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逆变器作为并网光伏电站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并网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益.针对大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和发电效益的问题,对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大型光伏电站中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的应用,比较了2种逆变器的投资成本、发电效益和运维情况.结果显示,大型光伏电站中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可以提高发电效益,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光伏扶贫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扶贫项目有村级小型光伏电站、贫困户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光伏电站3种基本类型。本文根据河南省内几个有代表性的光伏扶贫地区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了河南省光伏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地区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政策性建议,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是一种直接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具有很多的优点。本文从安装和调试等角度,对大型并网发电光伏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中的要点环节,希望能为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从技术和管理角度归纳了并网光伏电站的土建工程、安装调试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管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稳态模型与潮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稳态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分析方法。系统稳态模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原理和功率平衡原理建立,并考虑了最大功率跟踪(M PPT)控制策略。通过模型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与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交互,可评估光伏电站和电网在稳态性能方面的相互影响。在IEEE 30测试系统上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极限安装容量及对电网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太阳辐射条件是制约并网光伏电站极限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损耗和电压分布等稳态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稳态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稳态模型和潮流分析方法。系统稳态模型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原理和功率平衡原理建立,并考虑了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策略。通过模型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与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的交互,可评估光伏电站和电网在稳态性能方面的相互影响。在IEEE30测试系统上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的极限安装容量及对电网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太阳辐射条件是制约并网光伏电站极限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型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对电网损耗和电压分布等稳态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针对光伏发电站建设中存在的用地紧缺和并网困难两大限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依水而建,即在江河湖库的滩涂湿地和水面上建设光伏发电站;二是光水互补,即光伏发电站与水电站互补发电,或建设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组合发电站.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概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并提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措施及建议,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防孤岛保护是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有着重要保护作用的。即当电网出现电压高、电压低、频率高、频率低故障时,光伏并网开关及时跳闸。当电网恢复供电并且电压和频率达到允许值时,并网开关要自动合闸。这样的目的是在为了国家电网不受太大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光伏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9.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光伏电站发电的电能质量和并网效果。针对传统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检测方法耗时耗力等缺点,采用西门子系列PLC和力控组态监控软件,设计和实现了可在真实工作条件和模拟仿真条件下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的实训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设备配置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测试精度高,为光伏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逆变器性能检测的实训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应运而生,逐渐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该文首先探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创新调压设备、改善调压方式、同步并网、优化并网设计方案4方面,提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的解决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促进配电网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14,(2):5-5
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光伏发电并网运营监管,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了有效期为3年的《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目的是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相似文献   

12.
凌斯  陈科  张鑫 《科技信息》2013,(19):25-26
随着智能电网的深入发展和建设,作为分布式电源形式之一的光伏发电及其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如何控制逆变器来实现光伏并网,即产生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是光伏发电并网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介绍了光伏并控制器的SPWM的驱动控制、锁相环控制以及反孤岛效应控制措施,利用MATLAB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仿真分析,生成的模块较好的满足逆变器的预期控制。采用程序代码在系统自动生成技术,实现MATLAB软件与DSP硬件芯片系统的有机结合,增加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开发效率和灵活性,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使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有功功率自动控制是光伏并网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进行分析,针对江苏电网新能源消纳特点设立考虑有功功率变化的自由发电模式;对有功功率控制能力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研究,给出各项指标测试方法,利用江苏某光伏电站进行实测验证;通过有功设定值控制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得到不同可用发电功率测算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光伏机组并网容量有明显提升的趋势,而不同渗透率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行为对电网负荷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光伏发电并网动态模型复杂、待辨识参数多,增大了模型实际运用难度.为此,基于光伏电站机理模型,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的模型参数;并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研究不同渗透率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能准确描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且精度高、易于辨识.  相似文献   

15.
杨涛  梁屿 《科技资讯》2013,(32):116-117
目前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处在发展初期,相关标准仍不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对居民用户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又称光伏发电系统),从大类上分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大类。在城市太阳能光伏建筑集成并网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属于分布式发电的一种。它能够减少电网用电,大大减轻公共电网的压力,就近向电网输送电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22日,山西省首批大型“风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平鲁5MW和右玉10MW两个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投资建设.填补了山西省没有大型光伏电站的空白,为山西省大规模推广“风光互补”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提供了借鉴,是山西省电力工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对光伏电站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光伏电站电气结构模型中各器件的指数分布的失效率,运用故障树理论建立了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光伏电站的失效数据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并提出了各器件对电站可靠性影响的优先级分类.这有助于优化光伏电站的维护策略,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光伏检测系统,保证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光伏电站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光伏发电大规模增长,光伏电站的可靠性评价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分布式电站特征问题,如复杂环境、电网波动性大、散热条件差、复杂安装条件等,并运用故障树理论建立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可靠性评价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器件的失效模型进行分析,获得发电系统的整体失效数据,结论提出了几种合理改善电站可靠性的措施意见.该结论有助于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维护策略,并为优化分布式系统提供一整套思路,为未来光伏电站配置储能系统提供评价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型光伏电站自动功率控制算法没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进行相应的功率控制,且易受到光照的影响,导致功率控制效果不佳,稳定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不同时间尺度下大型光伏电站自动功率控制算法,给出大型光伏电站功率分层控制系统结构。在用电量相对较高的时间尺度下,采用平均分配算法对大型光伏电站功率进行自动控制;在用电量相对较低的时间尺度下,采用关停光伏逆变器技术和开启光伏逆变器技术对大型光伏电站功率进行控制。在保证大型光伏电站功率平稳过渡的情况下,给出关停逆变器技术的实现过程。当光伏阵列中的某一阵列接收到的发电功率目标值呈上升趋势时,开启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控制效果佳,而且稳定性高,不易受到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