9F-1(速溶)仙凝豆腐及其制备工艺:该发明以仙草多糖为凝结剂,可制得仙凝豆腐或速溶仙凝豆腐.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地面等任何平面上腾空翻跃,如体操健儿一般,轻盈美该发明采用废液制备饮料,成本低,效益好.9F-3具有多种声音再生装置的动物玩具:该发明不需录音带装置,可录可放,可重复再生,能方便地将人的声音变为相应的动物的声调发出,用其可制作各种能发音的玩具动物.9F-4 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该发明使用稻壳为原料,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微孔结构发达,孔径分布窄,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矸石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的现状,提出了煤矸石原位利用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理,并结合矿井工业试验,实现矸石井下原位消化。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构筑巷帮,抗压强度可以达到C20以上(21.96 MPa),其抗压强度大于煤体强度(10~20 MPa),构筑巷帮可以代替永久煤柱。煤矸石原位利用技术做到矸石不上井,体现高产、高效、安全、环保、高回收率的科学采矿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淮南煤矸石低温焙烧酸浸脱杂并电解制备Al—Si—Ti合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Al—Si—Ti合金切实可行,关键在于煤矸石中杂质的去除.焙烧温度是影响脱杂的主要因素,在300~500℃之间能取得最佳效果,脱杂煤矸石在实验电解槽内能全部被还原并共同沉积形成合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一种煤矸石充填混凝土在高温养护条件下早龄期的力学性能,对该煤矸石混凝土在高温50℃下分别养护1 d、3 d、7 d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集单轴压缩全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和声发射参数;并与常温20℃养护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了该煤矸石混凝土在不同加载阶段的声发射特性。研究表明:高温(50℃)养护条件有利于煤矸石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而且这种煤矸石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煤矸石混凝土声发射振铃计数的峰值出现在应力峰值的附近;这一现象可以作为煤矸石混凝土破坏失稳的预兆。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和累计能量计数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声发射累计参量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现象可作为预测煤矸石混凝土加速损伤,临近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与常温养护条件相比,高温养护条件下的煤矸石混凝土声发射活动更强,利用声发射可以更有效地监测高温情况下煤矸石混凝土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含有咔唑-噁二唑双极性单元的阳离子型有机铱(Ⅲ)配合物[(CPPO)Ir(ppy)2]PF6(CPPO:2-(4-(3-(9-(2-乙基己基)-9H-咔唑-3-基)-1-(吡啶-2-基甲基)-1H-吡唑-5-基)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ppy:2-苯基吡啶).并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致发光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配合物固态时可被蓝光激发,其热分解温度为270℃,可适用于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化学池等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煤矸石用作高速公路路堤填料的技术可行性,采用固结不排水中型动三轴试验,对煤矸石的动强度、动应变、阻尼比及循环荷载下的动力特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煤矸石的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可用双曲线拟合,试验还获得了双曲线动力本构模型的具体形式及参数;根据循环荷载下轴向变形的累计特性,提出了改进的渐近屈服面弹塑性模型.该试验成果可用于煤矸石路堤的动强度、动变形及循环荷载下累计变形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占用大量的耕地并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在对阜新地区煤矸石、粉煤灰进行基本性质检测的基础上,将煤矸石破碎级配后作集料,粉煤灰作填料,钢纤维作增强材料与环氧树脂胶粘剂结合,成功配制出7d抗压强度57.32MPa、抗折强度15.37MPa的树脂混凝土.文中基于均匀试验设计了9组试验方案.利用SPSS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建立了强度回归方程,用MATLAB技术得到树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并进行了机理分析.该项目吃"渣"大,煤矸石、粉煤灰取代天然砂石占树脂混凝土总质量85%左右,研究成果为阜新市经济转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实现阜新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煤矸石作原料合成A型沸石分子筛工艺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煤矸石为原料,探讨了合成4A沸石的工艺条件,并对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4A沸石产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适合于用煤矸石成4A沸石。