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安全传输层(TLS)协议不能解决通信终端被攻击而造成的信息泄露问题,以及在TLS协议中引入对通信终端的完整性证明带来的安全性和兼容性问题,提出了与标准TLS协议兼容,并且支持对通信双方进行完整性证明的可信增强TLS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方案完成了通信双方的完整性信息的交换和验证,从而解决了因通信终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信息泄露问题.此外,提出了TLS协议中通信终端的身份与完整性信息的绑定方案,从而有效避免了重放攻击.最后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并对协议实现情况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信增强TLS协议与标准TLS协议兼容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TCP/IP协议族的安全架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TCP/IP协议族的整体安全架构,讨论了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和传输层安全协议TLS,以实现在网络层和传输层提供加密和认证等安全服务。阐述了IPSec提供安全服务之前如何通过ISAKMP协议进行SA的协商以及TLS如何通过握手协议进行安全协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TLS协议不兼容IBC及Kerberos等证书的问题,通过在TLS协议中增加新的密码组,提出一种支持多证书跨信任域认证的TLS协议改进方法。用IBC公钥代替X.509证书公钥,实现基于IBC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在TLS协议中嵌入Kerberos认证流程,使用Kerberos证书实现互认证,进而扩展协议消息以支持新的密码组。该方法不改变TLS协议的结构,技术实现简单,认证效率高,便于部署。  相似文献   

4.
实现SSL数字签名的一种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造SSL握手协议和记录协议实现SSL数字签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签名的IKE主模式认证机制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于数字签名的IKE主模式认证机制的分析 ,指出了协议中存在的对协议发起方身份保护的安全问题 ,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IKEv2的数字签名认证中 .文中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协议的改进方案 ,并分析说明 ,改进的方案可有效地保护协议发起方的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主机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跨域时,移动网络应用层的安全性,结合移动网络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安全威胁,对Kerberos域间身份验证协议进行改进,减少客户端参与的协议报文交互次数,使其适合为移动网络的应用服务提供身份验证服务,并采用形式化方法对改进的身份验证协议进行安全性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安全协议能够提供与原有协议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在使用SSL进行信息的安全传输前,必须先使用SSL握手协议建立安全连接.为了提高Server与Client的连接速度,对标准的握手协议进行改进,即通过在Client长时间存储Server端的配置和双方协商的参数,减少Server端发送的数据和双方数据交换次数,有效降低通信流量,提高握手会话过程的建立速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使用直接匿名证明方法进行远程证明易受伪装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匿名证明和安全传输层协议(TLS)的匿名远程证明协议.使用可信平台模块,完成平台配置和匿名身份的度量并生成签名信息;改进身份认证和证书校验机制,并使用TLS协议的扩展消息传输远程证明内容;结合匿名证明、完整性报告和密钥协商机制设计总体协议,从而在交互双方构建出匿名认证的可信信道.分析表明:改进方案满足身份认证的不可伪造性、匿名性、可控的可链接性和不可克隆性,能够抵御重放攻击和伪装攻击,且设计的协议兼容扩展的TLS协议架构,便于部署.  相似文献   

9.
一个基于DSA和RSA的证实数字签名方案(WWZ)存在“非零知识性”、“弱不可见性”和“可转移性”安全性缺陷,该方案中作为证实数字签名核心部分的确认与否认协议是不安全的.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确认与否认协议,改进的协议实现了“零知识证明”和“不可见性”,实现了WWZ方案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签名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数字签名技术在数字档案管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中RSA加密算法及MD5算法基本原理.阐述了基于RSA及MD5的数字签名的实现过程,对其在数字档案管理中的签名及验证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中安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出现了异构安全设备难以协同、海量告警信息难以处理以及对安全事件缺乏有效的响应处理流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设计一种针对多种异构网络安全设备的统一管理平台。本文简单介绍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一种异构安全设备通信处理机制,使平台能够最大程度的支持异构安全设备。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直接体现着国家利益—我国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维护国家利益分别提出了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以综合安全为特征的安全观和以普遍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观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实事求是,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情出发提出的,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义它们在基本思想上是一致的,后是对前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对网络安全的含义、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网络安全目标做了初步的探讨,同时介绍了当前网络采用的各种安全防范技术、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等,这对我们认识网络和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导致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目前对网络进行攻击的手段,介绍了一些防范攻击、保护安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构建综合网络安全体系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的安全"问题成为跨国性"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关注焦点."人的安全"概念试图整合国际体系层面的"人类安全"、国家体系层面的"国民安全"、次国家层面的"团体安全"和个体层面的"公民安全",将"人的安全"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人的安全"研究鼓励各国重视人权教育、建立良政和民主体制,并提醒关注那些严重影响我们每个人安全的个人生活方式、群体关系模式和国家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主要应对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同属于综合安全观范畴,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凸显,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综合安全观的产生和发展。对分别来自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信息等四大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其他国家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重视粮食安全提升为树立科学的食物安全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分析了粮食和食物两个概念的区别:指出了以我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指导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应以食物安全观为指导,统筹规划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素的生产和供给,在重视可耕地的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农作物以及林地、草地、淡水和海洋食物的综合开发:既要考虑满足当前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且性能可靠的软磁盘加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网格系统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传统GSI的缺点以及网格系统及其安全性的特点.针对提高其可扩展性和动态特性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信息安全控制的思想,阐述了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研究实现了基于信息安全控制原理的安全网格模型,通过建立安全控制策略库、安全网格认证模块和安全网格控制模块,构建了具有反馈功能的安全网格模型,提高了网格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动态性能.该文提出的安全网格技术为进一步提高网格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安全都是国家安全,而非个体安全。对个人安全的忽视是造成国家间无休止追逐权势引发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安全应从国家安全回归到安全最原始的出发点--个人安全。根据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个体安全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