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宗建 《科技资讯》2023,(21):133-136
暗挖洞桩(Pile Beam Arch,PBA)工法施工适应于路面空间小、车站跨度大等城市地铁修建,其施工过程非常方便和安全,可极大地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投入,投资成本也比较经济和合理。以沈阳地铁三号线三好街站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地铁暗挖车站PBA技术的施工过程及PBA工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原理与工艺特点,详细介绍了小导洞开挖方法及导洞开挖顺序,为今后类似的暗挖车站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并结合PBA(Pile-Beam-Arch)法小规模暗挖拓展区间隧道形成地铁车站.这种工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和规范及数值模拟方法,对PBA法扩挖大直径盾构隧道修建地铁车站的过程进行地表沉降分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采用外径为10 m的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进行地铁施工.由于盾构隧道扩挖车站施工具有盾构设备利用率高、建设进度快、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将台站采用盾构隧道已形成的中洞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解决了盾构区间施工速度快与车站施工速度慢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PBA大直径盾构隧道扩挖车站的工法特点,明确车站结构形式及施工步序,对施工过程中盾构掘进控制、管片拼装与拆除、纵梁与管片的连接、初支及二衬施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施工完成后,实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满足控制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总结深埋地铁车站现有建设工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地铁车站大管幕建设工法(SPR).该工法最大的特点是可在深埋富水地层中做到不降水施工地铁车站.结合双层双跨单柱结构站型对SPR工法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步序做了详细叙述.SPR车站是一种全新的"类骨架结构",是纵向与横向共同受力的复杂组合体系.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铁车站模型,对SPR工法车站进行了变形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逆作法施工时管幕结构变形量较小;大管幕纵梁内力远小于其极限强度,结构柱和内撑环梁受力相对较大,极值出现在边墙与底拱交接处,经验算SPR工法车站构件均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最后,介绍了SPR工法的防水体系,并详细描述了环向和纵向防水做法.  相似文献   

5.
宗建 《科技资讯》2023,(20):134-137
洞桩施工法(Pile-Beam-Arch method,PBA)是适用于城市路面施工空间受限、跨度大等地铁车站修建中,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埋在地下的管线,地下管线会给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管线沉降控制是经常面临的难题之一。该文以沈阳地铁3号线三好街站为工程实例,介绍了PBA法施工,并阐述了初支导洞、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格栅架立、信息化施工等沉降控制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PBA洞桩法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地铁一车站PBA洞桩法施工为背景,采用MIDAS-GTS岩土数值分析软件模拟PBA洞桩法的施工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PBA洞桩法施工时地表沉降、地层位移和地层应力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PBA洞桩法的施工建议,为沈阳地区PBA洞桩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金奎  陈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737-5742
以大连地铁五号线劳动公园站为工程背景,该车站采用PBA逆筑法施工,在修建车站主体的时候需要先开挖导洞。为了研究采用PBA工法施工时产生的群洞效应对地层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midas-GTS建立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来得到地层的位移响应结果,并且采用了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安排和选用极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导洞施工的过程中作业方式在控制地表沉降中占主导因素;“短进尺、勤支护”的施工原则是可靠的;得到了适合大连地区的多导洞施工方案。可见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理论分析、试验安排和数模拟计算是很必要的,在工程中是值得推广的工程思想。  相似文献   

8.
叶滔 《科技资讯》2023,(20):146-149
洞桩法(Pile-Beam-Arch method,PBA)暗挖地铁车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车站施工,竖井施工作为车站施工的首要施工工序,因此竖井的安全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该文以沈阳地铁三号线三好街站竖井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边桩、钢支撑、角撑等支护结构与开挖过程进行简化模拟,研究了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地层水平位移规律。该研究对同类暗挖车站竖井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地铁十号线苏州街暗挖车站“PBA”洞桩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扣拱施工技术,包括施工难点、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可为类似工法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十号线)苏州街暗挖车站采用PBA法施工,实现了地下大断面暗挖,并将地表沉降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最终目的。介绍了苏州街暗挖车站工程及PBA法施工设计方案概况,阐述了车站主体双层段PBA法施工及PBA法施工关键相邻步骤。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层沉降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大连地铁松江路车站的工程条件,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车站结构-地层三维模型,得出了地表沉降、沉降槽以及塑性区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依照施工过程具有阶段性,导洞施工是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阶段;最大地表沉降及最终地表沉降均符合60mm的控制基准,故洞桩法在控制地表沉降方面是有效的;沉降槽形态及深度受群洞效应影响,且与结构埋深及施工方式有密切关系;塑性区主要产生于导洞阶段,洞桩法基本抑制了塑性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含水砂层中确保围护地下连续墙既挡土又止水防渗是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结合广州地铁三号线赤岗塔站工程实践,详细叙述了含水砂层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具体的防备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黄土地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包括地上、地下结构及周围土层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在简要介绍模型设计和试验工况的基础上,重点根据试验中各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对模型土箱的边界效应、模型地基与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铁车站模型结构地上部分受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影响较大,地上部分的最终破坏模式是整体侧向倒塌;车站模型结构地下部分受地下结构周围土层影响较大,土层位移不大时地下结构无明显破坏;地上地下结构交接处的破坏最为严重.模型车站结构的存在对土体动力反应的影响较小,并随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复杂工程施工系统,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资源进度计划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且有相当难度的问题.首先利用程序实现了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的两种经典模型,即削峰填谷模型和最小方差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然后引入近年发展起来的遗传算法模型,并加以改进实现.最后将三种模型应用到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系统资源优化中,获得了各自的仿真优化计算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遗传算法模型相对最优,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同时也为此类问题的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改建铁路宁波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情况,分析了我国软土地区以铁路客站与换乘地铁为主体,综合公交车站、中/短途客运站等其他换乘交通的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工程,特别是对其实施筹划、基坑开挖中的临时铁路便桥设计、一体化建设的结构统筹以及纵向沉降耦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渡河流域水力资源的开发,其一级支流湾东河上的三级水电工程也相继开建,水电站的建设必将影响河道两侧的谷坡稳定性。湾东河某水电站厂址区的建设就处于其河畔一Ⅱ级阶地上。厂址后边坡在多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特别是厂区的建设对边坡前缘的开挖,会对厂区后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厂区后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同时采用规范中推荐的不平衡传力系数法,对其稳定性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出本边坡在暴雨与地震的情况下稳定性欠佳,并就此提出治理建议,给工程实践带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桐子林水电站导流明渠框格式地下连续墙及导墙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真实的地质条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Mohr-eoulomb屈服准则、非关联流动法则,对水平推力最大的工况下的框格式地下连续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详细分析了不同的嵌岩深度对墙体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由于框格式地下连续墙整体刚度较大,增加嵌岩深度对墙体的变形趋势影响较小,墙体的大部分应力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会增加局部位置的应力,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有利。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泥水盾构施工,通过对泥浆性能研制的配比试验,提出了砂卵石条件下的最佳泥浆配比,提高并改善了泥浆的成形质量与速度,确保了环境要求。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