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菌渣栽培草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种类的菌渣(香菇、平菇、金针菇)处理后加入辅料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达到22.6%,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出15.7%,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以牛粪和米糠配比加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探索杏鲍菇栽培,能够更好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环境影响。本试验用牛粪、米糠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牛粪、米糠及食用菌栽培废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替代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牛粪38%,废料30%,米糠30%,碳酸钙1%,石膏1%的菌盖大小、菌柄长度、菌柄粗细和鲜菇重量最好,配方4次之,而用牛粪和废料配方7的各个指标都是最差。说明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和米糠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用于杏鲍菇栽培,并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用稻草栽培草菇,菇味美而产量低,平均每百公斤产鲜菇8—14公斤。为了探讨提高用稻草栽培草菇单产的方法,设计了堆法、层次、草量与面积、不同辅料和不同碳氮比以及稻草PH 值的试验。结果在堆法和层次、草量与面积,碳氮比54:1与22: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差异不明显。草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鹅音菌科,学名 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Sing 是我国南方传统的食用菌,味鲜美,很受人们欢迎。按照过去的栽培方法,产量低,收入少,从1958年至今在广西没有大面积栽培。近年国内采用棉子壳和废棉栽培,单产有所增加,但风味比不上稻草栽培的。广西稻草资源丰富,用稻草栽培草菇能否提高产量,是广西恢复发展草菇生产的关键。因此,对稻草栽培草菇做了一些条件试验,以探讨提高草菇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草菇,又名兰花菇.是我国栽培较为普遍的菌类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的菌类品种.草菇是一种黄型的高温品种,在25~27℃温度范围内均可栽培.草菇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因其具有特有的兰花香味,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相当广阔.栽培原料 草菇营腐生生活,属草腐菌.稻草、麦秸、棉籽壳、玉米芯,蔗渣、蚕豆茎、花生藤、油菜杆及壳、废棉等多种农作物秸杆以及牛、马粪均是栽培草菇的优质原料,成本低廉,取材方便,适宜农村千家万户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5.
香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但过去香茹的生产一直使用木材,产量低、速度慢,要耗费大量木材资源。近年来发展木屑栽培方法以后,产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阔叶树木屑在一般农村中并不多,因此,试验采用农作物秸秆废料如谷壳、稻草、麦秆、豆植等作为栽培香茹的原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直径3cm以上的大树枝切成30cm长,以菌饼接种;小树枝切断,填入木屑米糠混合的塑料袋中栽培香菇.结果表明,生物效率分别为17.8%和69.1%,经济效益相当于人造菇木.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比的玉米芯培养基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适合三峡库区农村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的最适配方,选用了10种粒径大小(1 mm、3 mm、5 mm、7 mm、9 mm、11 mm、13 mm、15 mm、17 mm和19 mm)的纯玉米芯栽培平菇,探究了不同粒径大小的纯玉米芯对栽培平菇的影响;以及在玉米芯作主料时,选用了10种长度(1 cm、2 cm、3 cm、4 cm、5 cm、6 cm、7 cm、8 cm、9 cm和10 cm)的稻草作辅料,探索了在玉米芯作主料搭配稻草栽培平菇时,稻草的长度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合三峡库区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方为:粒径大小为7 mm左右的玉米芯做主料,占比28%;长度为5 cm左右的稻草做辅料,占比5%;用石灰调节pH值,占比2%;其余65%为水.  相似文献   

8.
利用稻草、麦秸栽培平菇是广大粮棉产区的一个优势项目,不仅投资少、成本低,而且效益相当可观,每100kg原料平均鲜菇产量达到160~320kg,收入360~700元。为了使农村中丰富的原料资源能得到充分和利用,转化增值,现介绍两则实用技术要点:一、整稻草混土栽平菇1.制备菌种母种为广温型国平良种和广丰1号(本协会选育)。原种培养基为稻草粉78%、麦麸15%、玉米粉5%、石膏粉1%、蔗糖1%,石灰水调pH值8,含水量65%。栽培种培养基为谷粒73%、草粉25%,其它同原种。谷粒煮透不烂,常压火菌,全开放式接…  相似文献   

