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44-44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独立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天然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4BA411804),开展了以天然油脂(如菜籽油、海滨锦葵油以及垃圾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新技术的创新研究。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多的协作攻关,建立了年产500吨的生物柴油与化工产品综合示范生产线1条;发表论文6篇;培养硕士生1名。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以含油植物、动物油脂以及废食用油为原料制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称为“再生燃油”,是最有希望发展成为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它是一种含氧、基本上不含硫和芳香烃的“绿色”可再生燃料,性质与石化柴油相近,储运使用更安全,润滑性能优良,燃烧后不会污染空气。
制作生物柴油主要采用3种方法:化学碱法、超临界方法和酶法。化学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但对原料有选择,不是用于酸值特别高的废油脂;超临界方法也是发展方向,因为它不需要催化剂,但设备要求高,适合于大规模装置;酶法是一种新的清洁生产工艺,优点是对原料没有选择性,设备简单,能耗低,而且环境友好,但是成本较高。前两者方法应用较为普遍,现在各国都在加大对酶法的研发。目前,北京亦庄已建立了500吨的酶法生物柴油生产示范基地。
(摘自《科技日报》 文/陈磊 摘/张翠霞)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3):34-34
目前,全球性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物柴油成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生物柴油制备的原料主要集中于植物油或餐饮废弃油脂方面,但利用植物油为原料成本高,其成本占到总生产成本的70%~85%,以餐饮废弃油为原料,也存在原料难以收集和运输的困难,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生物柴油的产业化进程。因此,原料问题成为了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关键。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微生物油脂,可为生物柴油的制备提供更加廉价而广泛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为山茱萸科(Cornaceae)梾木属(Cornus)植物,全果含油率30%~36%,总含油量的67%来自果肉,33%来自种子(种仁)。光皮树作为新型木本油料植物具有五方面的优势:①适应性强,耐42℃高温和-25℃严寒,适宜石灰岩、荒山、废弃矿区等非耕地种植;②利用方便,无需去壳,可以全果利用,经济利用系数100%;③经济寿命长,盛果期50年以上,经济寿命达200年,栽培利用潜力大;④脂肪酸组分好,油酸和亚油酸含量70%以上;⑤研究基础较好,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了光皮树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南京中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光皮树油脂作为食用油研究。研究证明,光皮树油不仅是理想的生物柴油原料,而且是很好的食用原料。由于光皮树作为木本油料植物推广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国家林业局在编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将光皮树列为主要生物柴油原料树种之一,规划在湖南和江西新建光皮树油料能源林63万公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0月正式公告光皮树油为新型食用原料。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以含油植物、动物油脂以及废食用油为原料制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称为“再生燃油”,是最有希望发展成为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它是一种含氧、基本上不含硫和芳香烃的“绿色”可再生燃料,性质与石化柴油相近,储运使用更安全,润滑性能优良,燃烧后不会污染空气。制作生物柴油主要采用3种方法:化学碱法、超临界方法和酶法。化学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但对原料有选择,不是用于酸值特别高的废油脂;超临界方法也是发展方向,因为它不需要催化剂,但设备要求高,适合于大规模装置;酶法是一种新的清洁生产工艺,优点是对原料没有选择性,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6.
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中的若干科学问题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环保(尤其是CO2减排的迫切性)等因素,生物能源的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能源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是生物柴油,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原料严重不足。微藻合成的油脂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生物柴油大宗原料,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能源领域及CO2减排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通过培养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路线在实验室虽已打通,但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生产成本太高且产业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这是制约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产业化的根本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优点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并从中提炼出8个方面亟待研究的相关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生物柴油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相比,具有优良的环保性、安全性、润滑性和可再生性等优点。目前工业上使用的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均是均相催化间歇式工艺,该工艺劳动强度大,反应时间长,反应所需温度高,不易进一步扩大产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3):56-57
小桐子(JatrophaCb!FCaSL.)是国际上比较看好的、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柴油植物。但近期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实践证明,良种已成为小桐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使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地和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开展良种选育,尽快推Ⅲ高产高油品种,从整体上提高其原料林的产油水下。本项研究的目标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采集不同地理种源繁殖材料培育苗木建立种质资源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9):30-31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是国际上比较看好的、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柴油植物。但近期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实践证明,良种已成为小桐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使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地和可持续地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开展良种选育,尽快推出高产高油品种,从整体上提高其原料林的产油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1,(1):7-7
2003年,丹麦率先规定:从当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从2003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3):44-44
生物柴油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一个重点研发方向。自2003年开始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省市项目10余项,项目经费总计632万元,在生物柴油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建有具有自动控制平台的以固定床和活塞流反应器为主体设备的年产200吨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丰富的木本油脂、松脂、蓖麻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针对非粮油料生物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发木本油脂、蓖麻生物质资源的预处理、催化转化、深加工制备功能产品表面活性剂、能源产品蓖麻基润滑油、关键化工中间体癸二酸中间体等环境友好制备工艺。研究生物基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技术,创制松香双子表面活性剂、油脂基阳离子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漆脂基乳化蜡及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果和包装纸用乳化蜡等新产品;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通过对示范工艺系统优化和技术集成,实现木本油脂、非粮非木质生物质蓖麻的综合利用,将为木本油脂高值利用、替代石油的蓖麻基可生物降解能源产品的产业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我国生物基材料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是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研究开发的自选性项目,主要研究以花生仁为原料制取花生油的全程低温制油和固体碱精炼新技术生产工艺。主要是引‘对日前传统制油技术存在的弊端开发的一种新工艺,该工艺较传统的高温制油工艺具有节能、低碳、环保、油脂品质好、无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生成的优点,能满足人们生活中对高档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并为开发新一代油脂——功能性油脂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9-59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通过科研攻关,已经掌握了把潲水油、酸化油、植物油清洁成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不产生工艺废水,产品达到GB/T20828—2007标准。本技术已经申请专利4项。  相似文献   

16.
<正>在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植物间以及植物和其他生物间会产生形式多样的互动。科学家正在逐渐揭开这些互动背后的秘密。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生物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科学家已深入研究了植物间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产生的挥发物以及利用根际分泌物进行交流互作。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受邀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学综述年刊》上发表了关于植物间“通讯”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0,(3):28-29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自然界充满了许多神奇的物种,植物界当然也不例外。在全球范围内,奇异的植物可谓数不胜数,比如能够吃老鼠的食肉植物、叶子会自动跳舞的植物等等。以下就是15种最罕见、最奇异的珍稀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指农家肥。农家肥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及生物废物等。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而且肥效期长,可增加或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有机肥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常见的有堆肥、绿肥、秸秆肥、饼肥、泥肥、沤肥、厩肥、沼肥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剂。它无毒无害、无污染,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力能增加植物的营养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林忠平教授情牵百草一脉香,一直在努力探寻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规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带给林忠平教授的不仅仅是那些光彩夺目的成就荣誉,更多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的幸福与满足。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是时间过程,又是空间过程。生物界从时间的历史渊源或空间的生活关系来讲,都是一个整体。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型而具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界是一个统一的自然谱系。一切生物又都以食物相关联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物界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植物、菌类和动物组成为生态系统的三个环节,也是生物进化的三条路线。绿色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是自养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合成有机养料,供应自已,又供应异养生物。没有植物,一切其他生物(除少数自养细菌外)也将不能存在。菌类(细菌和真菌)是异养生物,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它们从植物(或动物)得到食料,又把有机食料分解为无机物质,反过来为植物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