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示动作终到点的介词"至"是由动词"至"虚化而来,它来源于"V1 至 N(方所)"格式,句法成分语义角色的转移促使了"至"的虚化。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者某种官职地位的介词"至",是由表方所的用法发展而来。句子信息量的增容使得"至"所在的句法结构日益复杂,"至"成为连动式中的次要动词,只具有伴随特征,表示某种次要或附加的语义,词义的进一步虚化导致"至"的语法化。  相似文献   

2.
学界普遍认为介词"随"的用法始于先秦,事实上,"随"在西汉只是出现了个别类似于介词的用例。随着"随N+VP"句式的大量使用,"随"的动词义开始虚化,"随"逐渐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伴随动词发展为伴随介词,伴随介词进一步发展为经由介词和凭据介词;听从动词发展为任随介词,少部分发展为凭据介词。  相似文献   

3.
表示静止状态方位的介词“在”是由静态类动词“在”虚化而来。介词“在”表停点或终到点的语法意义取决于它所依附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南北朝时期,表示停点题元标记的“在”字短语开始前移,句子的中心成分变得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语法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刘云 《科技信息》2011,(7):229-230
"V過ぎる"是统语结构的复合动词,表示V的动作或以V为中心的事件在某一方面超过标准。当句中有表示程度的副词性成分修饰动词时,"過ぎる"优先和这些修饰成分的意义结合,也就是说"過ぎる"的作用域不局限在V的词汇概念结构内部;当句中没有修饰动词的成分时,按照V的动词类型,"V過ぎる"有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的作用下,"V+于+NP"结构式经过人们重新分析,便有了"V"与"于"之间跨层次的组合。受韵律节奏影响,"V+于"容易走上复合化的道路。复合化后的"X于"具有词化等级的不同,"于"的虚化也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从历时角度看,"于"经历着"介词→依附于其前的动词→词内成分→类词缀→词缀"这一动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介词“就”在萌生过程中曾处于双动同结构的V1和V2位置。在汉代已出现较多的“就+N(处所)+V”和“V”+就+N(处所)”格式,这两种句法格式提供了“就”虚化的可能性。“就”在虚化过程中的发展线索是──“处所介词──对象介词──范围介词”。动词“就”的虚化始于汉时期,到南北朝时期介词性质已明确。  相似文献   

7.
介词"往"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出现自由隐现时,需要具备六个条件:①由"往+NP"组成的并列结构作V的状语;②"往+方位词"作状语;③"往+N/NP"与"一"连用作V的状语;④"往+处所词"作V的状语;⑤"往+处所词"用在V后面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标处所;⑥"往"同一些形容词组合,后面带个"里"字,作动词的状语。  相似文献   

8.
"让"的"致使-被动"演变发端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被动介词,"让"在北方方言中已为常见。与另一致使动词"教"相比,"让"的致变条件大致相同,但有自身的特点。"教"的"致使-被动"演变的条件主要是"让+N+V2"构式的V2部分的"非企盼"意义;而"让"的致变条件主要是句义中的"非企盼"意义。  相似文献   

9.
"VP+他+N(数)"是否歧义的关键就在"他"是否虚指。当动词为一价时,"VP+他+N(数)"中的"他"虚指,整个结构不产生歧义;当动词为非一价时,"VP+他+P(数)"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时"他"的虚实情况还与N(数)的数量大小有关系。数量比较小时"他"表实指,数量超过认知恰适量越多,"他"就越容易虚指。  相似文献   

10.
介词"向"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动作方向的介词"向"是由动词"向"虚化而来,这个过程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从句法环境、句法意义等方面来考察,两汉、魏晋时期的"向 N V"与先秦时的"向 N 而 V"在历时的发展上有着连贯性,此时的"向"处于"动一介"转化的过程中.这一时期的"V( N1) 向 N2"格式来源于"向"构成的单动式.引进动作涉及对象的介词"向",是由表方向的用法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在动词后由介词"于(於)、在"引入转移处所,表示因转移而在新的地点出现新的存在状态,所以才导致"N(转移物)+V+于(於,在)+转移处所"在不同场景中传达出不同的信息重点:或强调转移处所,或强调转移后的存在状态。对于一个动词来说,引入转移处所时采用哪种结构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动词本义的信息链,二是言语环境透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介词"经"是从表示"经由(某处)"的运行动词"经"发展而来的。介词"经"有四种功能,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范围等。"经"是首先获得表示处所的功能,然后陆续获得其他三种功能的。近代汉语介词"经"的诸功能均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把"多用来作介词,是把字句的典型标志,可是在唐代以前"把"字却只是纯粹动词。把字句是在唐代出现的,对唐宋诗歌中的"把"字进行分类研究,包括动词、名词、量词、介词,而侧重点是介词"把",进一步总结出唐宋时期的把字句主要类型,即处置式和工具式,以及处置式把字句的基本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中,“介词 处所词语”以位于动词之后为常,不过,表动作起点的“自、从 处所词语”和部分表动作发生或滞留场所的单音节处所词语却慢慢移至动词之前,这是汉语语法对结构均衡的语用需求和人们对“介词 处所词语”的语义认知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这个“有”还应看作动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的介词与动词存在着不解之缘,绝大多数介词来源于动词,且许多仍兼有动词功能。研究区分动词与介词的方法对于深入认识介词有一定意义。本文试从语法特点、语义范畴和切分可行性三方面分析了“有(“没有”)+比较或估量对象+[那么(“这么”)]+形容词”格式里的“有”和“没有”。判定仍应看作动词,并非如有的文章所说的已转化为介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18.
重庆方言中,副词"好"加上形容词(文中用"好+A"表示)的形式在句法中有一些固定的语法意义。"好+多/大/久"是疑问句中的高频词语,可以询问范围,也可以询问特指内容;"好+A"的否定形式"好+不+A",表示"对眼前事、物的暂时性否定"。"好好"修饰动词可以指"对行为动作很满意",也可以表示讲话者"希望、建议、提醒受话者如何",还可以传达讲话者"对受话者目前的行为不满,并且希望对方放弃目前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20.
"死"可作动词(死a)、形容词(死b)和副词(死c)。死a语义为"失去生命、死亡",死b语义为"表示不活动,不可改移,丧失作用"等,死c语义为"达到极点";"VP+死a+了"中VP具有[破坏义]、[致死义]、[强动作性]等语义特征、"VP+死b+了"中VP具有[固定]、[约定]、[使合拢]、[使关闭]等语义特征,"VP+死c+了"中VP具有[程度性]、[感情性]等语义特征,"AP+死+了"中AP具有[性状义]、[致死义]、[程度义]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