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和谐西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改造、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多个方面论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构建和谐西藏所作出的探索,奠定了当今建设和谐西藏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信教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从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出发,分析大学生信教现状,用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民间信仰对泉州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政治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正统"意识与"寻根"意识有利于促进政治和谐;经济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蕴含的商品交换意识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存在有利于促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局面的出现。与此同时,宗教与民间信仰对泉州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处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的德钦县,自古是各民族南来北往的重要通道,因此形成了以藏族为主多民族聚居、以藏传佛教为主导多元信仰并存的现象。长期以来,多元信仰影响着多元文化与民族间的和谐,进而影响着该地区社会和谐。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法重点对德钦县燕门乡和升平镇多元宗教信仰及社会和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各种宗教信仰的适时变通、相互尊重、不同信仰者间的通婚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促成了德钦县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并存、多元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的局面。文章指出,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下,在政策上因势利导,努力促进各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促进多元宗教信仰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还傩愿"是广泛流传在西南少数民族当中的民间宗教信仰.以湖南桑植高傩为个案研究,阐述高傩仪式环境中的空间造型艺术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分类特点,造型艺术在神圣空间构建中的作用,以及仪式环境对造型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种组织和全体公民积极参与。民间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将为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发挥特殊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要积极支持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民间社会组织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建设,二者在治理与管理上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提高党政机关的沟通能力和疏导水平以实现社会和谐,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和谐社会的特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所决定的。必须加快治国策略的转变,强化信访机构、新闻媒体和民间社团的沟通疏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实现文化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要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教育的功能,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发挥政府以及民间力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上还存在着某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来说,应当处理好党与政、党与法、党内民主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瑶族民间法经历了从旧石牌制到新石牌制的变迁,两者都是适应解决纠纷,维护瑶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而产生,在内容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但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在内容形式上、实施手段和处罚措施上也存在差异。瑶族民间法的变迁启示我们,民间法是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规范之一;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引导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对接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积累以及弱势群体的增加等。这些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本文通过探讨历史上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贡献,分析当代中国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探索我国宗教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和宏观结构之中,西藏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长期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不仅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且必然会有其特殊的内涵和特定的要求。文章基于上述分析,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阐述了构建和谐西藏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西藏的突破口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就有两个炎帝,一个是作为历史人物的炎帝,一个是作为信仰符号的炎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待炎帝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科学的态度,一种是神化的态度。前者导致科学主义的炎帝观,后者导致信仰主义的炎帝观。科学主义炎帝观,既重视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酊价值,更重视考古资料的实证价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信仰需要是导致炎帝信仰化的重要原因。当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进一步推动着炎帝信仰的普及。我们应该以尊重历史、尊重群众和尊重信仰的态度对待民间信仰中的炎帝崇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最基本的关系,试分析妈祖信仰是和谐文化的体现。由于和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因而妈祖信仰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随着华侨出国而传播到海外,为外国人民所接受。妈祖信仰不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而且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人们调解制度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章着重探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们调解机制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6.
“和实生物”是中国最早从哲学的高度阐释和谐思想的命题。它所揭示的不仅是世界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涵蕴着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智慧,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成绩突出,在湖南慈善发展史上地位重要,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明显不足。比如,灾荒救济缺乏长远规划,时常疲于应付;没有形成稳定的慈善救济专业人才队伍;现代慈善意识和理念缺乏,传统因果报应思想浓厚;灾赈机制运转效率低下,慈善救济效能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妈祖热”已经成为不争事实,除了庙宇大规模的重建、扩建、新建外,妈祖信仰在整个民间信仰体系中一枝独秀,沉寂多年的民俗祭典、分灵进香、绕境巡安等重新在民间热烈展演,并出现了台湾民俗、信仰回传福建的新现象。2009年妈祖信俗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妈祖热”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经济发展、政策宽松、传统驱使、政府支持和寻根谒祖热的刺激共同促成了当前了“妈祖热”,政府、民众和庙堂也要“妈祖热”的现状中反思自身在构建和谐宗教、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实行合理消费、坚持文明行为、确立和谐关系、建设生态社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西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政治稳定意义重大,西藏的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党内和谐不但能够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有利于推进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党内和谐,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是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