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始终是在中日两国的哲学史上本土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无论是中国的“道教”还是日本的“神道教”.都对文化文学的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中日古典戏剧中对“道”的体现却不尽相同:中国以“道化度脱”为主题的神仙道化剧成为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日本则主要体现在其戏剧中潜藏着的“真实物哀”的美学意境。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是中日戏剧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苏轼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有一类“哀祭文”多年来不太为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拟从苏轼“哀祭文”的情韵流变、情感意绪角度,去评析其作为古代应用文体的独特审美价值。苏轼“哀祭文”既是北宋散文的一朵奇花,也是古代散文中的“至情至性,呕心泣血”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古代哀牢国存在明显的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哀牢国指哀牢本部及其有效控制下的几个小邦,即公元51年归附东汉的近一万八千人及其分布地域;而广义哀牢国则包含了哀牢本部和名义上隶属于哀牢部的众多小邦,即公元69年随哀牢王一起归附的七十七个小王、五十五万多人口及其分布地域。广义哀牢国的范围非常辽阔,包含了今滇西南大部分和今缅甸大部分,应已延伸到印度洋沿岸地带。广义哀牢国境内有多种民族,包含了孟—高棉语族、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4.
“物哀”是日本文学、美学的传统理念,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川端的文学创作具有浓烈而独特的“物哀”品格,具体体现为:强调自然风物;侧重抒写恋情,哀的底蕴、美的追求;“知物哀”的圆融化境。  相似文献   

5.
对屈原《哀郢》的写作时间和内容以前有各种说法,皆与史实不符,笔者认为《哀郢》应作于楚顷襄王二十年二月,写的是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秦大良造白起破鄢陵,哀的是鄢郢失陷。屈原在顷襄王三十九年曾北归汉北,途中创作了《抽思》,鄢郢沦陷后,与难民一起东迁南归,途中创作了《哀郢》。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诗与穷、工的关系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穷”优先于诗的教条,不能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针对选种情况,提出诗先行于“穷”、“工”的观念,为这个话题提供一个新的讨论平台。  相似文献   

8.
叶素萍 《科技资讯》2009,(5):195-195
高效能的课堂就成为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的首要任务。本文先提出什么是“高效能语文课堂”以及高效能语文课堂的衡量标准,接着透视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很多弊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最后,试着从“建构阅读话题”、“提倡合作学习”、“实施读写互动”、“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打建真实的、简约的高效能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崔健作为中国内地摇滚乐教父,他的摇滚特色在于其摇滚主题紧扣中国历史与现状,不断提出质疑,甚至反抗,而其摇滚风格则充满浓郁的西北民歌风味,是对当时流行的港台情歌和台湾民谣温柔缱绻风格的反叛,与之相似的,同样以“反抗”姿态走上诗坛的先锋诗歌也在八十年代开始繁荣,这两种因叛逆而流行的艺术又获得了同样的命运:都因其所要反抗的对立面的衰落而走向自身的衰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唐风·葛生》的主旨,历来主要有四类观点:《毛诗序》以为刺晋献公;郑玄不指实于晋献公,而以为是丈夫久役丧亡,妻子居家独思的一首诗;严粲提出悼亡的观点,今人多认可;还有人认为是闺怨诗。比较众说,"刺晋献公"与"闺怨"的说法,或附会、或臆测,较难服人。通过解读文本,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可知《葛生》是妻子悼念亡夫的一首诗。诗用对比、递进、并列等手法,表达了独居女子愿百年之后与丈夫同归共穴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唐风》之厚"的美好品格。其伤存悼殁最哀,对后世悼亡诗深有影响,堪称悼亡诗之祖。  相似文献   

11.
西方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相应地西方近代文论就发生了创作论转向。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都主要是文学创作论,它们就是由相应的认识论哲学即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等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而又长期评价不一的诗人。本文试就徐志摩的创作思想、诗歌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认为,徐志摩的思想曾经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的诗歌在大革命失败前后有显著变化,但创作中积极因素仍占主要地位。尤其在艺术上,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史上屈指可数的用自己的艺术征服了读者的诗人,他的诗独成一家,对新诗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有相当部分诗歌具有西方文化的学理性特征,抒写了西方社会科学、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旧形式、旧风格在继承中求变通,甚至自创新体,对新语名、新名词的使用有节制而又很灵活。他引“西学”入诗更多的不是从器物层面上,而是从文化制度层面入手。受他欧西学理诗的影响,清末民初出现了“以现代学术入传统诗词”的创作潮流,诗歌的“新意境”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焚书后《诗》至汉初始得复兴,期间以口授壁藏在民间秘密流传,在经历了秦火战乱之后仍能保其大概面貌,实为幸事。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实乃审美静观的极致。陶潜隐逸诗的极致境界,是一种“于静中得之”的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而审美主体则完全沉入于对象之中,呈现出一种非自觉的状态;陶潜培养“无我之境”的独特功夫,是把它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上不断地加以锻炼培养,颇富生活情趣,而不像庄子那样静做书斋,枯燥死寂。  相似文献   

16.
曾在三十年代被老一辈喻为“中国第一才女”的美丽的林徽因女士,是一个具有多重修养和学者风范的诗人,她的诗渗透着对生命多层次的智慧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海  段平 《科技信息》2010,(30):I0160-I0160
本文分析了国木田独步的文学特色以及他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唐诗人元稹的悼亡诗古往今来最为人传颂,贫贱夫妻,感情笃厚;一旦逝去,元稹悲不自任,先后写下了多达三十三首的悼亡诗。由于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死亡的深刻感受,一种浓浓的悲情贯穿始终,所谓“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本文详细探讨其悲情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王若涵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58-59,74
"诗可以怨"是中国诗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理论命题,它源于孔子的"诗可以怨",流衍出"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主张,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梳理这一诗学源流传承和流变的历史脉络,从而凸显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