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研究了Pb—Sb、Pb—Ca、变质Pb—Ca合金在常用成分和不同处理状态下,组织及性能的关系,探讨了这些合金相形态规律,强化机理和对蓄电池板栅性能的影响。认为变质Pb—Ca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免维护蓄电池板栅合金。  相似文献   

2.
氟化镧对铝硅合金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化镧对ZAlSi12合金的变质作用,发现氟化镧可使铝硅共晶合金达到完全变质并且具有良好的长效性和抗衰退性,同时大大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加入变质剂后(最佳加入质量分数为1.0%~2.0%),合金液在保温6h后其组织仍为完全变质组织;当重熔次数达到13次时,合金性能及组织仍与第一次变质后相当。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合金成分对ZAlSi7MgA合金性能的影响,进行合理的成分设计,采用Sb、Te复合变质处理提高合金性能,并对该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对比性试验和正交分析,获得最佳热处理工艺方案,通过对ZAlSi7MgA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和热处理等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提高了该合金的综合机构性能并使其具有良好的长效变质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锌合金腐蚀问题大都采用在95℃水蒸气中暴露240h的加速“老化”方法,该方法试验周期长。本研究采用在118℃水蒸气中暴露51h的加速腐蚀方法,试验时间短,试验周期可缩短近五分之四,而且操作方便,重现性好。利用这种方法研究Zn-Al二元合金耐蚀性能发现,共晶合金和含19%Al左右的合金耐蚀性能最差。在35%Al左右的合金还存在有低耐蚀性能成分区,这是本研究首次发现的。研究Zn-27%Al合金表明,单独加1%左右的铜或加0.03—0.05%的镁,能显著地改善合金耐蚀性能;分别添加0.005—1%Ti或0.001—0.5%的混合稀土金属或单元素镧,对合金耐蚀性能无明显影响;研究杂质铅、锡、镉的影响指出,无论是铸造状态条件下的还是均匀化处理后的,都是锡危害性最大,铅次之,镉居第三位。对Zn-27%Al合金进行不同制度热处理时发现,当合金处于淬火状态时,因相变对合金腐蚀的促进作用具有最低的耐蚀性,而均匀化处理及淬火时效的稳定化处理对改善 Zn-27%Al合金耐蚀性能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在磷变质条件下,不同的含硅量对 Al—Si-Cu-Mg 活塞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量的变化不仅引起共晶硅和初生硅形态上的变化,而且亦使合金的性能随之变化.共晶成分的 Al-Si-Cu-Mg 合金具有最佳的常、高温机械性能。增加硅量能使磷变质的 Al-Si-Cu-Mg 合金线膨胀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混合稀土对工业ZL102共晶合金的变质作用和机械性能。文中指出,加入0.8—1.0%的混合稀土可使ZL102合金金属型铸件的组织完全变质,机械性能有显著提高。重熔六次,其效果无明显下降,而且铝液中的残余钠对稀土变质无有害影响。同时指出,变质效果明显受冷却速度和变质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Al-Si合金存在的Na变质重熔失效和有效时间短及P变质处理后初晶Si偏聚问题,利用施加强磁场的方法,分别对亚共晶Al-6%Si合金和共晶Al-12.6%Si合金进行Na盐变质处理,对过共晶Al-18%Si合金进行P盐变质处理.结果发现对于亚共晶Al-6%Si合金,施加强磁场的条件下重熔,Na变质没有失效;对于共晶Al-12.6%Si合金,施加强磁场延长了变质有效时间;对于过共晶Al-18%Si合金,施加强磁场使凝固组织中的初晶Si相均匀分布.强磁场有助于改善Al-Si合金的变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阳极溶出伏安法(A S V)对多种金属的测定,是一种简便且灵敏度高的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对于铅的测定已有多种底液,方法比较成熟。单独测钖也有报导。但铅钖共存时的同时测定目前国内还未见较理想的方法。S_n(Ⅳ)具有强烈水解和聚合的趋势,并且在酸性支持电解质中与 P_b(Ⅱ)合峰,因而给铅锡联测带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电解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熔盐电解法制取铅钙合金的电流效率的影响,当电解温度为720—740℃、阴极电流密度为0.85—0.90安/厘米~2时电流效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金相观察和机械性能试验,研究了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硅的变质工艺,本文着重研究P—Al—S、P—Al、Cu—8%P、P—C_2Cl_6和赤磷粉六种变质剂的变质效果,同时确定了变质剂的最佳加入量以及变质处理温度、重熔次数对合金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证实:P—Al—S压块变质丸的效果最佳,Cu—15%P的效果最差,P、S