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苏轼在密州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超然台、雩泉亭、快哉亭、山堂、盖公堂五个建筑。这些建筑证明苏轼在当时不可能"斋厨索然"而不能果腹,从而到了"日食杞菊"的地步。在苏轼细致而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建筑都成为了一方名胜,这证明苏轼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营销大师。  相似文献   

2.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作"密州三曲"。文章通过剖析苏轼密州三曲的特色,指出了苏词超然、旷达的艺术风格和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以及苏轼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苏轼在密州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知密州时期是其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修建超然台、创作《超然台记》等标志着其超然思想初步形成;第一次为政一方,灭蝗、抗旱、上书申请减免赋税等明显地体现民本思想;具体施政中则施行了"贵清静而民自安"的黄老思想;其文学创作中的"超然诗"、出猎词等则体现了明显的爱国思想、归隐思想、野性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中国人素有“入乡随俗,出水随弯”的说法。《礼记·曲礼篇》说:“礼从宜,使从俗”,这就是要人们尊重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礼节、风俗习惯。苏轼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不但“入境问俗、(苏轼《密州谢上表》),而且“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苏轼《上韩太尉书》)。苏轼生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一生宦海沉浮,历居京城汴梁、陕西关中、山东密州、江苏徐州、常州、湖北黄州、浙江湖州、杭州乃至岭南惠州、  相似文献   

5.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魁,据宋周密《王魁传》载,名俊民,字康侯,宋代山东省菜州掖县人。生于景祐丙子(1036)。弟定民与苏轼兄弟游,有名于世。俊民为嘉祐辛丑(1061)状元,签徐州判官。嗣充南京发解官。因狂疾服金虎碧霞丹而卒,时为嘉祐癸卯(1063),年仅二十七,其人刚峭笃学,洁身自好,有“爱自如冰玉”之称,了无负心之事。可是,他在戏曲中却成了负心汉的曲型。  相似文献   

7.
前人评苏词,多以“人生空漠,无所寄托”①论之。实则不然。苏词体兼众妙、风格绝殊、豪放婉约兼之。虽然也有豪雄气少、清旷情多的词作,但绝大多数都重旨蕴籍、寄意遥深。现以苏轼美人词和杭州密州词为例论之,以展示其人格精神与寄意。  相似文献   

8.
"苏""白"二字连用,并作为一个特定称谓释义为苏轼、白居易,实自宋始。《鹤林玉露》等文献说明,苏轼追慕白居易在宋代已司空见惯,苏轼号"东坡"也不乏此种因素在内。"东坡"名闻天下是苏轼之功,然该称谓不仅是苏轼在黄州东坡的实际体验,更是其追慕先贤,调剂心性的外化。但歌咏"东坡"不自苏轼始,早在唐代,白居易就瞩目此词,"东坡"可称"苏白"之纽带。  相似文献   

9.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由密州徙任徐州知州,到任即遇黄河决道,元丰元年(1078年)又逢春旱,苏轼按照朝廷颁布的祀龙祈雨之法,前往徐州城外的石潭求雨、谢雨,在这期间创作了著名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5首。这5首词不仅生动描写了北宋的农村场景,而且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苏轼的谢雨和村民们的社祭活动,其中“猿猱闻鼓不须呼”一句中的鼓声并非来自苏轼的谢雨祭祀活动,而是来自村民们在水灾后祈求丰收而举行的社祭。关于“麋鹿”与“猿猱”的不同解释,则是后世读者阐释焦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耒系“苏门四学士”之一 ,是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坛的重要作家。苏轼与张耒以诗神交。元一朝 ,二人酬唱诗词 ,品评文史 ,相从最密。苏轼对张耒每多赞赏、关爱 ,曾以振厉当趋于衰陋之文字相勉 ,对之期以厚望。张耒亦敬师、尊道 ,为此不计祸福安危。苏、张交谊对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证知宁海军职官这一特殊官职。1.宁海军的设置:宁海军机构是伪齐刘豫在金初阜昌元年设置的一个特殊行政管理单位,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州。2.宁海军名称沿革:宁海军之名经数次更改,大定22年改为宁海州,后又改为宁海卫、宁福营。3.宁海军官职的设置:主要有三个级别的职位,分别是知宁海军事、同知宁海军事、宁海军司理参军事。知宁海军,官职大于县令,相当干后来的宁海刺史,正五品,掌同府尹兼治州事。4.知宁海军的职责:治理州中大小事务。5.历任知宁海军及刺史人员时间考证。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戏答元珍》一诗广被人口,而两人的相识时地和交往经过却鲜有人道及。周必大刻本《送丁元珍峡州判官》认为两人的相识时地为景祐元年(1034)的京师。依苏轼《书欧阳公黄牛庙诗后》转述欧公晚年之语,两人本为“同年”进士,相识更在景祐元年之前。本文经考证认为,《送丁元珍峡州判官》诗题有误,此诗实则是送朱处仁的。苏轼此文可证欧公晚年记忆之误。两人在景祐三年十月末始相识,地点在峡州夷陵县。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不仅是一位才气横溢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还是一位民俗学家。他的有关民俗方面的真知灼见,散见于他的大量著作中,诗词中所涉及到的民俗事象更是屡见不鲜。他在《上韩太尉书》一文中说:“独好观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他在荆州所写的《荆州十首》诗,被胡朴安全部收录在《中华风俗志》一书中。苏轼生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一生宦海沉浮,历居京城汴梁、陕西关中、山东密州、江苏徐州、常州、湖北黄州、浙江湖州、杭州乃至岭南惠州、儋州等地,足迹几乎  相似文献   

