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莫里亚克以其独异卓绝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为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对现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家庭丑恶内幕的敏锐体察、深入开掘及其成功独到的艺术表现,不仅为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崭新的题材、内容;也使得其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爱的沙漠化”,成为高度概括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本质特征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语录     
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语录     
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相似文献   

4.
宋文玲 《科技信息》2010,(36):I0125-I0125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生活在资产阶级争取和巩固政权的时期,他被资产阶级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鲁滨逊的选择和各种行为更多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特点。这是十七、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信心与希望、前途与光明的充分体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升时期的真实产物。  相似文献   

5.
瑞典的福利     
“全民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为掩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提出的迷惑人的口号。在这一口号下,西方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花样繁多的社会福利措施。瑞典在世界上以“福利国家”著称,一向被誉为福利社会的“橱窗”。本文试以瑞典为例,对“福利国家”的实质作些分析。高工资和高福利瑞典的高工资、高福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确实是突出的。据西方统计,在劳动力的价格方面,瑞典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以一九七五年的每小时工资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斯大林说过:「宪法是根本法」。那末资产阶级宪法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根本法。它体现着统治的资产阶级的意志,确认着资本主义的原则,巩固着资本主义的秩序,维护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总之,它是把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与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宪法学说认为宪法是阶级斗争的总结,列宁的经典定义说:「宪法的本质在于:一般国家的根本法以及有关选举代议机关的权利和代议机关的权限等方面的法律,都是表现阶级斗争中实际力量的对比关系的。」那末资产阶级宪法就是把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固定下来,即把资产阶级专政「合法化」。所以资产阶级宪法是巩固资产阶主专政的根本法。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诸流派中,以萨缪尔森(Paul.A.Sarmuelsan,1915——,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颇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诩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站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诸流派的最新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综合理论体系。萨缪尔森等人关于运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共同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买办曾是西方国家在华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导。在中国早期近代的历史条件下,买办有其得以滋生的土壤。买办的产生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这一理论的依据和渊源在于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 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在制定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战略和策略时提出的。列宁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较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取得胜利的,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俄国,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需要一个过渡时期。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就在于:在资产阶级革命时,现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形式已经具备了;面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政权,却没有这种现成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必须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前提。这样,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开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为止的时期,就叫作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是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梳理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括出资本主义总危机内涵、形成根源,进而分析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地位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最初二、三十年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有了相当迅速的发展,工人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资产阶级实行了“高工资、高福利和高消费”的政策,资本家奴役和剥削工人的手段有了某些变化。资产阶级及其报刊大肆宣染:它们的国家消灭了阶级对立,实现了人人平等幸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说:“从财富分配的观点来说,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接近于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中人人繁荣昌盛的理想的。”一九七八年日本报纸上也写道:“日本终于建成了‘高福利(高收入)、低负担’的社会,实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无下层的‘高平等’社会。”而我们有些人则怀疑马克思主义关于无  相似文献   

12.
一从19世纪末期到兀世纪初期,孙中山不断地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与认识。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前),这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这就吸引着当时的孙中山去研究与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猛烈地冲击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混乱,已陷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存在着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弊端:一是政党间的倾轧和内部的纷争使得政府频繁更迭,直接影响政局的稳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二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三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能避免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投机,这些弊端从根本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局限性和落后性。相比之下,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具有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保障国家政权机关既分工又协作,保障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的独有的政治优势;具有执政又兴德,为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提供思想道德保证的独创的优势;具有保持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先进性的独到的政治优势,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贵州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潮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贵州的传播、贵州近代的新式教育以及新式学堂的兴办等几个因素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叶,亚洲各国处于历史转折时期,许多国家先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只有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倒幕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当时国际、国内的许多条件,但其中的关键是在于下级武士改革派的领导。下级武士改革派能认清当时日本所处的内外形势,吸取中国及其他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教训,顺应时代潮流,立志改革,学习西方。他们与部分朝廷公卿及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以西南强藩为基地,利用人民群众力量,坚决开展武装倒幕,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德川幕府。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坚定不移地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最为旗帜鲜明,从来没有说过不要问姓“社”姓“资”的话,他十分重视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邓小平在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时候,前面都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限定词,显然在他的思想里,社会主义是既定的前提,而“三个有利于”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而不是用“三个有利于”来判断是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极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与不可调和,揭露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真实的奴隶地位及其根源;从而,向无产阶级指明了:要徹底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正因为无产阶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贵州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潮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贵州的传播、贵州近代的新式教育以及新式学堂的兴办等因素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贵州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贵州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潮以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在贵州的传播、贵州近代的新式教育以及新式学堂的兴办等几个因素是它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