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挑战与试探     
巴黎休會之後,有兩篇演說值得我們的注意:一是五月二十日美國務卿貝爾納斯向全國的廣播,一是二十七日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真理報發表的談話。  相似文献   

2.
馬歇爾將軍返華府後,曾於一二月十六日招待記者,發表關於中國民主團結問題的談話。他坦率地指出:爲了中國政治團結的前途,國民黨必須完成其真正放棄其作爲統治機構的大部份權力之職責;但同時他又‘深覺此事極端困難’。 馬歇爾的話不幸而言中。因爲開了半個多月國民黨二中全會,結果由於頑固份子的操縱,竟然作了違反政治協會會議的决定。我們知道二中全會的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上的滚滚波涛,可算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九月四日發生了‘格利爾’號事件,九月九日發生‘钢航’號事件,而到了十月十七日又继续发生了‘克尔奈’號事件。据合眾社十七日紐約電,美國驅逐艦‘克爾奈’號,是在冰島以西三百五十英里某处被德國魚雷襲擊的。  相似文献   

4.
美國人民對邱吉爾的答覆是‘英國踢出邱吉爾’‘美國拒絕邱吉爾’。(聯合社紐約十五日電)甚至美國開明的上層人士,如羅斯福夫人也認爲:‘世界和平不是單由操英語的人民,所能够保護的。……美國與蘇聯是兩個最强的國家,美國應與蘇聯合作’。(三月十七日大公報紐約通信) 只有美蘇合作纔能維持世界持久和平,反動政  相似文献   

5.
编辑后记     
中日關係的正常化,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保障遠東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今年十月十二日中蘇聯合宣言的發表,已爲恢復中日兩國正常關係指明了途逕;中國紅十字會代表團的訪問日本,進一步提供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合作的可能性.爲此,本刊記者特就「怎樣促進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問題訪問了郭洙若先生,承他就關於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阻礙、發展兩國文化  相似文献   

6.
因爲問題的關鍵在華盛頓。三月十六日貝爾納斯和二十五日杜魯門的演說,以及美國報紙對於史太林談話的反應,至少表示了目前的美穌關系,並沒有到達無可調和的階段。貝爾納斯說:‘美國無意與蘇聯結合,對付英國,或與英國結合,對付蘇聯,英國之希望在構聯合國機構,獲致安全。聯合國實爲獲致持久力量之途經。  相似文献   

7.
美國的動向     
在國際裁軍的呼籲聲中,在調查各國海外駐軍人數聲中,美國將领們卻接連的發表相反的意見,主張不裁軍。例如三十一日陸軍都參謀長艾森豪威爾對記者稱:‘美國陸軍日漸縮減,各處兵力薄弱,足以發生後患  相似文献   

8.
瞭望台     
汪精衛叛国失敗以後抗戰進入了艱苦的第二个階段,混在抗战陣营的民族失敗主義者的中途脱退以致叛變,是很可能的事。汪精衛根本的立場就是民族失败主義,他主張‘一面抵抗一面交涉’,鼓吹德意路綫,攻擊焦土抗戰和游擊戰術,以及公開發表‘国际調停之門未闭’的談話,無論怎样巧言令色,都是從這种立场出發,而‘通敵’也是這種人應有的行  相似文献   

9.
关於世界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首先是由英國外相霍爾口中提起的。他於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一日在日内瓦国聯大會上,發表了一篇有名的演說,主張一切國際糾紛須要尋求別的方法來解决,不要應用武力。他所說的這個‘别的方法’就是指重新分配世界資源。他的演說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相似文献   

10.
下面主客三人的談話,發生於七月三十一日,也就是歐洲和約草案發表的下一天。主人是一位研究国際問題的學者,客甲是新聞記者,客乙是個公務员。談話集中於歐洲和會和最近一般国際局勢的問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译自十月六日美国下午報。作者在當時已指出貝文外交政策是違反英国的民意的,並且预言英国的外交政策必要修改。最近英國一部分工黨議員發生反對貝文外交的風潮,此文可供參攷。作者温爾納,是美國軍事評論的權威,著有‘列強軍力論’‘聯合國的大攻势’等書。戰爭結束後,他改寫政治外交戰的文字了。本文是他在倫敦寫的。  相似文献   