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兴仁高砷煤矿区堆积了大量煤矸石,煤矸石的自燃及自燃后降雨淋滤将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本文就兴仁高砷矸石在高温绝热条件下的氧化特征及氧化残渣的浸出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矸石在100℃,300℃,500℃,700℃,1 000℃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燃烧烧失特性、残渣的表面形貌特征、残渣浸出液pH,Eh,EC及As,Fe,Cd,SO2-4等离子浓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燃烧特性差异极大:温度越高,矸石烧失量越大;温度高于500℃时,煤矸石所含黄铁矿中硫主要被氧化生成硫的气态产物;氧化残渣浸出液中As的浓度是随矸石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1 000℃的高温氧化残渣浸出液中As的浓度高达88.58μg/L.在高砷煤矿区,防止矸石自燃对于保护矿区空气、水体及土壤免受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和预测全级配煤矸石混凝土的导热性能,以五种不同的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0、25%、40%、70%、100%)和四种煤矸石细骨料替代率(25%、50%、75%、100%)设计9组试验,对煤矸石混凝土导热性能进行试验.结果 表明: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越高,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就越低;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为100%情况下,随着煤矸石细骨料替代率增加,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继续降低,其中全级配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最低,相比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下降幅度为52.56%;定义了煤矸石骨料影响系数M,M值越大,混凝土导热系数越低;对Hasselman-Johnson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煤矸石混凝土导热系数的修正计算模型,修正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平煤集团煤矸石的物质组成,分析了其环境效应影响,并对其治理从理论上做了综合分析,结合其综合治理现状,提出了煤矸石的井下直接分选回填技术在平煤集团煤矸石山综合治理中的现实意义,并介绍了国外该回填技术的两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贵州福泉瓮福磷矿矿区广泛采样,分离得到一株解钾菌株,命名为FP.18。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同源性分析,NCBI细菌库对比,发现该细菌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ium)同源性达到99%,确定该菌株为肠杆菌属。煤矸石营养成份丰富,但目前未得到有效利用。利用FP.18解钾菌在温度为30℃,p H为7,接菌量为30 m L,处理天数为2 d,煤矸石目数为过120目的条件下,该菌能有效解离煤矸石,提高煤矸石中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唑来膦酸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得到唑来膦酸:咪唑和溴乙酸乙酯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作用下合成1H-咪唑-1-乙酸乙酯,直接水解制得1H-咪唑-卜乙酸;1H-咪唑-1-乙酸和三氯化磷、磷酸反应后再水解制得唑来膦酸,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唑来膦酸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占很大比重,利用微生物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并产生能源物质是当前处理餐厨垃圾的主要趋势。研究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餐厨垃圾产生沼气。实验确定了利用新鲜牛粪和活性污泥做种源处理餐厨垃圾;初步确定了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参数:严格厌氧,发酵温度37℃,餐厨垃圾固形物含量不高于25%,接种量占发酵原料的25%~33%均可,发酵pH维持在7左右,发酵周期为15天,存在两个产气高峰,分别存在于接种后的第4~6天,9~11天。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暴发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COVID-19)疫情,在预防和治理的前提下,疫情产生的多种危险废物处理同样重要.根据该病毒在超过56℃下只能生存不到30min的特点,对于含有或可能含有该病毒和其他病菌的有机质垃圾(如感染者粪便、隔离区餐厨垃圾、处理医疗污水产生的污泥等),探究采用超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以常规餐厨垃圾(不含病毒)进行模拟,测得原始质量为201t的堆肥混合物经过38d堆肥处理后仅剩下126t,且含水率由43%降至26%,餐厨垃圾质量减少高达92.6%;同时,其E4/E6值由初始的1.462上升至5.400,腐熟程度较好,堆肥结束后可作为良好的肥料;38d的堆肥过程中有32d温度达到80℃以上,有21d温度达到90℃以上,且在第1天后温度就一直高于56℃,表明在第1天的好氧发酵后堆肥处理过程安全可靠.综上可见,超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有望用于隔离区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从餐厨垃圾所得乳酸丁酯经熔融固相聚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餐厨垃圾发酵液中提取的乳酸丁酯单体为原料,以复配的SnCl:和TSA为催化剂,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乳酸.首先乳酸丁酯在160℃下熔融聚合10h合成低聚物,接着在140℃下固相缩聚40h进一步提高分子量.从餐厨垃圾合成的聚乳酸粘均相对分子量可达22000,经红外光谱和XRD测定,该聚合物为聚外消旋乳酸(PDLLA).本工艺省去乳酸丁酯水解生成乳酸的工序,为简化聚乳酸合成路线、避免反应设备的腐蚀、降低餐厨垃圾制取聚乳酸的生产成本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