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结石是常见病,在腹部外科死亡原因中仅低于恶性肿瘤。我国常见的是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主要成分是胆红素。最近不少学者认为钙在胆石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胆石是胆红素的钙盐或钙参加的复杂高聚物。为研究钙离子在胆石形成中作用,有必要测定胆汁中离子钙浓度。  相似文献   

2.
选用蒙克汀,橙油,舒胆通,三七皂甙提取母液组成几类单方及复方的溶石剂 ,对胆固醇型胆石及胆固醇和胆色素混合型的胆石进行了体外溶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蒙克汀及橙油对此二类胆石均为良好的溶石剂,胆石在此二种试剂中浸泡48h,减重率均在90%以上。两者相比,橙油的溶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运用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6个病人肝内胆管结石和胆汁中的细菌群落进行了分析.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法结果显示,从6个胆石和5个胆汁样品中分别分离到15株和12株细菌,均属于Escherichia和Enterococcus两个属,而同一病人胆石及胆汁中细菌种类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一份胆汁样在两种方法检测中皆为阴性;PCR-DGGE结果表明,胆石及胆汁样品中除培养法中发现的两个属外,还包含Pseudomonas、Morganella、Citrobacter、Baterioides、Serratia、Clostridiales和Aeromonas共7个属的细菌.在5组PCR阳性的胆石和胆汁的DGGE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中,每组内胆石和胆汁间细菌群落结构的最高相似性仅为32.3%.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表明,Escherichia coli在胆石和胆汁中的检出率最高,胆石和胆汁中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PCRDGGE技术比培养法能更好检测到胆石和胆汁中的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 ,胆石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胆结石一般可分为以胆固醇为主和胆色素为主的两大类 ,前者约占 70 % .探索胆固醇结石成因对于胆石症的防止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胆结石成因机制的研究已有近 1 0 0年的历史 .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使我们对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尽管很少有物理化学家参与胆石成因的研究 ,但是近 2 0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却一直聚焦在胆汁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上[1] .Small等人[2 ,3 ] 早期研究发现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在一定组成范围内构成…  相似文献   

5.
胆色素类结石的组成、结构与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一 引言 胆石症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一般可分为两类:胆固醇类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经常长在胆囊;胆色素类结石含有较多的胆红素,大多发生在肝脏内外的胆管。前一类结石的手术治愈率为90%左右,并初步阐明了其形成机理,另外,用口服鹅去氧胆酸溶石也获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对于胆色素类结石手术治疗后胆管炎复发率将近三分之二,中西医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得的表征胆固醇型及胆色素型结石的11个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及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出的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对胆结石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R型因子分析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两类结石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的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7.
胆石症是指胆管系统中胆汁的某些成分如胆固醇、胆色素、黏液物质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析出凝结而形成结石,发生于各级胆管内的结石称胆管结石,发生于胆囊内的结石称胆囊结石。而手术是胆石症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我科对130例胆石症患者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术后精心护理,取得了患者的好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黄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FT-IR法系统地研究了四种不同产地的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证实了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不仅组份不同,而且元素组成也不一样。而各种天然牛黄的主要组份相近,但也在各组份含量上有着差别。在天然牛黄人发现有蛋白,并讨论了它的二级结构。 将天然牛黄与胆石做了对比,发现天然牛黄与某些类型的胆石的组成相似,这为用胆石代替牛黄做为药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依据,因为天然牛黄是很稀缺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及胆囊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7例,分为早期手术组(发病48h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6例,延迟手术组(胰腺炎治愈后3~5周)21例,记录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和手术情况.收集术中切取的胆囊组织(胆固醇结石17例,胆色素结石13例,胆囊息肉7例),RT-PCR检测不同胆囊组织中Cacna1c 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总住院时间短于延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血淀粉酶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早期手术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淀粉酶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延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色素结石和胆囊息肉组织中Cacna1c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胆固醇结石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色素结石组织与胆囊息肉组织Cacna1c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48 h内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疗效理想;Cacna1c基因为钙离子通道在不同胆囊结石组织中分布差异的分子基础,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四川乐山地区手术取出胆石34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7例、肝胆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5例、肝胆管残余结石3例、胆道结石1例、胆石症1例),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 根据34例结石的外观和电镜图片,可分为4类:无定形状石、  相似文献   

