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虎皮鹦鹉的声音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随着虎皮鹦鹉的成长,叫声越来越复杂,幅度越来越高;(2)在成长的过程中,雄鸟比雌鸟的叫声更复杂,但幅度不如雌鸟的高.  相似文献   

2.
虎皮鹦鹉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与鸣叫行为的性双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成年虎皮鹦鹉的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yperstriatum ventrale pars Canssle,HVC)。古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ylis,RA)和嗅叶X区(Area X)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采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虎皮鹦鹉的鸣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体积明显大于雌鸟的三个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体积。雄鸟的叫声明显比雌鸟的叫声复杂多变。这些结果提示虎皮鹦鹉的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与鸣叫行为都存在着性双态性。  相似文献   

3.
漫谈鹦鹉     
张敬莉 《大自然》2009,(4):50-53
如今,人们饲养的鹦鹉主要是是娇凤(Melopsittacus undulatus),也就是虎皮鹦鹉的家养型,这是全世界仅有的几种彻底成为家养动物的鹦鹉之一。虎皮鹦鹉原产澳大利亚。野生的虎皮鹦鹉体羽是亮绿色,翅羽一律是黑色镶黄边,而且头颈部布满黑纹;家养的娇凤颜色就多种多样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野生虎皮鹦鹉与家养虎皮鹦鹉的鸣声,探究播放野生同类鸣声对家养虎皮鹦鹉鸣叫行为的影响,通过收集和录制虎皮鹦鹉鸣声,使用Cool Edit Pro和Wave-surfer软件对鸣声样本进行处理和数据采集,对各项声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生活环境下虎皮鹦鹉的鸣声无明显差异,而不同生活环境下虎皮鹦鹉的鸣声会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以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elafus)为材料,共有6对在舌下神经气管鸣管支(NXIIts)分别进行单侧和双侧切断处理,用声谱分析软件Wavesurfer和Sound Analysis Pro分析失去神经支配前后鸣声的声学变化.结果表明:断单侧NXIIts并不引起虎皮鹦鹉鸣声的改变,断双侧则引起虎皮鹦鹉鸣声的显著性改变,证明NXIIts在亚鸣禽鸣声的声学特性方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NXIIts对鸣肌的调控是双侧性的.即单侧NXIIts能控制左右两侧的鸣肌.  相似文献   

6.
将健康成年虎皮鹦鹉(Melopsitiacus undelafusp)分成三批按120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链霉素15天,分别于停药后15天、30天、60天时处死,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然后制作石蜡切片并用光镜观察,检测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加,高毛细胞数目增加,是毛细胞再生的结果;而矮毛细胞数目减少,直接导致了听力敏感性降低.可见毛细胞的再生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es)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虎皮鹦鹉的肝小叶不规则且分界模糊,肝细胞3~8个聚集成团或成不规则的索状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内富含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双核肝细胞较多.胆小管由相邻的肝细胞围成,相邻肝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胆小管.肝血窦内有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窦周隙明显.肝细胞向胆小管面与窦周隙面伸出许多微绒毛.  相似文献   

