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闽西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独特的民俗旅游市场.为此就闽西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文化的原生性、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开发原生自然式的实地民族或民俗村为主,以建立民族民俗博物馆为辅,另外也可以适当考虑发展节庆民俗旅游、歌舞民俗旅游等专题性民俗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誉为“西藏江南”的西藏林芝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搭建云、川、藏旅游大环线的最佳平台。本文在分析林芝地区工布藏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林芝地区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各地乡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人文特色——民族民俗,越来越为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所关注.该文以乡村旅游为研究背景,首先对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通过问卷调查及对问卷调查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最后,结合叶赫的民俗旅游资源特色,总结了乡村旅游背景下的叶赫民俗旅游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娜 《科技资讯》2007,(32):224-225
乡村民俗旅游作为一种富有特色、新兴的旅游业态,深受城市旅游者喜爱.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民俗旅游的概念、发展模式、于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于家村旅游资源特点的开发原则,探讨了乡村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发展策略,对于家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俗旅游是我国当前旅游消费的一个热点,民俗旅游的开发对旅游者、民俗地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旅游的基础,但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必要从政治、经济、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自豪感、以及对游客进行管理等方面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拥有比较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是吉林省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利用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采取多种方式使吉林省民俗旅游合理发展.然而,吉林省民俗旅游在一些方面陷入了误区,必须加以引导,使其走出误区.吉林省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不断创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顺应这一变化,有“无烟工业”之称的旅游业在世界各国迅速崛起。经过短短四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贸易的世界第二大产业部门。民俗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以民俗风情为欣赏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过程中具体感受到异族异域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特异的美质。因此,现代旅游学把民俗旅游称作  相似文献   

9.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辛勤 《科技信息》2010,(10):53-53
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民俗文化的存在、繁荣与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旅游地及民俗艺人创造经济价值,而且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是在丰厚的民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本应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但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却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伤害,导致民族风情徒具形式、手工艺品艺术价值降低、文化的多样性渐趋丧失。其主要原因,乃是开发者和旅游者的功利主义。为此,应强调民俗旅游对文化保护的责任,在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不忘其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娄底市作为湘中新型旅游目的地,乡村民俗旅游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商品内涵的认识,提出了开发民俗旅游商品的意义,同时针对娄底市民俗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民俗旅游商品及乡村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娄底市民俗旅游商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魏莅娟 《科技信息》2009,(12):101-101
娄底市作为湘中新型旅游目的地,乡村民俗旅游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经营成了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商品内涵的认识,提出了开发民俗旅游商品的意义,同时针对娄底市民俗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民俗旅游商品及乡村旅游商品开发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娄底市民俗旅游商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宝鸡市金台区胜利村北坡农家乐社区为例,研究乡村民俗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感知,揭示居民旅游感知规律,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居民访谈来取得资料,利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目前带给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是有限的,居民对社区环境变化态度积极,对社会-文化感知态度是多元化的。结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会对社区居民产生全面影响,居民旅游感知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旅游管理者、开发者及研究者应该对旅游感知高度重视。北坡农家乐社区旅游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管理、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连云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将山海观光旅游、文化民俗旅游作为当前连云港市重点建设的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6.
大理白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白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好,白族民俗旅游是大理旅游的重要内容.大理白族民俗旅游开发早,特点突出,得失参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系统研究大理白族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特点和形式等因素,分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可为大理民俗文化旅游的后续开发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桂东南地区文化旅游(包括历史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等)资源丰富,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和保护。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的相关信息,可以为文化旅游提供资料支持、精神背景和来源、宣传手段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本省西部和南部的特点,将甘肃省民俗旅游开发分成1个中心、2个重点开发区和4条主要民俗旅游开发线,并对甘肃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和实证分析方法,从《徐霞客游记》人文地理学角度,深入研究中国旅游日文化内涵与徐霞客精神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揭示出中国旅游的灵魂——文化核心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日不能仅仅成为增加旅游门票收入的噱头,而更应该成为弘扬徐霞客精神和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文化的全国性节日.徐霞客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徐霞客精神主要表现在自然和谐、挑战自我、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反对迷信等方面.中国旅游日很有必要与弘扬徐霞客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学习徐霞客高尚品格,又能通过中国旅游日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大力提倡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不断丰富中国旅游的文化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谷晶 《中国西部科技》2004,(8):108-109,98
本文从分析边区自然的、民族的旅游资源入手,指出边区发展旅游业应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民族文化为主导,实行"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相结合"的方针,走集团化道路,创"中华旅游第一走廊"的品牌,并就如何实现这一战略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