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攀枝花苏铁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对采集的48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3个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104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0.3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为8条.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在居群内水平上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对其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可为攀枝花苏铁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2个随机引物对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共检测出248个位点,其中有104个多态位点,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41.9%;其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L为0.0657,平均相似系数S为0.9343,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0为0.2829.通过与其他一些鱼类的RAPD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对双棘黄姑鱼人工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估,文中同时就人工繁育及鱼类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川芎道地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17个居群的285个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个体进行道地性分析.从99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285个川芎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186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83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8.39%.根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16个川芎居群遗传距离的非加权算术平均(UPGMA)树.采自四川省内的10个川芎居群表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各个川芎居群间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5份苦楝个体用RAPD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3条重复性好、清晰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共计189个,占97.9%.聚类分析表明:云南保山与四川绵阳种源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936),福建永泰与福建建瓯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86).应用UPGMA聚类分析法构建了DNA分子系统树图,为基于DNA分子水平深入探讨苦楝不同种源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位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散生乡土树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和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46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RAPD分析中筛选出3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生235个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5.11%,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43 0;在ISSR分析中筛选出16个ISSR引物,共扩增产生119个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3.78%,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48 9.与其它鱼类横向对比显示,厦门近海横带髭鲷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处于中上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长江刀鲚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FLP技术对我国长汀南京潜州江段捕获的野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扩增片段多、条带清晰的3对EcoR I/Mse I引物组合,在34尾个体中共扩增出118条清晰的片段,分子量大小在200~1500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67个,多态性比例为56.78%.种群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83,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204;种群内遗传距离在0.1263~0.4012之间,显示目前长江刀鲚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采用ISSR技术对安徽4个铜尾矿、1个铅锌尾矿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白茅和非矿区正常生境下1个白茅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6个居群180个样品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39扩增带,其中多态位点为13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96%。POPGENE分析表明,白茅居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3125,非矿区白茅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另外5个矿区居群,铅锌尾矿的遗传多样性最低,6个白茅居群之间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φst=0.030,P<0.002),各居群的个体各自聚在一起。上述结果可能是在金属尾矿废弃地胁迫下,白茅居群遗传本质上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ISSR的披针莲座蕨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披针莲座蕨的6个自然居群97个样品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有效引物,扩增共产生81条DNA片段,其中79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7.5%.与其他蕨类植物相比,披针莲座蕨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遗传关系聚类结果与各居群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濒危植物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 Maxim)的核基因组DNA进行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与引物筛选.利用单因素实验,测试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含量、引物浓度、Master Mix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建立了长叶红砂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15μL PCR反应体积包括Mix 4.5μL,模板DNA 20ng,引物0.6μmol/L.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14个引物.对长叶红砂5个种群的85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1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73%.长叶红砂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一步研究长叶红砂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用RAPD技术对尼科巴弓背蚁5个巢穴的DNA样品进行分析,15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引物产生2~7个位点,其中23个为多态位点,占37.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20,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1858。地域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S的变化在0.8515~0.9485,遗传距离指数D的变化为0.0516~0.1603,用NTSYSpc 2.10软件包中的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巢穴间的尼科巴弓背蚁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唐鱼野生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40个10BP引物中选取15个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93个位点,其中46个(49.46%)呈多态;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3.01%和41.94%;用香农指数量化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野生群体(0.23)略高于养殖群体(0.20),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2,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分别为85%和15%;群体的遗传相似度高达0.96,彼此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4。研究表明,唐鱼目前的种质资源状况令人堪忧,恢复唐鱼有效种群大小、丰富物种遗传多样性是资源保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淤泥湖和梁子湖团头鲂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淤泥湖和梁子湖的团头鲂进行了遗传分析,在所用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除OPP-1、OPP-13外,其余18个引物都能对团头鲂扩增出稳定的RAPD谱带,其中OPP-7、8、9、12、15、17等6个引物在团头鲂不同个体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用这些引物对团头鲂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淤泥湖团头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543-0.9718之间,平均值为0.9617;梁子湖团头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541-0.9622之间,平均值为0.9589;淤泥湖和梁子湖团头鲂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在0.9395-0.9614之间,平均值为0.9541。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落羽杉无性系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随机多态扩增DNA(RAPD)分子标记对53个墨西哥落羽杉无性系的研究表明:3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了241条谱带,其中118条谱带在无性系间呈现多态性,多态位点占48.96%;用POPGENE软件对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得出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271~0.537,说明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将53个优良无性系分为两大类,同时利用RAPD分子标记构建了53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可对墨西哥落羽杉优良无性系进行区分和鉴定。  相似文献   

14.
怀地黄85-5品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CTAB法提取了怀地黄85-5品种16个单株的基因组DNA,使用紫外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大小,利用RAPD及ISSR分析其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从24个RAPD引物和43个ISSR引物中分别筛选出具有稳定多态性条带的RAPD引物3个和ISSR引物2个,分别对16个单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个,多态性比率为57.14%.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个,多态性比率为64.7%.结果表明,怀地黄85-5品种内存在遗传差异,但遗传多样性比地黄品种间的低.  相似文献   

15.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30 rearedNibea miichthioides individuals was analyz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with 20 random primer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reared individuals was relatively low with 15.31% polymorphism and 0.031 9 of the average difference (AD). The result also indicated that RAPD is a useful way in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fish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皖西白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皖西白鹅产区内11个不同地点的24只个体一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87个DNA片段,其中的22个多态性片段,计算了各多态性片段在群体中分布的频率及各个体间的遗传距离指数。同时根据遗传距离指数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作为家养动物的个品种,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RAPD技术的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国内11个省的20个红花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从筛选出的20个引物中,共扩增出20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8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85.17%.采用成对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UPMGA)对Nei’s的一致度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川红花和陕红花的遗传距离最近(0.206 5),太空1号和虞城红花的遗传距离最远(0.571 6).在遗传距离为0.38处将20个红花品种分为4个类群.其中云红3号、亳州红花、延津红花、延津大红袍、南阳红花、卢氏草红花、义县红花、白沙1号、太空1号、杞县刺红花聚为一类,该类群中大多数为河南道地红花品种,说明红花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技术对采自我国8个省份的9个罗布麻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引物,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08条.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96,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390.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8841,即11.5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内,88.4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远高于居群内.居群间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显示各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相关.针对现有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建议加强对现有自然居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应用RAPD技术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共选择77个年龄在100~270年间的红松个体,连续分4龄级.筛选出11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71个位点,其中55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7.46%.利用POPGENE分析软件计算了该年龄段凉水地区红松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了遗传多样性在龄级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凉水保护区内的红松遗传多样性在1731-1900年的时间段内没有太大的波动;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分化不明显;红松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龄级内.对照这一时期环境变化,对红松的遗传多样性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