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与岩溶塌陷是影响唐山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大地质灾害。以弹性力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唐山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潜在强震危险区预测分析。同时结合岩溶塌陷等地质资料,通过与唐山市城市规划的对比分析,对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震与岩溶塌陷是影响唐山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大地质灾害.以弹性力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唐山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潜在强震危险区预测分析.同时结合岩溶塌陷等地质资料,通过与唐山市城市规划的对比分析,对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地下水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和优化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准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和优化管理模型对郑州市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管理。以非均质各向同性渗流模型模拟地下水流,用不规则三角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先解逆问题反求参数,再解正问题计算地下水各项资源量,并数值预报地下水渗流场至1998年。将模拟模型与规划模型相耦合,建立了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下水水位的时空演化、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和演化、地下水埋藏条件的演化以及地下水流场的变异等方面,分析总结出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的演化规律;指出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动力环境演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预测、评价地下水资源环境问题的常用方法,为具体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依据.GMS作为地下水模拟软件中的代表,模拟应用十分广泛.根据云南文山州某水库建设项目水文地质条件,主要运用渗透系数分区及三维渗透张量的方式对含水层各向异性渗透性进行表征,应用GMS进行地下水流场模拟,分析了水库建设对流域内地下水流场的影响,为裂隙岩溶水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建立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以2000年为基准,对泰安岩溶水系统2010年的水量及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指出现状开采条件下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将持续恶化;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岩溶水系统地下水资源进行优化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7.
灾害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受控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同时也受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等其他灾害的影响,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灾害危险性。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了唐山市各居住小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结合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确定了从防灾角度考虑的土地开发强度评价指标。应用Maplnfo自带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及Visual Basic进行二次开发,炳述了二次开发的步骤和过程。依据系统评价结果,对唐山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咏  梁聪  车增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711-11717
本文以“南京典型段地铁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FE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非稳定流数值模型,预测了地铁开挖涌水量大小以及研究了在施工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区域地下水流场动态变化;分析了地铁建设对仙鹤门水源地流场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结果表明:由于地铁施工开挖导致的隧道涌水以及需要疏干降水,在施工站点和区间隧道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地下水流场逐渐恢复到初始状态;地铁工程对仙鹤门水源地影响较大的区段主要是龙王山段,其他区段对水源地影响轻微。而研究区内桦墅站至龙王山区段灰岩埋藏浅,岩溶发育强烈,地铁工程可能导致局部地区径流条件发生变化,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灾害。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3,(2):28-30
岩溶造坑主力军在挖坑的各种手段中,自然界的岩溶作用当属主力军。当石灰岩、白云岩、石膏这样的可溶性岩石,遭遇上溶解二氧化碳的水流的溶蚀和冲刷,往往把持不住,逐渐发育成裂缝或空洞。而日积月累.地表水顺着地面的裂缝向地下溶蚀,或是地下水对地下溶洞不断地改造,地面便可能因溶蚀或塌陷形成坑洞。  相似文献   

11.
灾害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受控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同时也受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等其他灾害的影响,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灾害危险性。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了唐山市各居住小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结合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确定了从防灾角度考虑的土地开发强度评价指标。应用MapInfo自带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及Visual Baaic进行二次开发,阐述了二次开发的步骤和过程。依据系统评价结果,对唐山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唐山市土地开发强度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的破坏程度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受控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同时也受岩溶塌陷,采空区塌陷等其他灾害的影响,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价灾害危险性。以Maplnfo为平台,使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土地开发强度评价结果相结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了唐山市各居住小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结合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确定了从防灾角度考虑的土地开发强度评价指标。应用Maplnfo自带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及Visual Basic进行二次开发,详细阐述了二次开发的步骤和过程。依据系统评价结果,对唐山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唐山沿海地区是陆地、大气、海洋相交的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唐山沿海地区因不合理水资源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唐山沿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为唐山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及其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为物质流及其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为物质流已成为引起地壳物质运动的一种重要地质营力,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表层系统。分析了人为物质流的含义,并将人为物质流分为一次流、二次流和三次流,讨论了不同层次的人为物质流的产生和流动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为物质流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斜坡地质灾害、诱发地震、海平面上升及海水入侵、地下水及岩土污染与人为物质流的关系,并指出规模不断膨大的人为物质流已成为地球和人类社会潜在的灾难。  相似文献   

15.
以内陆河流域下游干旱平原地区的水资源系统为例,采用二维单增量搜索动态规划方法探讨了该地区地面水、地下水的联合调度问题。在数学模型中,针对缺乏水文地质参数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地面、地下水库逐时段最大、最小可能蓄水量的计算方法,为求解迭代确定了更严格的状态容许域;同时,在递推方程中引入惩罚因子这种软约束,以保证优化过程中地下水的多年均衡。通过模型的求解,可得出计算区的最佳灌溉面积、夏粮种植比以及水库的优化调度图。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安全管理、抗震设计、抗震设备和应急设备等4个方面建立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某大型商场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别给出了一阶模糊评判、二阶模糊评判和评判等级标准,并指出评判阶数、评判等级、权重系数和评判矩阵的确定应综合各方面意见.结果表明,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建筑物抗震防灾性能优化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沈阳油田沈一区掺水系统分析及提高效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油田沈一区地面掺水系统是一大型、复杂、枝状管网结构的地面伴热系统,目前系统单耗高,热损失大.在对当前系统运行状态深入剖析后,找出了影响系统效率及耗能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运行改造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对类似的掺水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更频繁、数量巨大、来源丰富的地籍信息,传统的地籍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这一现实问题,介绍了时态地籍目前主要的两种实现模型及时空数据的存储方式,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随机分单位基态修正模型和分量基态修正存储方式,以实现保存宗地变更的历史和实现宗地追溯查询.研究结果有助于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结构位移瞬时能量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HT(Hilbert-Huang变换)对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位移响应进行分析,证实结构位移响应的瞬时能量谱峰值和地震波的瞬时能量谱峰值在长周期结构中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其出现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结构的自振周期,但也与地震动的类型有关.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长时,结构位移响应的瞬时能量谱峰值会发生明显的滞后.从而能够清楚地解释在唐山地震中,长周期结构的破坏与倒塌并不发生在地震动强度最大的时刻,而多数是在地震动末期,甚至在地震动完全消失之后.  相似文献   

20.
依据大量实际资料,系统地分析了铜陵小街地面塌陷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为造成的开放岩溶水系统下,矿坑疏干排水促进了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强烈下渗,产生腐蚀和潜蚀作用而引起塌陷,指出治理和完善区内排水系统是防治地面塌陷产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