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学发现     
最冷酷的恒星一个由法国和加拿大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天文小组最近观测到了最冷的褐矮星。这颗褐矮星被命名为CFBDS0059,它的温度大约为350℃,体积大约是木星的15倍~30倍,而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  相似文献   

2.
谢懿 《世界科学》2004,(5):24-24
褐矮星质量太小不能成为恒星,但是按照传统的分类也不能将其分类为行星,它们一般都是孤立的。不过褐矮星同时具有恒星和行星的一些特征,而且它们的质量也处于行星和恒星之间(从10个木星质量到75个木星质量不等)。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褐矮星可能掌握着恒星和行星形成的线索。过去的5年时间里在太阳系附近以及在年轻的星团中发现了几百颗褐矮星,由此天学家对它们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经过6年“长征”,行程37亿千 米,美国“伽利略”木星探测 器终于在1995年12月7日进入木星轨道,开始对太阳系内这颗最大的行里进行为期两年的探测,并于同月10日发回第一批木星数据。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太阳系内行星外层大气进行的首次探测,使人类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庞大的木星的特写照片。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是首屈一指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地球的318倍),亮度名列第二(仅次于金星),因而对人类具有极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4.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5.
《科学24小时》2010,(3):53-5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银河系的数十亿颗恒星当中,15%可能具有太阳系的"双胞胎"。这项研究是建立在对拥有气态巨行星的恒星调查基础之上。气态巨行星类似于木星和土星,距其恒星十分遥远。正如太阳系中的情况一样,这些恒星与其气态巨行星相距遥远,从而产生了岩质行星在恒星适居带"茁壮成长"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解剖外星人?1999年11月底,美国天文学家通过设在夏威夷的一个叫做凯克1号的巨型天文望远镜,在太阳系以外发现了6颗围绕恒星运行的巨大行星,它们距离地球65光年-192光年。科学家们说,其中5颗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上述发现是行星探索者们迈出的重大一步,被誉为1999年乃至20世纪最大的天文学发现之一。这些行星所围绕的恒星的大小、亮度和年龄都同太阳相似,行星的体积可能比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稍小或数倍于木星,质量是木星的0.8-6.5倍。科学家们说,这些行星中有5颗可能具备生命的首要条件——液态水,因为它们与其围绕的恒…  相似文献   

7.
最新的研究发现,很有可能确切回答这一古老而新颖的问题。至少有两颗焉知祸福的行星,给人以强烈印象。第一,发现一颗绕大小47个熊座星体轨道运行的行星,离地球200万亿英里(34光年),其大小至少为木星群的2倍。第二,发现一颗行星(虽然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褐矮星),它在室女座中环绕70颗室女星运动,至少离地球有200万亿英里之遥。它比木星的质量大6倍,其气候条件比木星严酷得多。这两颗行星均由美国旧金山国立大学天文学家杰弗里·马奇和保罗·巴特勒于去年12月发现的。这次发现的行星,不仅使我们对太阳系以外的世界开阔了3倍…  相似文献   

8.
蒋世仰 《自然杂志》2004,26(3):156-160
褐矮星是质量界于13到75倍木星质量的天体.核心不能进行热核反应而靠引力收缩的能量发光.因此在它们的大气中能够找到锂谱线和甲烷线.1995年以来,人们找到了许多褐矮星.在年轻星团中比较容易找到褐矮星,也可以利用光时效应找到褐矮星.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位美国行星学家的研究,如果太阳系不是含有木星和土星,智慧生命可能就不会在地球上产生,如果没有这两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太阳系将充满致命的彗星,它们经常地撞击地球,阻碍地球上高级生命形式的发展。木星和土星的质量分别为地球质量的318倍和95倍。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这两大行星的强大引力担负了将上万亿颗彗星弹入星际空间的任务。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乔治·韦瑟里尔多年来一直用一台计算机模拟如何在围绕着新生恒星旋转的残骸圆盘上形成行星。他模拟的太  相似文献   

10.
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绕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该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其中的行星大小相当于木星的2.5倍。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106个行星系统和第122颗行星。  相似文献   

11.
褐矮星之最     
褐矮星(Brown Dwarf)是指既暗且小、质量最大超过木星70~80倍的一类天体,以致其内部不能产生氧核聚变反应提供发光能源。但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红外空间望远镜的登场,屡见新发现褐矮星的报道。本文对目前已发现的距太阳最近、温度最低和最亮的褐矮星作个简介。 1.距太阳最近的褐矮星 南天印第安星座内光谱型为K5的  相似文献   

12.
土星,太阳系的一颗巨行星,体积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在太阳系中均为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3):130-134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绕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该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其中的行星大小相当于木星的2.5倍.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106个行星系统和第122颗行星.  相似文献   

15.
未雨绸缪 小行星是太阳系的小字辈,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太阳系形成期间由石块形成的,只有大约3%的小行星由铁等金属构成.小行星的轨道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广大区域,只有少数不守规矩的"特殊小行星"在火星或木星的引力作用下,才会闯进内太阳系,撞击地球、月球和火星.  相似文献   

16.
许槑 《自然杂志》2006,28(5):300-300
三位科学家的计算机模拟显示:类地行星能够侄巨行星向母恒星旋进时的尾流内很快地形成,他们估计在已经发现的拥有巨行星的近200颗恒星中,1/3以上可能存在含水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在已发现的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中,约有40%在远离母星处存在着向中心急进的“热木星”,与我们太阳系的木星不同之处在于约在10万年左右便可迁移到距离母星不及水星-太阳的距离处。现在,大多数天学家认为:当一巨行星在快速行经那些能够形成行星的尘埃、气体盘时,  相似文献   

17.
今天人类寻找地球外宇宙生命的活动正方兴未艾,天文望远镜被用来搜索其他行星上的智能生命;机器人已登上火星进行同样的探索;各种各样的太空探测器也已经或即将发射升空。而最新的方法是用计算机模型来预测宇宙生命是否存在,即预测哪些恒星拥有类地行星(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并在绕其运行。现在天文学家几乎每月都会发现一些与木星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外星行星)在绕着母恒星运行。设想如果有这样一颗行星正绕着另一颗十分遥远的恒星运行,它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而且其表面全部被深达一英里的海洋所覆盖,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1):7-7
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太阳系以外的似木星行星上,超音速喷射气流(相当于地球上的风)将热量从行星的向阳面(正对母恒星的一面)带到背阳面。这些气态巨行星距离其母恒星相当近,有些仅为日地距离的1/20,  相似文献   

19.
木星新探索     
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千8百万公里,次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有很多奇怪的现象,长期来使人迷惑不解。它的外层温度低到零下一百多度,但大气却会产生猛烈的扰动,木星上有一个椭圆的大红斑,自1660年发现以来,形状和大小没有多大改变,颜色和亮度却常  相似文献   

20.
关键词     
《科学之友》2010,(6):4-5
褐矮星 科学家迄今为止发现的离地球最近的褐矮星距离地球仅有9.6光年。这颗恒星比其他邻近星体更加“寒冷”,看上去就如同一颗“黑色太阳”。这暗示着可能有更多未探测到的褐矮星潜伏在地球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