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蒙古葱属植物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内蒙古葱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是:内蒙古是我国葱属植物的又一分布集中的地区,在内蒙古境内主要集中分布于草原区和荒漠区的山地上;内蒙古葱属植物的水分生态类群主要是中生植物,其余均为旱生植物;内蒙古葱属的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从东南部渗入了东亚成分(主要是华北成分)和从北部渗入了亚洲中部成分(主要是蒙古高原成分)。在其东北部渗入了西伯利亚南部成分,在其西部高山渗入了中亚成分和青藏高原成分,此外还有自身的特有成分;内蒙古葱属植物区系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葱属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鸦葱属(Scorzonera L.)植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鸦葱属 (Scorzonera L.) 的29个种3变种从分类和分布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各个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和分种检索表,指出新疆和内蒙古是我国鸦葱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葱属植物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认了内葱属植物有32种,除葱、蒜、韭莱和洋葱4个栽培种外,共有野生种28个,本文首次记录了蜜囊葱在内蒙古的分布,比《内蒙古植物志》第8卷中葱属植物增加了阿拉善葱、鄂尔多斯葱、球序葱、毓泉葱和蜜囊葱5种,在内蒙古没有新疆韭、北韭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葱属(Allium L.)4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该属花粉为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具单沟,外壁雕纹均为脑纹状,表现出属的一致性,但其花粉形状、条纹突出程度、条纹分布以及孔穴数量均表现出种间差异.因此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葱属植物种间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葱属的隶属地位,从形态特征,花粉特点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对葱属及其相近属(石蒜属Lycoris,知母属Anemarrhena,百合属Lilium)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取23个性状,应用分支类中的最大同步法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葱属和其它各属区别较大,不适于划归同一科,应别立葱科,将葱属隶属于其下。  相似文献   

6.
葱属(Allium)是一个较大的属,根据H.K.Airy Shaw~〔13〕统计大约有450种。以前多从形态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类,以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植物同工酶的发现,为研究植物的不同种属间的亲缘关系和起源提供了新途径。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植物中的同工酶进行亲缘分析,杂种优势预测,植物雄性不育和基因定位等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10〕。对葱属同工酶的研究,国内尚报导不多。1983年以来,我们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我省葱属中几个主要栽培品种和外省引进的几个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试图根据同工酶酶谱对其进行亲缘关系的鉴定,为我省葱属各种资源的整理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现葱属一新种——阿拉善葱  相似文献   

8.
笔管草染色体核型分析孔令安,李法曾(山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250014,济南.第一作者30岁,男,硕士生)笔管草(ScorzoneraalbicaulisBunge)鸦葱属植物,为地中海区、西区(中区)和东亚间断分布;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及黄河流域以北各...  相似文献   

9.
提取得到了韭菜(Allium tuberosum)、大葱(Allium fistulosum)和小葱(Allium ascalonicum)3种葱属蔬菜的水提物、醇提物与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3种葱属蔬菜的多糖含量,采用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和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方法比较研究了3种葱属蔬菜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韭菜、大葱和小葱多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40%、22.57%和15.97%。韭菜、大葱、小葱的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基于量效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3种葱属蔬菜醇提物、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多糖。不同种葱属蔬菜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其中韭菜水提物、醇提物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高,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27.46、15.58、2.05×103,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EC50值分别为66.41、25.48、3.16×107,韭菜醇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维生素C(Vc)接近。韭菜醇提物、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现葱属植物的一个新种——鄂尔多斯葱.  相似文献   

