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循环氧化法研究了Fe-28Al-5Cr-0.1Zr(at%)和Fer-28Al-5Cr-0.5Nb(at%)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含Zr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800℃、1000℃、500h循环氧化后形成一个独特的晶须状氧化物层,微量Zr能增加氧化物层与基体金属的粘附性,从而提高了该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而含Nb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350h  相似文献   

2.
用循环氧化法研究了Fe-28Al-5Cr-0.1Zr(at%)和Fe-28Al-5Cr-0.5Nb(at%)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含Zr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800℃、1000℃、500h循环氧化后形成一个独特的晶须状氧化物层,微量Zr能增加氧化物层与基体金属的粘附性,从而提高了该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而含Nb的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在1000℃、350h循环氧化后形成多孔的卷绕状形貌,对Fe3(Al,Cr)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抗氧化性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非晶态合金(Fe(1-x)Cox)82Cu0.4Si4.4B13.2(x=0.02,0.05,0.10,0.15)的电阻率和温度之间关系,样品的德拜温度在350~530K之间,在11K(T<100K和200K以上的温区,电阻率分别与温度平方户和温度T成线性关系,在11K<K200K的温区内,样品的导电机制可用衍射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4.
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多晶铁氧体(Li0.5Fe0.5)0.7Zn0.3(Zr1-yTiyCu)xFe2-2xBi0.003O4(其中x=0.1,0.2,y=0.5,1.0)的Mo..sbauer谱.结果表明,样品谱包含一套顺磁双线亚谱,强度较弱(小于5%).顺磁谱的出现是渗入了较多非磁性离子Zn,Ti和Zr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Li—Zn—Ti—Cu系铁氧体Mossbauer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多晶铁氧体(Li0.5Fe0.5)0.7Zn0.3(Zr1-yTiyCu)xFe2-2xBi0.003O4(其中x=0.1,0.2,y=0.5,1.0)的Mossbauer谱。结果表明,样品谱包含一套顺磁双线亚谱,强度较弱,顺磁谱的出现是渗入较多非磁性离子Zn,Ti和Zr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非晶态(a)-Fe-TM-Si-B(TM=Co,Si,Mo,Nb)合金从1.5K到300K的磁化强度及室温穆斯堡尔谱,得到了成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σs(0)、自旋波颈度常数D及平均超精细场等。结果表明,(a)对于Fe83Si5B12,当Nb,Mo与Si,Co取代Fe后,Fe-(Nb,Mo)-Si-B的磁性质不同于Fe-(Si,Co)-Si-B;(b)a-Fe-(Mo,Nb,Cr,W,  相似文献   

7.
Nb对改善Fe2Al的高温力学性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Fe-28Al-5Cr-0.5Mo-0.05Zr-0.05B-0.1Ce合金中,Nb的溶解度在0.5at%左右,Nb含量超过0.5%时,基体中有富Nb的第二相颗粒形成。Nb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改善了抗蠕变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室温塑性。  相似文献   

8.
用LDF-LMTO-ASA超原胞法,以Nb(C1-x□x)为例直接计算Nb3C4□0,Nb4C3□1,Nb4C2□2,Nb4C1□3Nb4C0□4五种“样本”在不同晶格常数下的总能的变化,结合统计分布直接计算碳空位在非金属元素的f,c,c子晶格上分布有序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NaCl型Nb(C1-x□x)的有序相和无序相仅在0<x<0.5组分范围内存在,其中有序相更稳定,x>0.5时不存在上述结构  相似文献   

9.
用LDF-LMTO-ASA超原胞法,以Nb(C_(1-x)□_x)为例直接计算Nb_4C_4□_0、Nb_4C_3□_1、Nb_4C_2□_2、Nb_4C_1□3和Nb_4C_□_4五种“样本”在不同晶格常数下的总能的变化,结合统计分布直接计算碳空位在非金属元素的f,c,c子晶格上分布有序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NaCl型Nb(C_(1-x)□_x)的有序相和无序相仅在0<x<0.5组分范围内存在,其中有序相更稳定。x>0.5时不存在上述结构的有序或无序相。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及磁性测量手段研究了R2Fe17-xCrx(R=Y,Dy,x≤3)化合物,给出了其居里点的变化情况,即随x的增大,居里温度增大,在x近似为1.0时达到最大值。利用分子场理论计算了磁交换作用系数并从磁交换作用出,对其居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氧指数、垂直燃烧性能,评价了(NH  相似文献   

