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水性固体酸Zr(SO4)2·4H2O/AC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Zr(SO4)2·4H2O(ZS)负栽在活性炭(AC)上制备疏水性固体酸ZS/AC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乙酯.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对柠檬酸三乙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四水硫酸锆的负载量为30%、催化剂处理温度为11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4%、酸醇摩尔比为1:5.5、100℃反应5 h时,产物收率可达97.6%.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仍保持在93%以上,且易分离,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的浮游植物与水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进行生态修复试验.该水系正常运行,按比例投加生态修复剂和滤食性鱼类,促进再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通过食物链的转化.试验区浮游植物群落由蓝藻、绿藻、硅藻、隐藻、裸藻和甲藻构成,平均密度为2959.95×104cells/L,其中蓝藻所占56.8%.透明度平均37.4cm,对T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1.33%、94.07%、CODcr 81.96%.水质明显改善,夏秋季未发生蓝藻水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按实验分组分别用1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38例 SAP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ntion,CBP)治疗前、治疗6h、治疗20h血清体外干预脐静脉内皮细胞5h.transwell小室观察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F actin应力微丝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SAP患者 CBP治疗前内皮细胞通透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BP治疗6h、治疗20h后通透性均降低(P<0.05),但治疗20h组与治疗6h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BP治疗前 SAP患者内皮细胞 F actin应力微丝的数量及密度均明显增加,CBP治疗6h后,F actin应力微丝形成减少,治疗20h后减少更加显著.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皮细胞通透性明显增加,CBP治疗可以显著降低 SAP患者内皮细胞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 F actin应力微丝形成与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复合酶法提取海带中的褐藻酸钠,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褐藻酸钠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的海带经过浸泡过滤后,加入海带干重1%(m/m)的纤维素酶和1%(m/m)的果胶酶,55℃(p H值4.5)水解2h,再加入1%(m/m)的木瓜蛋白酶,85℃(p H值8.5)水解2 h。此工艺的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是对海带多糖传统提纯工艺的革新。  相似文献   

5.
归纳了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在给水消毒中的应用进展,比较了二者作为液氯替代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安全性、发生工艺、应用成本,指出二氧化氯在消毒效果、副产物安全性、杀藻除味等方面优于次氯酸钠,开发与推广"氯酸钠高纯法"二氧化氯发生工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功率、高密度、多种类的机车群在小容量牵引供电网中带来的宽频域谐波和谐振问题,从交流机车的拓扑和调制出发对宽频域谐波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两种典型车型,对不同类型机车混跑线路的谐波分布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为此提出了基于H桥级联的有源电力滤波器(HCAPF)和高通滤波器(HPF)相结合的谐波抑制方案,利用HCAPF对无功功率进行控制并对低次谐波进行抑制,利用高通滤波器对高次进行吸收.结合示范工程,对参数设计、HCAPF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整个补偿系统投入前、后24 h的电压畸变率等参数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补偿后电压总畸变率平均值从4.324%下降到2.934%,满足国标,其中各次谐波电压都有较大下降.同时电网电压的最大波动率从14.5%下降到10.7%.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电纺丝法首先制备了聚丙烯腈-锂钨青铜(PAN-Li_(0.47)WO_(2.89))复合纤维膜,后经预氧化、碳化处理获得锂钨青铜改性的碳纤维膜复合集流体(C(PAN)-Li_(0.47)WO_(2.89)).作为金属锂负极集流体,该复合纤维膜具有导电率高、比表面积大(52.84m~2g~(-1))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集流体表面的锂沉积电流密度与锂沉积量;与此同时,在复合纤维中引入的高亲锂性Li_(0.47)WO_(2.89)可以有效降低锂沉积成核过电势、增加晶核密度,改善锂沉积-剥离反应的可逆性与均匀性.在0.5 mA cm~(-2)电流密度、0.5 m Ah cm~(-2)锂沉积量条件下, C(PAN)-Li_(0.47)WO_(2.89)复合纤维膜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库仑效率仍高达99.4%,而铜集流体和C(PAN)纤维膜集流体在100和800次循环后,库仑效率已经分别降至8.5%和64.6%.本研究为高性能金属锂电池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AG方案治疗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 对23倒HAL病人采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La)10~20mg/d,静脉滴注,总剂量100~150mg,阿糖胞苷10mg/m2 Q12h皮下注射,连用2~3W,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d皮下注射.结果 23倒HAL病人的总有效率69%,其中完全缓解(CR)10例,占43%,部分缓解(PR)6例,占26%,未缓解(NR)7例.结论 CAG方案治疗效果好,可有效缩短外周血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化疗相关死亡率.为HAL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从近岸海区分离获得一株能高效降解氯氰菊酯农药的菌株HS-12,经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分析,初步鉴定为海研站菌(Mesonia sp.)。菌株HS-12在温度为28℃、pH=7的条件下具有最好的生长率和降解率,降解率达到90.1%。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NMR)和发光细菌方法对氯氰菊酯降解过程中的降解产物及产物毒性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降解前发光细菌抑制率为(89.3±5.9)%,降解后为(35.7±4.4)%,表明农药降解后毒性大大降低,菌株HS-12可用于海水污染环境中氯氰菊酯残留污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5种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圆柱形试件的SHPB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10×100~1.1×102s?1应变率范围内RPC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下RPC的应力波动特征、破坏模式、强度及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应变率和钢纤维掺量条件下RPC动态应力-应变响应的基本模式与本构模型.研究表明:应力波作用下素RPC的应力响应高于应变响应,脆性特征显著.掺入适量钢纤维后,RPC碎裂时的应变率和变形能力较素RPC有明显提高.相同钢纤维掺量下,应变率增加时,RPC的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和残余应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残余应变提高的幅度最大.相同应变率条件下,提高钢纤维掺量对于改善RPC碎裂后的残余变形能力作用不大.钢纤维对RPC峰值抗压强度和峰值变形能力的影响不同,相同应变率下,钢纤维率不超过1.75%时,峰值抗压强度随纤维率增加而增加;纤维率超过1.75%后,峰值抗压强度开始逐步下降;峰值应变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持续增大.相同应变率下,从冲击开始至残余变形阶段RPC的总耗能Edisp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逐步提高,但纤维率超过2%后总耗能Edisp则开始逐步下降.不同变形阶段钢纤维对RPC耗能所起的作用不同.钢纤维率不超过2%时,钢纤维对提高峰值变形前耗能的作用大于对提高峰值变形后耗能的作用.应变率对总耗能和各阶段耗能均有显著影响,应变率越高,各阶段的耗能越大,动态冲击时的韧性越好.给出了RPC峰值抗压强度、峰值变形、残余变形,以及各阶段耗能随应变率和钢纤维率变化的经验模型.采用标准化的应力和应变作为广义应力与广义应变,以应变率和钢纤维率为界,将RPC的动态应力-应变响应模式简化为4类基本模型,并给出了每类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