11.
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认了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有19种(包括3种栽培植物),1变种;把V.sativa L.和V.angustifolia 合并,同意《Fl.Siber.Centr.》(vol.2,1979)中将V.amoena Fisch.ex DC.的2个变种,以及V.cracca L.的3个变种;确定了V.megalotropis Ledeb.在内蒙古有分布;而V.bungei Ohwi。在内蒙古没有分布;更正了《内蒙古植物志》(ed.secund.vol.3,1989)中一些种的不确切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半翅目异翅亚目Hemiptera-Heteroptera盲蝽科Miridae畸角盲蝽属Teratocoris Fieber中国新纪录属和本属的萨氏畸角盲蝽T.saundersiDouglas et Scott,为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3.
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8735(1999)01-0062-63白花蒙古韭新变型AliummongolicumRegelf.albiflorumY.Baof.nov.Atypodifertperianthisegmentaalba...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苜蓿盲蝽属Adelphocoris Reuter 的17种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记述,其中黑唇苗蓿盲蝽A.nigritylus Hsiao,三环苜蓿盲蝽A. triannulatus(Stal),光胸苜蓿盲蝽A.laeviusculus Vinokurov,中黑苜蓿盲蝽A.suturalis(Jakovlev),淡尖苜蓿盲蝽A.apicalis Reuter,淡缘苜蓿盲蝽A.luridus Reuter,短小苜蓿盲蝽A.ponghvariensis josifov 等7种为我区首次记录的害虫,四点褐苜蓿盲蝽A. piceosetosus Kulik 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例出该属内蒙古种类分种检索表,并简要描述了上述新记录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A new genus with a new species of fossil elaterid, Paraprotagrypnus superbu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Jiulongshan Formation in Daohugou Village (N41°18.979′, E119°14.318′), Shantou Township,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genus Paraprotagrypnus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Elateridae, subfamily of Protagrypninae and tribe of Protagrypnini. Some primitive characters of the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 shed light on the ages between the Jiulongsh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The habitat of the new species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内蒙古苔藓植物志》出版之后内蒙古苔藓植物区系研究的新成果.结果表明,在《内蒙古苔藓植物志》出版之后的十多年间,以白学良教授为领导的研究团队,对内蒙古地区苔藓植物的分布、种类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沙漠地区.在此期间,发现内蒙古苔藓植物新记录1纲;新记录科3科;新记录属16属;新记录种76种、订正种9种.内蒙古苔藓植物区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内蒙古苔藓植物志》的再版编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蒙古高原位于亚洲温带地区,广布的北温带和温带亚洲成分(5种,占31.25%)构成了该属的基本成分,在蒙古高原的北部汉入欧洲-后利业成分(4种),在东部渗入了东亚区系成分(4种),分别占25%,反遇了该属植物区系成分与西伯利亚和东亚森林区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亚洲中部成分(3种,占18.75%),特别是达乌里-蒙古种(2种)为蒙古原物有种,这是该属植物在蒙古高原长期适应演化的结果,蒙古高原野豌豆属植物与东西伯利亚、东北和华北地区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内蒙古地区的逍遥蛛属3种蜘蛛,其中:阿利逍遥蛛Philodromus aryy Marusik,1991,维氏逍遥蛛Philodromus vinokurovi Marusik,1991为中国新纪录;白缘逍遥蛛Philodromus leuco-marginatus Paik,1979为雄性新发现.标本保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有792属,其中蒙古与内蒙古共同的属为452属,相异的属为205属(只分布在蒙古的属有92属,在内蒙古的属有113属)。含有10个以上不同属的科是:菊科(28属),禾本科(18属),十字花科(17属),伞形科(12属),玄参科(11属),紫草科(10属),本区有10个大属,它们是:苔属(131种),黄芪属(94),棘豆属(90),蒿属(90),柳属(61)。风毛菊属(56),蓼厮(51),委陵菜属(46),马先蒿属(36),葱属(30),本区有3个特有属:四合木属,绵刺属和革苞菊属。  相似文献   

20.
重新描述了短体刺甲Platyscelis(Platyscelis)brevis Baudi di Selve, 1876和心形刺甲P.(P.)subcordata Seidlitz, 1893,并附雄性的特征图和整体照片.根据标本记录更新了其分布地:短体刺甲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宁夏)、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心形刺甲仅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