12.
光催化剂TiO2在污水有机物降解中有着巨大优势,但由于对光的利用率过低,需要在TiO2的基础上进行掺杂来改善其光催化性能。本研究利用稀土镧元素对TiO2进行了掺杂分别制备了LaVO4/TiO2和La(NO3)3/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将它们应用于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证实了LaVO4对TiO2的光催化效果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另外还研究了不同pH条件制备和不同掺杂比例的LaVO4/TiO2光催化效果,pH在10.56左右制备出的LaVO4和掺杂比例为5%的LaVO4制得的LaVO4/TiO2复合光催化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XPS方法研究了Fe,V助剂的加入对CuO/Al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La0.5-2CexCoO3系导电陶瓷的导电性,导电机制和微观形貌的研究,探讨了Ce元素对该系导电陶瓷导方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SF6具有良好的绝缘强度,但其全球温室效应指数(GWP)是二氧化碳的23 900倍,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环境友好的绝缘气体替代SF6。从绝缘性能、协同效应和GWP三方面研究了CF_4/N_2混合物替代SF6气体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CF_4/N_2混合物的工频击穿电压随气压的升高出现饱和现象;80%CF_4/N_2混合物为最佳混合比例,其绝缘性能约为同条件下纯SF6击穿电压的65%;CF_4/N_2混合物具有协同效应,协同系数在0.2~0.59之间,和SF_6/N_2的协同系数接近;CF_4/N_2混合气体的GWP值随着气体的混合比呈线性关系,80%CF_4/N_2混合物的GWP值比SF_6/N_2低很多。因此,综合考虑绝缘性能、协同效应和GWP,80%CF_4/N_2混合物有希望替代SF_6/N_2气体用于气体绝缘。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surface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duce ZrO2 and ZrO2-Y2O3 coatings on the surface of alloys by using double pulsed plasma arc to react with a solution film containing nano-oxide particles. These coatings exhibit smooth surface and excellent adhesion with substrate.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ceramic coatings and phases were analyz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18-8 stainless steel was markedly improved by applying ZrO2 and ZrO2-Y2O3 coatings.  相似文献   

17.
油田伴生气经常会发生燃爆事故,为提升采油过程的安全性,需研究N2与CO2在井筒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抑爆效果. 目前对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固定可燃气体积分数,不同体积分数N2和CO2对爆炸特性影响的研究较少. 对40 °C,初始压力0.5、1.0、2.0 MPa,不同N2和CO2体积分数下CH4/C2H6/C3H8混合气到达最大爆炸超压的时间、最大爆炸超压和爆燃指数KG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不同初始压力和2种惰性气体对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压力下N2和CO2各自的惰化机理相同;CO2的惰化效果优于N2且存在最优点,该点之前CO2的惰化效果与N2相比优势逐渐增强,由化学作用占主导地位,该点之后化学作用已达到最大效果,因此CO2的惰化效果虽仍强于N2,优势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管母线损耗发热问题,在综合考虑管母线电阻率温度效应、自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管母线二维多物理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管母线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运用红外热像仪对管母线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管母线温度沿管壁径向逐渐降低,下降趋势逐渐增加,管母线热通量沿管壁径向线性增加。管母线温度随着环境温度增加而增加。与实测结果对比发现,综合考虑对流和辐射换热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进一步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管母线的结构改造、设计选型以及实际运行实时温度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丝网印刷法在太阳能电板超白玻璃表面制备出不同厚度的Nano-SiC薄膜,研究了Nano-SiC薄膜厚度对光子透过率和户外太阳能电板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两层Nano-SiC薄膜处理后,超白玻璃的平均光子透过率提高了12%左右;同时Nano-SiC薄膜可以降低户外太阳能电板转换效率的降低速率,经过两层Nano-SiC薄膜处理后太阳能电板的转换效率降低速率约为未处理时的0.3倍。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三角晶场中d^3(d^7)电子组态的强场能量矩阵元,采用精确计算零场分裂D值和g因子的方法,计算了具有D3d对称的CsMgC3:Co^2+和CdCl2:Co^2+的EPR谱,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