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培养基中锌的浓度(以含ZnSO_4的味精废液滤液形式提供)不仅与啤酒酵母2016细胞生长、形态有关.且直接影响细胞含锌量和对锌吸收率。培养基中ZnSO_4浓度高于3×10~(-2)M时.酵母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酵母细胞含锌量随培养基中锌含量增多而增加,但锌吸收率随培养基中锌含量增多而减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硒(以亚硒酸钠形式)对梨形四膜虫生长和分裂的抑制作用。首先研究了不同组份的培养液对四膜虫生长的影响,发现在无机盐溶液中加入细菌或酵母组成的培养液,在使用上不如(月示)胨培养液便利。在0.1%(月示)胨培养液中,获得抑制细胞分裂的最低硒浓度是1.4ppm,完全抑制的硒浓度为140ppm。随着培养液中硒含量的增加,细胞世代时间延长。用放射性~(75)Se示踪法和x射线荧光分析证实了硒进入了四膜虫细胞内。去除硒后,细胞恢复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4.
亚硒酸钠对人胃腺癌细胞生长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MGc80-3细胞经3×10~(-6)mol/l亚硒酸钠处理后,细胞生长曲线与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倍增时间延长、生长抑制率达64.8%、~2H-TdR放射自显影观察表明标记指数从44.4%下降至7.1%,核内几乎见不到银粒,显示胃癌细胞DNA合成受到有效抑制,电镜下可见亚硒酸钠处理的细胞,核质比例下降,核形规则,核仁体积缩小,数量减少,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发达,线位体结构典型,粗糙型内质网丰富,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等显著变化,结果证实亚硒酸钠能改变MGc80-3细胞的恶性表型特征,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分化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将能够成功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巴斯德毕赤酵母培养至诱导期后,流加亚硒酸钠,同时设空白对照发酵液(不加入亚硒酸钠),通过对比相同菌株在两组培养基中表达的rHSA的含硒量,判断硒能否以硒代氨基酸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蛋白质中。发酵液经热处理、超滤、离子交换和丙酮沉淀等步骤后,进行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和原子吸收分析。结果表明,加硒发酵液样品中硒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对照多23.2%,硒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0.0069,高于对照发酵液近35倍,初步证明无机硒可以被毕赤酵母同化,转化为硒代氨基酸,并形成硒代重组蛋白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硒酸钠和亚硒酸钠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硒酸钠(1.25~20 mg/L)和亚硒酸钠(0.25~4 mg/L)染毒处理7 d后,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核异常细胞率、总核异常细胞率均随染毒剂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亚硒酸钠的毒害作用明显强于硒酸钠,对黑斑蛙蝌蚪红细胞均存在较强的细胞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物矿化策略,以不同质量浓度的Na_2SeO_3溶液作为硒源,利用大肠杆菌MG1655生物还原Na_2SeO_3制备纳米硒。研究Na_2SeO_3质量浓度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Na_2SeO_3的还原效率,进一步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产物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大肠杆菌MG1655能将Na_2SeO_3大量矿化为粒径基本在100~250 nm左右的红色单质纳米硒颗粒,且对各质量浓度下的Na_2SeO_3的还原率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衣藻为材料,观察硒对其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硒对汞的拮抗。结果表明,1ppm及5ppm的SeO_2对衣藻细胞群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细胞的耗氧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不含SeO_2)。但如培养液含硒量为10ppm以上时,衣藻群体的生长就将受到抑制。衣藻细胞在含HgCl_21.5ppm的培养液中48小时后几乎全部褪色死亡,但在含HgCl_2 1.5ppm,同时含SeO_2 5ppm的培养液中,衣藻细胞生长正常,群体生长曲线和不含HgCl_2和SeO_2的培养液(对照组)相似,说明5ppm SeO_2可以拮抗1.5ppm HgCl_2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硒化合物毒性的自由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类似生理PH条件下,在谷胱甘肽和氧或过氧化氢都过量时,微量的亚硒酸钠能使鲁米诺产生稳定的化学发光.SeO_8~(2-),Ebselen和Lambda-硒化角叉菜胶都能催化产生活性氧.实验结果表明,硒化合物的毒性可能与其在体内催化产生活性氧自由基有关.本文还用ESR方法进一步证实上述体系产生了活性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硒载体酵母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啤酒酵母为硒载体酵母生产菌株,通过5L全自动发酵罐实验,对硒酵母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硒酵母发酵生产的适宜控制参数和加硒条件:在发酵开始后第2~11h内流加亚硒酸钠,总加入量为8 4×10-4mol/L,经过12h发酵可得硒酵母干粉的生物量为100mL2 1g,酵母中硒的质量分数为1800μg/g以上,酵母细胞对硒离子的利用效率是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法、集落形成试验及分裂指数试验探讨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分裂指数有明显的影响,亚硒酸钠对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及分裂指数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高产菌株G6进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以菌丝体性状和菌丝体硒含量为指标考查不同硒质量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适硒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G6菌株液体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中硒质量浓度<50 mg/L时,菌丝体的硒含量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硒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菌丝体硒含量最高,为8.5 μg/g;硒质量浓度>50mg/L时,硒含量不升反降.表明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过量添加时则抑制菌丝体生长,不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优化后的富硒黑木耳G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硒质量浓度50mg/L,玉米粉15 mg/L,豆饼粉20 mg/L,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转速160 r/min,25℃发酵培养6d.发酵液中菌丝体硒质量分数达到9.2 μg/g,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可达3.7 g/L.  相似文献   

13.
