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毛泽东文化思想为基点,它的逻辑起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总问题的文化维度的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时代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进文化理论和和谐文化理论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理论张力,并为我们在实践中指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我们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袁华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7):96-100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自身进化的一种状态和成果。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而且应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代表者。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新的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旗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科技理性的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善”,体现在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和对创新发展文化的使命担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表现为求真与尚善的统一,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地发掘和发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科学价值,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崇尚和谐的精髓。中国文化在传统形式上并不缺少和谐成分,缺少的主要是对竞争创新的高度重视及开拓,并且这是中国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克服中国文化传统重和谐轻竞争和创新的倾向,积极建构有竞争创新活力的和谐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网络全球化进程是一种超越国界与国家主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展现的沟通与联系、交流与互动的趋势。在网络全球化视野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在网络全球化这一世界潮流下如何进行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回答。面对网络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如何处理好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建设、管理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坚持以科学技术手段来监督管理网络文化,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进行了阐述,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结构研究范式上经历了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模式转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分模式的过程,又在更高起点上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分模式回归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模式的过程。这种社会结构研究范式的转换,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出发而自觉实现的。江泽民经历了我们党在社会结构研究范式上两次转换的过程,并在第二次转换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丰富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建设,最主要的应做到:努力提高认识,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地赋予社会主义行政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使其始终保持社会主义行政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贾寒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220-2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给新时期中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它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文化市场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它要求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保持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吸收和融化。文化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或行为,有碍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树立全球意识,才能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明确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路和关键所在,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现中国梦就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这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要求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和分析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多,说明文化建设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学者们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般性研究,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领域。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时代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研究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12.
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他的社会主义文化民主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双百"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基本方针、以论理的方法对待错误思想是发扬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正确方法、改善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根本保证、改革文化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根本途径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这一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而现代化的模式不是唯一的西方模式,所以在两种文化的交锋中,我们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现代化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化的变革创新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引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现代化的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们必须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化,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15.
龚志伟  储峰 《凉山大学学报》2002,4(2):104-106,144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先进文化的开创性探索,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先进文化建设理论,面向新世纪,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而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走上自觉和成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它只有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与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保持和发挥出自身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我们.必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从文化上提升小康社会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7.
沈建荣 《海峡科学》2006,(12):76-76,7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市场做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集团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在管理上我们也必须有所创新,必须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文化市场在这一进程中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涂莹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34-137
文化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大潮,科学地制定全球化格局下的文化发展战略,实现文化的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赵丽坤 《科技资讯》2010,(11):235-235
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内涵会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日益深化,其形式会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和日益多样。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科学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原则;必须坚持既继承吸收,又积极创新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引领时代,又服务大众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关照当代,又着眼未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一个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