8.
以成年雌性牡丹鹦鹉(Psittacula agapornis)为实验材料,用mp3采集声音、记录,Cool edit2000和wave-surfer软件对牡丹鹦鹉声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类型鸣声的频域特征基本一致,说明牡丹鹦鹉的叫声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主频在不同鸣叫类型中各有差异,单鸣声相对幅值最小.探讨了牡丹鹦鹉各类鸣声在时域和频域方面的差异,为有关亚鸣禽类鸣叫特征及其行为方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是发声的基本中枢,刺激DM核团诱发叫声的语图表现为单柱状,频率可高达12000Hz以上,在语图中表现出具鸣肌特性的噪音与乐音相混合,刺激左,右侧DM诱发的叫声,各项声学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种类的鸟之间在波形,频带范围上则有不同,惊吓叫声的语图也表现为柱状,各个频民在的范围较宽,乐声与噪声共存等特点,但不同种类的鸟有明显的种族差异,这表明惊吓叫声与刺激DM核团诱发的叫声具有种属差异,但同种之间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正昨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可爱的小鸟,它们是两只绿色的虎皮鹦鹉。这两只鹦鹉长得特别好玩!其中一只长得胖胖的,它的头和身子差不多粗,是一只雌鹦鹉,所以我给它取名叫"胖头丫"。另一只鹦鹉却比"胖头丫"瘦多了,头很小很小,就像把一个"铅笔盒"放在"课桌"上,"铅笔盒"就是它的头,"课桌"就是它的身体,哈哈!它是一只雄鹦鹉,我给它取名叫"瘦头仔"。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年来在系统调用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在原理方面的成果主要有:系统调用的内核具体实现机制和系统调用与安全性;在应用方面的有:系统调用与操作系统安全,系统调用与入侵检测,系统调用与计算机免疫和系统调用与反病毒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和繁殖期较为复杂的鸣声行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绿尾虹雉鸣声的生物学意义.2009年1-7月在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集绿尾虹雉的鸣叫声,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绿尾虹雉鸣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用Excel软件对其各种鸣叫声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尾虹雉鸣声大多由短的重复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鸣声组成.鸣声类型具有报警鸣声、领域鸣声、惊叫声、啼叫声、求偶叫声、产卵叫声、休息时的叫声等7种.鸣声音节中最常见为洪亮高亢的单音节鸣声,双音节鸣声仅出现在产蛋时,多音节鸣声为啼叫声.繁殖季节鸣叫与非繁殖季节鸣叫相比,在鸣叫类型上有增加,鸣叫频次也有明显增多.本研究发现绿尾虹雉的鸣声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鸣声是它们在种群中进行语言交流的有效工具.研究鸟类鸣声的生物学特性对于了解鸟类的各种行为特征和有效的保护鸟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掉话是GSM网络优化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掉话的产生既与无线网络有关,也与交换网络有关,但发生在无线网络的掉话占绝大多数,本文主要研究GSM网络优化中掉话定义、分类、产生原因及其一般处理与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8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郊通过野外观察、录音、室内计算机处理及声谱分析对黑尾蜡嘴雀繁殖期的行为和鸣声之间的联系做了初步研究.黑尾蜡嘴雀有占区、驱逐、求偶、报警、屈服、飞行、采食、召唤等鸣声,结合鸣声和行为之间的联系确定了每种鸣声的生物学意义.通过对862组鸣声样本8种鸣声的声学特征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发现黑尾蜡嘴雀的鸣声结构简单音节类型较少,鸣叫过程中往往出现高度的音节重复现象,并多有谐波;各类鸣声在声学特征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铁路对客户服务的需求出发 ,论述了呼叫中心的概念、分类以及各类型的呼叫中心的主要特点 ,并给出了适合在铁路实现的一种呼叫中心技术方案 ,同时对该方案中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6.
讨论连续履约价期权、连续履约价限界期权的定价.在完备市场中,在一个单因素的H JM框架之下,利用鞅方法,获得了这两类看涨期权的精确的定价公式.最后用数值化的结果讨论了股票价格与利率的相关程度对连续履约价买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LINUX系统调用和函数调用的区别及联系,一般地系统调用与函数调用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系统调用与函数在执行效率、所 完成的功能和可移植性方面却有很大的区别,函数库中的函数尤其是与输入输出有关的函数,大多数必须通过LINUX的系统调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话音为主的VSAT网设计中最佳呼损分配问题,假定这种话音VSAT网采用SCPC/DAMA技术,公用信号信道(控制信道)采用广播/ALOHA方式。呼损是话音通信网的基本性能指标之一,在系统总体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以求充分利用系统可用的空间和地面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佳呼损分配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这种最佳呼损分配的概念和方法把呼损分配与VSAT网的基本参数合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话音VSAT系统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呼叫中心开发的主要难点在于呼叫处理流程的定义与实现,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呼叫处理流程系统是呼叫中心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作者建立了一种适合呼叫处理流程建模的有色Petri网模型,提出了用Petri网进行呼叫处理流程建模分析,并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对本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完达山集团实施呼叫中心具体背景,并简要介绍了小型呼叫中心的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乳品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呼叫中心系统功能设计思路及系统实现环境,对乳品企业如何通过建立呼叫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结果证明,应用呼叫中心系统能够较大的提高企业运作和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经销商及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