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网络蠕虫传播特征,对主动蠕虫传播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网保护的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在保证实际使用地址数和利用保护比例的修正模型的情况下,考虑了不同的扫描策略、每个周期的有效扫描数以及本地优先扫描等因素,并用它们评价了基于本地网络的蠕虫检测定位方法对蠕虫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速率的抑制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网络中的多数子网都能部署蠕虫防御系统,则能大幅降低蠕虫在全网中的传播速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法,在考虑蠕虫病毒的传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SIRS蠕虫病毒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蠕虫病毒的传播规律,得到了蠕虫病毒消除的阈值,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新的模拟网络蠕虫传播的模型:SPIRQ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新的主机状态-潜伏态,并采用动态的感染率;然后使用MATLAB软件对SPIRQ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将SPIRQ模型与经典的双因素蠕虫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SPIRQ模型能够模拟真实的蠕虫传播行为.最后测试并分析了模型参数α对蠕虫传播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法,综合性地研究了双蠕虫交互的AH-SIBV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谱半径理论求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劳斯-霍尔维茨稳定性判据证明了模型的双平衡点在可行域内的全局渐进稳定性.研究了双蠕虫交互的传播规律,得到控制蠕虫传播的阈值.最后,MATLAB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蠕虫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蠕虫病毒在一个封闭的计算机群中传播的过程,提出了一个离散的蠕虫传播模型,并且把该模型和CodeRedv2蠕虫的真实传播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随机扫描蠕虫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把该模型做了推广,考虑选择性随机扫描(Selective-randomscan)蠕虫的传播规律,通过推广后的模型可以发现,在一个封闭的计算机群中,各个小网络中的易感主机数变化越大,蠕虫传播的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立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的思想,设计了基于CDC的良性蠕虫的部署以及响应机制.并且对于基于CDC的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仿真结果,总结了影响CDC良性蠕虫对抗蠕虫传播的两个因素:响应时间和探针的蠕虫检测率.基于CDC的良性蠕虫的传播模型可以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以及预测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速度以及规模.  相似文献   

7.
张路 《科技资讯》2008,(33):29-29
本文在对常见蠕虫传播模型活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蠕虫对抗的蠕虫传播模型,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MIPv6中蠕虫的传播,基于MIPv6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蠕虫MIPv6-Worm和MIPv6节点接触频率的计算方法,对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MIPv6网络蠕虫传播模型--MWM.仿真结果显示:MIPv6-Worm在MIPv6网络中传播的初期,在117 s时达到传播的顶峰,在传播后期所有节点最终都转为免疫状态;MIPv6-Worm传播概率与节点通信半径、易感节点分布密度、节点运动速度均成正比.该模型较好地模拟MIPv6网络中蠕虫的传播规律,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MIPv6中蠕虫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种随机-无标度混合的P2P蠕虫传播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模型中只用节点度来构建蠕虫网络的不足,文中结合无标度网络性质和实际P2P网络通信的特点,引入一个表示新节点连接概率的调节参数,在此基础上以随机选择与优先依附混合的方式建立蠕虫传播模型,并利用平均场理论和Matlab仿真对模型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选择蠕虫网络中合适的节点和新感染蠕虫主机建立的连接与连接概率、节点吸引力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所建立的蠕虫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受生物动力系统中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启发,使用数学模型对网络蠕虫和良性蠕虫(捕食者)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交互模型来减少网络蠕虫的传播,通过交互模型得到了蠕虫是否灭绝的阈值,研究了良性蠕虫(捕食者)参数对交互模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交互模型能有效遏制蠕虫的传播,能明显减少感染主机数和降低蠕虫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不同教材和资料中对蜗杆传动中蜗轮转向的判定及力的分析说法不一的问题提出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利用蜗杆蜗轮传无级调节偏心的双偏心轮定位夹具,该夹具可以适用于各种偏心轴或偏心套的加工,其特点是通用性中,调节方便。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和网络蠕虫传播机制,建立了一类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研究其边界平衡态与正平衡态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利用MATLAB R2009a仿真,分析和揭示网络蠕虫病毒后期的动态传播规律,提高对网络蠕虫病毒的认识;用安装杀毒软件、打系统漏洞补丁、断开网络、阻断任意网络连接的防火墙等方法来降低蠕虫病毒感染率,从而有效遏制蠕虫的传播.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为网络安全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ZK蜗杆传动和ZI蜗杆传动的特点、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运用啮合原理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推导了ZK蜗杆和ZI蜗杆的齿面方程和轴向齿形方程,通过对ZK蜗杆和ZI蜗杆的轴向齿形进行比较,分析了其误差随蜗杆的头数和模数的变化规律及加工工艺对此误差的影响,为ZK蜗杆和ZI蜗杆的加工以及用ZK蜗杆代替ZI蜗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10组不同的蜗杆副材料组合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研究.在无润滑和常温条件下,得到了不同速度和载荷时的摩擦学参数及摩擦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经分析,给出了摩擦学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ZQSn12-2-S16MnCr为最佳蜗杆副新材料组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蠕虫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首要安全威胁之一,当前传统的蠕虫对抗技术已经不能有效地防范蠕虫爆发,遏制蠕虫的传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目前的蠕虫遏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蠕虫主动遏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第一次包络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二次包络齿面接触分析,推导出了蜗杆和蜗轮齿面方程。由齿面接触分析表明:齿面呈双线接触,润滑条件好,承载能力大,该传动副在重型机械传动装置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圆柱蜗轮副的承载能力与蜗轮副齿面的失配方式和失配量密切相关。本文给出了失配蜗轮副齿面接触特性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控制齿面接触特性及对蜗轮滚刀的设计和安装参数进行优化综合的计算方法.按照本文所述方法设计的滚刀,不仅可以完全无除修磨蜗杆这一费工费时的旧工艺,得到具有良好的啮合特性和很低的误差敏感性的蜗轮副,还可以使滚刀在允许的重磨范围内使用时,除了接触区的宽度略有变化外,蜗轮副的运动平稳性和接触区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不修磨蜗杆,蜗轮副可以完全互换.  相似文献   

19.
汽车智能车位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市场上车位锁种类较多,大多数是设计成导杆、滑块式结构,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导杆易变形而导致锁的升降困难,以及没有全封闭导致防水性能差。文中设计的汽车智能遥控车位锁,特点是结构紧凑、外型美观、全封闭型,防水、防盗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20.
滚珠蜗杆传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蜗杆传动装置--滚珠蜗杆传动。初步研究了它的啮合理论,设计要点,并作了初级工业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