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鉴于当前该地区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调查薄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特选该区域开展研究。【方法】基于相关文献资料,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标本信息,完成该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并据此开展综合分析。【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 118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187科、1 050属,科属以寡种占优势,但优势科属也较明显。该区野生种子植物184科,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共97科,温带性质的共39科,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和温带性科的比值约为2.5/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野生的1 02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性属共736个,温带性属共219个,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的比值约为3.4/1。可见不管在科级还是属级水平都表明该地区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突出,该地区拥有294种广西特有植物;还有351种为石灰岩特有植物,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1.51%,另外还有423种为石灰岩适宜植物,综合二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喜钙植物种类高达774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38%,而且这些特有植物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科属内,科属优势明显。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包括11种Ⅰ级和18种Ⅱ级保护植物;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92种,兰科植物就多达261种,其余的31种;另外还有12种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培雁 《贵州科学》2000,18(4):294-299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得知贵州喀斯特地区受危种子植物已达342种,约占全省种子植物种数的6.8%,占全省受危种子植物的85%。根据受危物种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受危种子植物的受危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
前言     
1981年以来,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植物分类室曾多次对贵州荔波植物进行考察,发现荔波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特别是其南部喀斯特森林保存较为完好,国内十分罕见。研究这一地区的植物资源,在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科学价值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生物研究所于1984年4月将“贵州荔波植物考察”正式立为课题,对荔波植物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科学考察。考察内容包括自然概况,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区系,植被及植物群落,珍稀植物等。  相似文献   

4.
《贵州科学》2021,39(5)
应用灰色关联度的数学方法分析了贵州黔中区喀斯特生态系统主要要素(土壤和植物)与其退化的关系。经分析得知,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物种多样性、土壤pH值、土壤比重等3项指标。此分析成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管理、重建与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贵州的生物多样性与喀斯特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独有的喀斯特环境特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和栽培品种,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地形起伏多变,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受冰川影响较小,保留了许多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和残遗的种类,具有物种高度丰富,特有属种繁多,区系起源古老等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喀斯特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断地遭到破坏,物种种类、数量正在急剧地减少。贵州省目前在喀斯特地域建立了37个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开花和结实等繁殖过程对植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研究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主要方面.通过对黔西北喀斯特生境中主要植物开花物候、种子生产和散布的研究,明确了该地区植物的主要繁殖特征.结果表明:开花和果实成熟分别发生在相对集中的月份,具有相似的变化格局.始花期与开花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开花早的植物具有更长的花期以保障繁殖成功,但始花期与果始成熟期没有明显关系,植物在物候事件之间存在着权衡.群落中植物的开花物候发生了明显重叠,部分物种间重叠程度较高.不同植物果实(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具有很大差异,种子散布期在种间和年际间也不相同,大多数植物具有较长的种子散布期以适应该地区异质性极高的复杂环境.权衡关系等繁殖策略是植物适应喀斯特生境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马蓝属中不少植物具有类似竹类植物的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现象,但对其研究不多。凹苞马蓝(Strobilanthes retusa D. Fang)是采自广西环江喀斯特地区的标本发表的新种,原记载仅环江有分布,由于标本较少,对其形态特征变异不甚了解。在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该种并补充描述,对研究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现象植物的开花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对凹苞马蓝贵州居群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开花习性;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凹苞马蓝的花粉和种子形态。【结果】凹苞马蓝为贵州新分布新记录,目前仅知分布于广西和贵州交界的喀斯特地区;凹苞马蓝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极面观多裂圆形,辐射对称,具3孔沟及12~15条假沟,外壁表面具波状纹饰;种子卵形,表面密被螺旋状多细胞长粗毛,基区大。【结论】确认凹苞马蓝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根据标本记载推测其开花周期为7~10 a。讨论了凹苞马蓝的亲缘关系,并对凹苞马蓝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提供了线条图和形态照片。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海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影响使贵州喀斯特山区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本文探讨了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提出了人为因素是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几项工程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对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匮乏,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对无量山地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无量山地区的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对气候因子和中域效应解释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温、热种子植物的属多样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格局;但热带属多样性的峰值出现在相对较低的海拔,而温带属多样性的峰值则出现在相对较高的海拔。热量因子及代表水热平衡的气候因子对热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温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中域效应对温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热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结论】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可能修饰了植物多样性海拔格局及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对无量山地区种子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无量山地区的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对气候因子和中域效应解释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温、热种子植物的属多样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格局;但热带属多样性的峰值出现在相对较低的海拔,而温带属多样性的峰值则出现在相对较高的海拔。热量因子及代表水热平衡的气候因子对热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温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中域效应对温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明显高于对热带属多样性海拔格局的解释率。【结论】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可能修饰了植物多样性海拔格局及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结合贵州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环境整治、植被恢复、珍稀植物保护、森林生态旅游及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等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73%,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其矿业经济产值占全省GDP的48.8%,是全省经济的支柱。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占用和破坏、水体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矿产开采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喀斯特地区人地矛盾提供理论借鉴,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探讨了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关系及特点.研究表明:独特的喀斯特环境既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自然条件又制约了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也对喀斯特环境产生了正向改良和逆向破坏.结论: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助于喀斯特地区的人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龙成昌  陈训 《贵州科学》2010,28(4):46-52
人工营造大面积的生态经济林是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生态经济林的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到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成败。本文关注土壤营养特性对生态经济林经营的影响,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江峡谷成功经营的顶坛花椒林为例,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造林前为荒地和耕地的种地类上人工生态经济林林下土壤的营养背景,各主要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种类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垂直变化特性,并重点探讨了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石灰土金属微量元素有效性低下问题及其机理。本文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林造林树种遴选及后期管护和施肥决策,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貌与贵州岩溶生态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中国地貌基本轮廓的论述 ,得出了中国地貌的 3大特征。由于贵州岩溶生态环境脆弱 ,指出了贵州岩溶生态环境的整治与资源开发 ,最重要的是岩溶水和岩溶植被的开发整治。根据贵州岩溶生态环境的现状 ,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并对贵州地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安顺地区和广西桂林地区喀斯特的研究对比,从地貌形态结构入手,探讨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形态成因联系。锥状喀斯特是湿热带喀斯特的原生地形,塔状喀斯特并非锥状喀斯特老年期地形的简单延续,而是代表一个特殊水文地貌环境开始的锥状喀斯特发育过程的特殊阶段。贵州之所以以锥状喀斯特为主,就是因为晚近期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背景下,缺乏这种塔状喀斯特发育的水动力过程和地貌效应  相似文献   

18.
贵州以峰丛洼地 /峰丛峡谷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发育典型、生态脆弱、环境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麻山、瑶山、花江等地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以这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为主线 ,探讨了该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危机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原因。并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人地关系的调控和脱贫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