14.
“苏学行于北”——论苏轼对金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诗、文、词对整个金代文学的影响很深,金初苏学之盛是由北宋使金文臣被留之人带去的,诗文风格往往“不出苏、黄之外”。至金代中叶,金国文人已成长起来,仍对苏轼崇拜有加,金代系统研究宋诗特别是苏诗的是元好问,金人尊崇苏轼而亦知其短,王若虚在充分肯定苏轼的同时,也有不少中肯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通城(麦市)知系字的读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位于鄂湘赣交界的通城方言成为方言学界讨论的焦点。其中,对知系字读舌尖塞音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古音的保留,一种认为是中古音以后语音演变的结果。其实,通城话无论是知章组字读塞音,还是章组合口字读k或f声母,都是创新。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介音的作用。i介音使知章组开口三等由t^-或t^h-声母演变为td声母;知组合口三等字除外,u介音使t^-声母变为td声母,并且韵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章组合口则变为k声母或f声母。  相似文献   

16.
提起苏轼的词,许多人往往举《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为例,似乎苏轼的整个词的风格倾向就可以从这几首词得到说明,这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没有责任的;奇怪的是某些内行,仅凭苏轼的几首豪放词就对苏轼词的风格、风格基调下结论,认为苏词已经形成了“豪放风格”,以致成了“风格基调”,或说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或“代表词人”。这不仅仅是误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治学方法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18.
北宋熙宁以后的文禁打上了朋党之争的烙印。文禁始于哲宗"元祐更化"时"元祐党人"禁毁"荆公新学",经"哲宗绍述"禁元祐党人学术而发展,至宋徽宗时对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所谓"元祐党人"建"元祐党籍碑",发展为全面的"元祐学术"之禁而达到顶峰。这场源于朋党之争的文禁,与文字狱结伴而行,对当时及后世的文人心态与文化学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苏轼对自然理念的推崇有别于老庄“去智、去知”的自然观。苏轼的自然观从现实出发,直面人的“有为”,要求人在多变的时事下保持灵活的适应性,以及在躬身实践的积累中对现实物质层面的超越,从而把物质的实践作为一种人接近“道”的途径,因此苏轼的自然理念有着明显的形而下品质。苏轼对自然的追求是对“道”的接近,认为没有绝对静止的“道”,只有身处当下本身才能体悟出的“道”,而“道”又是不可言说的,因此“道”的表达又超脱于一切艺术创作之外。苏轼的自然之道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主体与自然界关系中对主体的消解,把主体放逐于自然的无限性中;二是以艺术创作作为自然之求的媒介,对艺(技)道的超越;三是以作品风格体现人的气质,使作品与人形成自然交融的完满体系,体现了苏轼在直面现实中其艺术创作追逐“道”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20.
围观花和尚     
正不论中外,对修道之人情欲的揣测,都出自一种触犯禁忌的刺激心理。薄迦丘写《十日谈》,许多黄段子都跟修道士有关。中国人也爱如此。《水浒》这种名著,公开引苏轼段子道:"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