11.
黑色笔迹与文件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黑色笔迹进行鉴定时,一般首先用显微镜检验字迹是何种书写工具形成的;再用红外鉴别仪检验黑色色料是否含有碳素成份,是否有同色异谱现象,由此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变造等问题。对于黑色笔迹的书写时间的鉴定问题,要通过薄层层析检验含碳素成份情况来解决,是碳素成份不能进行书写时间的鉴定;部分碳素成份或染料拼黑的,则可进行书写时间的鉴定。本文解决了在文件鉴定中所遇到的合同、票据上有关黑色字迹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见肠梗阻征象与肠腔内迷走结石(异位结石),4例有胆系积气,3例可见胆囊变形,胆囊周边脂肪模糊,2例有少量腹水。结论:根据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可作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正常家兔肝胆汁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兔肝胆汁中含有23种元素,其中14种元素浓度高于检出下限,大多为金属元素,亦有少量非金属元素。这结果与黑色胆石成分基本一致。在刺激兔耳肝胆穴后,观察到肝胆汁中一些必需金属元素如铜、铁、镁等的含量都有所下降,尤以钠浓度下降明显。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耳压法预防结石症产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对来自8名胆石病人的8份胆固醇结石和4份胆汁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DGGE结果显示,胆固醇结石中细菌含有Enterococcus,Pseudomonas等13个属细菌,其中Pseudomonas检出率最高,Klebsiella和Bacillus两个属细菌含量较多;胆固醇结石中6个属细菌在胆汁中也检测到.不同病人之间胆固醇结石细菌群落结构高度相似,但胆汁相似度较低;胆固醇结石中细菌群落结构与胆汁细菌群落结构最高相似度仅为38%,胆汁中细菌种类虽与胆固醇结石有同源性,但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因此,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细菌种类有一定偏好性,不因人而异,临床上对这些细菌的控制将有利于抑制结石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选择30对具有晶体结构的嗜盐和非嗜盐同源蛋白,通过计算氨基酸所处的结构状态,找出二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的氨基酸.研究结果表明:在总的氨基酸组成上,嗜盐蛋白中天冬氨酸含量更多,而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较少.在不同二级结构区域,β-折叠中两种蛋白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而在不同溶剂可及表面,两种蛋白在分别表面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嗜盐蛋白表面酸性氨基酸显著较多,而碱性氨基酸则较少;48种高级结构结构参数中有4种存在显著差异,这4种结构参数都与可及性表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辽西(朝阴凤凰山)产酸枣的枣仁和果肉,用化学法、GC、GC/MS等方法进行了化学结构测定及定性定量分析和营养成份的分析。从果肉乙醇提取物中,确定出15种化学成份。从枣仁乙醚提取物及其残渣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别确定出8种和7种化学成份。10-十八碳烯醛和10,13-二十碳烯酸甲酯是从枣仁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发现的。在果肉中分析出17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热轧辊堆焊层成份,组织对其热疲劳和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式热轧辊五种典型堆焊层成份及组织对其抗热疲劳性和耐磨性的影响,并从中寻求出了能满足热轧辊工作要求的最佳成份及相应的最佳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8.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蛋白二级结构研究中水汽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外光谱法应用于蛋白二级结构定量分析研究中,人们一般需要使用二阶导数光谱技术对蛋白酰胺Ⅰ带(1 700~1 600cm-1区域)进行分辨率增强处理,以获得对应于不同蛋白二级结构的红外吸收峰的个数和峰位.水汽在酰胺I带由于存在很强的吸收峰会对二阶导数谱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在实际研究中,一些本属于水汽的吸收峰有可能被错误地指认为某种蛋白二级结构的吸收峰.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红外光谱法应用于蛋白二级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技术难题.作者提出了一种评估水汽影响程度的方法,即利用含水汽吸收的人工合成光谱和实验光谱的二阶导数谱的对比来评估水汽影响,从而达到对蛋白二级结构吸收峰的准确指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 258例患者进行B超及X线检查诊断。结果:2 258例均经体外震波碎石,药物排石及手术取石证实,其中B超漏诊58例,诊断符合率为97.4%(2 200/2 258)。结论:对疑有输尿管结石患者,应对输尿管全程作B超检查,B超可清晰显示各种成份结石(包括X线阴性结石),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成份和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就胆结石的室温喇曼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