就影响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的四个因素 :培养基种类、加硒时间、加入硒浓度以及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浓度梯度法加入硒 ,富硒酵母自溶物中硒含量最高 ,即在总硒为 1 5 μg ml浓度下 ,按 1 0、1 2、1 4、1 5、1 6h的时间分别加入 1、2、3、4、5 ( μg ml)的亚硒酸钠 ,得到的富硒酵母自溶物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SRB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检测亚硒酸钠对胃上皮细胞系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SRB实验法.结果5,10,20μmol/L的亚硒酸钠作用SGC-7901细胞24,48,72,96 h后,吸光度A值分别为:0.22,0.65,0.85,0.70;0.28,0.62,0.66,0.50;0.24,0.40,0.36,0.20.对照组为:0.36,0.72,1.25,1.30.结论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与亚硒酸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CD3单克隆抗体分别以包被和悬浮的方式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不同的基本培养基(RPMI-1640、IMDM、DMEM/F-12 (1:1)和M199)以及抗氧化剂(2-巯基乙醇和亚硒酸钠)培养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分别测定细胞的扩增、表型(CD3CD56和CD25)和非MHC-限制性毒性(NK 毒性和LAK毒性).结果显示高浓度CD3单克隆抗体包被刺激方式的细胞集落和细胞扩增倍数大于悬浮刺激方式.基本培养基DMEM/F-12 (1:1)的扩增倍数优于其他3种基本培养基.抗氧化剂2-巯基乙醇和亚硒酸钠均有促进CD25抗原形成的作用,亚硒酸钠能提高CIK细胞的毒性,而2-巯基乙醇对于细胞的扩增有促进作用.建立了一种高倍扩增CIK细胞的方法,20 d细胞平均扩增倍数可以达到千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亚硒酸钠对人胃腺癌细胞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10~(-4)mol/l亚硒酸钠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后,线粒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线粒体结构典型,多呈短棒状,大小较一致,分布均匀,线粒体嵴明显增多,密度和长度增大,排列方向较一致,线粒体空泡化和嵴扩张现象显著减少,表现出与人正常胃粘膜原代培养细胞线粒体基本相似的特征,进一步分析与线粒体相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发现亚硒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该酶活性,由此表明,亚硒酸钠通过改变胃癌细胞线粒体的恶性结构,使线粒体功能恢复正常,调节了细胞代谢机能,从而诱导胃癌细胞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7.
硒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硒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影响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Na2SeO3)分别加入到接种有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悬液的培养瓶中,于不同时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Na2SeO3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且该作用与Na2SeO3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结论硒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 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相似文献   

20.
一株耐硒粘质沙雷氏菌及其硒还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州乌当区富硒土壤中筛选亚硒酸钠还原菌并进行菌种鉴定,测试菌株硒素耐受能力及还原生成红色单质硒特性。结果表明:菌株X1704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对亚硒酸钠有较强耐受能力,其最低抑制浓度(MIC)高达3500 mg/L;硒胁迫作用下,菌体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稳定期也相应延迟;菌株能把96.8%的亚硒酸钠还原为红色单质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