9.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每个处理5个重复进行了栽培实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优于其它组,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的重量也较大,生物转化率最高为42.42%.用稻草、棉籽壳部分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平菇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代料栽培培养基可利用野草、农作物秸秆等代替或部分代替木屑基质,解决木屑缺少这一矛盾.试验表明,木屑38%,芒萁19.5%,芒杆19.5%,麸皮10%,米糠10%较为适合平菇生长,与木屑相比,菌丝生长更快,菌筒成品率更高,产量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向敏 《今日科技》1989,(10):12-12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栽培温度以5~15℃为宜。黄河流域可春秋两季栽培,长江流域可从10月至次年4月栽培,也可在地道栽培,地道栽培时,可在春、秋、冬三季内栽培。一、原料配制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几种: 1.棉籽壳90公斤、麦麸5公斤、米糠5公斤、碳酸钙0.5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40克,水80—100公斤。 2.棉籽壳81公斤、米糠16公斤、蔗糖1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碳酸钙1公斤、水80—100公斤。 3.棉籽壳95公斤、玉米粉3公斤、蔗糖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稻草、木屑和黄豆粉3种培养基对日本亮耳菌子实体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这3种培养基上均能长出子实体,其中采用木屑培养基能得到 菇蕾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配料以木屑、稻草、茭白鞘叶以合适比例混合为基料时,凤尾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为32.24%。  相似文献   

1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的菌株FH-8,用猪粪水替代部分碳源、氮源,优化了该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猪场养殖粪水COD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1 L猪粪水中添加4 g葡萄糖、0.5 g(NH4)2S)4,调节培养基初始pH值为7、培养48 h后得到的菌悬液对高岭土絮凝活性达到93.2%.用猪粪水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比传统培养基生产的微生物絮凝剂更为节约成本,约为传统培养基成本的20%.  相似文献   

15.
以奶粉为原料,添加自制米糠蛋白肽,对米糠蛋白肽添加阶段、甜味剂筛选、稳定剂复合、酸奶发酵工艺等进行了探讨,开发了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的、口感纯正的发酵型米糠蛋白肽酸奶.结果表明,在巴氏杀菌后添加米糠肽液,制备出的酸奶品质较好;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最佳配比2∶3∶1;米糠蛋白肽酸奶的最佳工艺:奶粉添加量12.0%,肽液添加量4.0%,木糖醇添加量7.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1%,接菌量5.0%,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2℃,可制得优质米糠蛋白肽酸奶成品.  相似文献   

16.
葡萄、平菇立体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葡萄架下利用稻草、玉米面等做培养料,采用阳畦栽培平菇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葡萄架下的空闲土地,满足了平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其单位面积的产量明显高于室外阳畦栽培.  相似文献   

17.
周到 《科技园地》2004,(3):32-32
1 菌糠饲料。人工栽培食用菌时,每100公斤培养料可剩余60公斤菌糠,菌糠是猪的好饲料。其制法是:先将菌糠中霉变料清除,选用菌丝多而粗白,菇味浓的糠块,晒干后粉碎。喂前每100公斤菌糠加40公斤米糠,用适量水搅拦均匀,放入缸内发酵1-2天,待有香味时即可饲喂。  相似文献   

18.
用1000毫升特制的发酵瓶,在8—25℃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农村沼气发酵提高产气率进行研究。采用常用原料,猪粪、马粪、玉米秸、稻草等,先后进行不同基质浓度、不同碳氮比、不同接种量对产气影响的研究。经过反复多次实验,发现沼气发酵的最适基质浓度,最适碳氮比,都随接种量变化而变化。同时还发现这种现象与发酵过程中的pH有密切关系。pH变化又与接种量有密切关系。而不同浓度、不同碳氮比的发酵液对接种量的要求不一样,浓度越高,要求接种量越高;碳氮比越高,也要求接种量越大。在菌量足够的条件下,基质浓度提高,碳比例增加,产气率也随之增加,而且产气持续时间也延长。沼气产量与池温关系密切,提高池温,可以大大提高产气率。温度越低,达到正常产气所需的菌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19.
整稻(麦)草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是我国农技人员针对农村利用率不高的稻草、麦秸等大量农作物秸杆而设计的。经多年栽培试验,彻底解决了利用秸杆野外大田种植食用菌保湿遮光难、杂菌污染率高、费工费时等诸多弊端和难题,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  相似文献   

20.
稻草变为宝     
丽水县平原乡过去每年都有一大批稻草烂在田畈里,白白浪费掉,现在已成为平菇的培养原料。平原微生物菌种站纪金法等,从去年四月份以来,先后帮助平二村周建强、平三村谢丽丽、周小莲等三个社员用稻草栽培平菇,在他们的指导下,这些社员栽培平菇都获得较好的收成,一般每100斤稻草原料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