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妍 《科技信息》2011,(12):I0255-I0255
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毕竟有别于其他表演的伴奏形式,有其自己的规律与特点,需要伴奏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将音乐伴奏升华为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奏者应掌握较好的钢琴演奏技巧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舞蹈教学的钢琴伴奏主要在基础训练课和中国民间舞蹈课上,而基础训练课又有芭蕾基训和中国古典舞基训之分。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戏曲舞蹈的同义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的技巧逐步创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史毅 《科技资讯》2009,(20):206-207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是我国专业舞蹈教育具有民族特色和代表性的内容,在教学中,继承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发挥古典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技术技巧的训练和组合的编排,如何选择舞蹈的音乐,是值得我们不断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黄涛  朱振雷 《科技信息》2011,(14):I0270-I0270
古典舞是指经过历代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整理、创造的,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艺术作品。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古典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从中国戏曲中演变、发展过来的。在中国古典舞中,继承了中国戏曲及中华武术中的许多元素。而"刚"、"柔"这两大韵味特征是最显著的。"刚、柔"相济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二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和风采。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戏曲舞蹈的同义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的技巧逐步创立形成的。戏曲舞蹈讲究形体的曲线美,舞姿的拧倾、弯曲、交叉、旋扭是它的显著特点,是“线的艺术”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汉唐古典舞以及敦煌舞蹈流派是在对古代文化资源的发掘以及对乐舞文化的反思和开拓下诞生的。近年来,这两个新生古典舞蹈流派在不断的磨合中日趋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训练特点。它们使中国大陆古典舞蹈的训练格局由以往的"一元独立"转为"三足鼎立"的文化盛态。在介绍两种新兴古典舞教学体系基本情况的同时,深入探析它们的研究途径和训练内容的编排。  相似文献   

7.
姬常虹 《科技信息》2010,(31):I0408-I0409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经过了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所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中国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舞蹈是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中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文章从中国古典舞蹈与戏曲舞蹈之间的联系、差异着手,运用大量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史实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古典舞从戏曲舞蹈中吸取了不少元素,有身段、有技法、有剑、有水袖,而戏曲舞蹈从古典舞中也吸取了许多精华,使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9.
学习舞蹈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中国古典舞基训,可以训练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技术、能力和身体的柔韧度。在进行基训课教学中,钢琴伴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针对怎样融合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和钢琴伴奏来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最为有力的伴奏歌曲,对几种不同类型的伴奏曲目进行详细的探讨,以表明不同伴奏曲目在舞蹈中占据着的重要地位和其发挥的不同作用。以期通过本次探讨,能为相关专业人士开展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气韵"。在古典舞中,气韵涵盖了创作、表演和教学中的一切形式和内在的要求。形式上,它既以技术上的完整表现力生动地体现了舞蹈表现主体的具体内容和独特的动作艺术,又以独特的圆融冲和之美整合了舞蹈者的精、意、气、形、力,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特征和哲学内涵。"气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所在,也是本文探析中国古典舞丰富内涵的旨归。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舞具有明显的表现特征:一是回旋、圆转的体势;二是把人体美和服饰美融为一体以表现造型美和情态美;三是在舞蹈动作的内在心动中体现和谐与协调之美。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主要应从柔韧、能力、重心和平衡以及用力的方法方面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训练,基本技术技巧应主要从旋转、翻身、跳跃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舞渊源于中国古老的戏曲舞蹈,植根、发展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氛围中。独特的历史沧桑推演和文化陶冶,注入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古典舞的理念、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刘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237-237
通过对气息在舞蹈中运用的分析,来说明气息对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指出舞蹈训练与气息运功的关系,气息与情感的关系.并以中国古典舞和朝鲜族舞蹈为例,具体分析了气息在其中的运用和作用.最终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气息的重要作用,重视气息的训练.不能单纯的机械的去跳舞,而是以气息、意念引导自己的整个身心去舞蹈.  相似文献   

14.
曹璐 《科技信息》2012,(13):274-274
古典舞中的脚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古典舞中脚的运行取于意,以意生气,以气催力,以力生动,意与动相结合形成的动态,才是脚步的随法。唐满城教授在《中国古典舞脚学法》一书中提到:"舞蹈的步伐,即是富有节律性、流动性的下肢运动"。中国古典舞的所有动作都是由脚出发,所谓"手舞足蹈"中的"足蹈"意味着脚下要具有丰富的表现语言。可见,古典舞中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底色,富含深厚民族文化基因,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作用。当代舞以现实生活为基调,以“非限定性”为表现形式,抒发现代情感、美感,通过舞蹈带来的艺术美来培养人、感染人。从美育视域分析当代舞与古典舞的时代特色、艺术特点,把古典舞“形、神、劲、律”神韵的四大元素融入当代舞中并使之吸收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入融合,达到实现艺术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古典舞的构建发展,其舞蹈形态大多从戏曲、石像、壁画等断面提取元素,从而进行教学、创作。以"多语空间"为切入点,以不同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舞的构建,以此为基点对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古典舞的构建发展,其舞蹈形态大多从戏曲、石像、壁画等断面提取元素,从而进行教学、创作.以“多语空间”为切入点,以不同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舞的构建,以此为基点对中国古典舞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谢兵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21-123
在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与发展中,基本功训练中的“旋转”作为其具有民族特点的一项技能而存在,旋转中的舞姿造型与发力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理念的特点。旋转的教学一直作为古典舞的研究课题在进行不断创新。阐述了旋转中的平衡和发力是旋转完成和创新的关键之一,并分析了对受训者的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古典舞的“旋转”在具备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创新,使古典舞独具特点的舞姿旋转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舞追求意境美。所谓意境美,就是情景交融,讲究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的完美结合;是形神兼备,追求内在神韵,要求气韵生动传神;是虚实相生,追求意生象外,在动静结合中蕴含丰富韵味。舞蹈通过直观可感、动态的人体进行传情达意、状物抒情。在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中,创造出中国古典舞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缅甸的音乐、舞蹈艺术、是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缅甸古典剧是音乐、歌唱、舞蹈、戏剧的综合艺术,和我国的京剧相类似。它是缅甸歌舞艺术中极重要的部份。缅甸的古典舞,差不多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八世纪是缅甸文化最兴时的时期之一,即骠国皇朝时代。当时的首都是缅南中部的勃古,古典舞就在这地区流行发展。后来国都遷到曼德勒,古典舞的重心也移到缅中了。缅甸最早的古典舞叫“土圈舞”,即在地上围一圆圈跳舞的意思,后来才成为室内的舞蹈。像这次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艺术家在北京表演的“单人舞”是较早的古典舞的一种,达种舞蹈,演员要受过严格的训练,舞蹈的步伐和动作可因演员临时即兴有所发展,但手势、身姿异常讲究。每一手势、身姿正如京剧一样都代表一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