12.
美蘇之间     
由於東北和伊朗局势的激湯,美蘇間的關系似乎發生了‘不愉快’的發展,這種發展可指出有如下的幾端:(一)二月二十八日贝爾納斯發表演說,一般人視爲美國對蘇採取較強硬政策的表示  相似文献   

13.
世界点滴     
華盛頓動向十月二十一日美國的‘新聞週刊’在‘華盛頓動向’中有着三段消息,對於中國局勢的發展,透露出一個非常慘黯的前景: 一、‘國務院官吏已在私下承認調解中國內爭的失敗。馬歇爾將軍不久即將返美。’二、‘然而,馬歇爾的返美並不表示美國從中國  相似文献   

14.
危机的魔影     
經濟?哪в罢\罩着全美国。现在,甚至在美國官方所發表的故作鎮靜的声明中,也流露出驚慌和憂慮了。据路透社報道,美國國會兩院經濟聯席委員會二月二十六日發表報告,承認‘美國的經濟情况日趨惡化’。報告指出:‘失業人數已有增加,工業生產量已經下降,農業收入已經降低。’報告同時又力图縮小危機的嚴重程度,自欺欺人地表示在年內可以避免‘嚴重的進一步的衰退’。但是,委員會中的民主黨委員却懷着更多的憂慮,他們特地發表了一篇聲明,列為報告的附錄。他們在這篇聲明中指出,委員会‘忽视了經濟生活中的許多事實’,‘经济情况還比報告中或艾森豪威爾總  相似文献   

15.
在‘鐵幕’發明家戈培爾博士死後,邱吉爾很快便檢他的牙慧,一再搬用‘鐵幕’這個名詞,以表示爵士們、財閥們、原子戰略家們對於蘇聯的猜疑。各國以反蘇為處世哲學的人們也很樂於沿用。似乎說,在封蘇聯和對東歐諸國的戒备线以至封鎖線之外,真有那麽一重看不透的鐵幕一般。然而美國的記者們竞把‘鐵幕’和美國自己的外交政策聯結地放在一道,這實在是嚴肅性的幽默。原來這兒產生了名記者皮爾遜所說明‘美國政治上的劃時代事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杜德,是英國‘勞工月刊’的編者,一個政論的權威。著有‘世界政治’‘今日的印度’等書。由於英內閤訪印團的發表聲明,許多關係重大的問題已經提到世界注意力的面前來了。這些問題對於印度是有着决定性的意義的。  相似文献   

17.
五月二十二日我國代表團發言人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蔣匪截扣波蘭商船事發表聲明.同日艾登返英,過巴黎,和拉尼埃舉行會談;並參加有拉尼埃、皮杜爾、普利文等在内的重要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题和日内瓦會議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受贝爾納斯‘示威’最大鼓勵的怕就是邱吉爾吧,三月五日他在美國福爾頓大學的演說,是戰後一篇最強烈反蘇的演說。  相似文献   

19.
英日在華航业鬥爭在英日談判對華政策合作的時候,英日两国在華利益的衝突,始終是可注意的一件事。上月二十八日字林西報載日清郵船會社總裁掘氏所發表关於英日在華航業鬥爭的材料很可供參考。堀氏是這次日本訪華經濟考察團的一員他在考察團分散回國之後獨自往长江一帶旅行一次,然後乘輪東去。他於四月十四日抵神户,在船上對記者談話,说:  相似文献   

20.
高岚 《科技信息》2010,(16):I0023-I0024
日本語のとりたて表現とは、命題間の「範列的な関係」(‘paradigmatic’な関係)を表すものをいう。言い換えれば、文中の種々な要素をとりたて、これとこれに対する他者との論理的な関係を示すような働きをする表現である。本稿では、とりたて助詞の使用は文脈的レベルで言う焦点範疇(フォーカス·スコープ)と言った語用論的視点から中国語のとりたて表現及び中日翻訳で注意すべき点を指摘してみよ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