的最佳加入量分别为合金液重量的0.3%和0.2%;变质温度最好控制在8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稀土变质剂对ZnAl4Cu1G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稀土变质对ZnAl4Cu1G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能够显著细化ZnAl4Cu1G合金的铸态组织,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β相晶粒细化及稀土化合物的强化作用是合金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聚乙烯醇存在时,铅(Ⅱ),碘离子和乙基紫(EV)的显色反应作了研究。铅(Ⅱ)、碘离子和乙基紫的三元缔合物形成迅速,直接在水相中显色,操作简便。缔合物的组成为:P_b(Ⅱ):I~-:EV~+:1:4: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67×10~5l·mol~(-1)·cm~(-1)。对缔合物晶体作了红外光谱,表明乙基紫的阳离子和四碘合铅阴离子是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本法于金属锌和水样中微量的铅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精炼净化再生铅的工艺及原理,经处理过的再生铅可以用来配制蓄电池用低锑合金。对高锑合金、普通低锑合金、再生铅低锑合金进行了对比试验与讨论。结果表明再生铅低锑合金充分利用了Sb、Cu、Bi等有用元素,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耐蚀性能、抗拉强度及电性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新型铅钙合金在硫酸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阳极极化曲线法、阴极极化曲线法、室温析气实验及阳极恒流腐蚀,分别对Pb-Ca-Sn合金和Pb-Ca-Sn-Ce合金在1 28g/cm3硫酸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合金在硫酸中所形成的钝化膜进行了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Ce能使Pb-Ca-Sn合金在很宽的电位范围内均处于钝化状态,显著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合金的析氢过电位,而且还能阻止阳极二价铅膜的生长,从而改善阳极钝化膜的性能,提高电池的深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碲(Te)对共晶、亚共晶及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变质作用。其目的是:寻找一种新的变质剂以代替易衰退的钠(Na)及价格昂贵的锶(Sr)变质剂。研究结果指出:碲对上述合金中的共晶 Si 相均产生强烈的变质作用。对共晶 Al—Si 合金而言,加 Te 变质的金属型试棒的机械性能达到或超过加 Na 变质的水平,砂型试棒的机械性能与加 Na 变质相当;熔体的流动性与加 Na 一样.加 Te 变质时熔体保持8小时或经三次重熔后变质效果基本保持不变,用 Te 变质操作工艺简便,效果稳定、可靠、经济、没有烟雾、对坩埚无腐蚀作用。结论是:碲是 Al—Si 合金共晶 Si 相的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的长效变质剂。  相似文献   

16.
用铸造法加激冷技术成功地制造了Al—8%Pb—1%Cu 合金轴承坯.用扫描电镜观测了铸态Al—Pb合金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观测了Fe-Al合金层的成分和厚度.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铅的分布和Al—Pb合金与钢背的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有纯铝的钢背上直接浇注Al—Pb合金,冷却速度控制在90~110℃/s时,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铝铅合金轴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LMC技术,在定向凝固条件下研究了钠对高纯Al-12.5%Si合金变质机理。提出了过变带形成过程的图解。为读者提供用钠处理后Al—Si共晶合金的过变质——变质——变质衰退——未变质连续组织及其相应固液界面形态的典型图谱。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北祁连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在北祁连中东段古元古代托赖岩群中采集一套变质侵入体,岩性为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片麻状石英二长岩,通过单颗粒锆石铀—铅同位素测年,该变质侵入体年龄为(1 150±3)Ma,时代为晚蓟县世,侵入体具有过铝钙碱性系列的特征,是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北祁连中东段前震旦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更进一步恢复和确定北祁连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蠕化剂变质和蠕化剂、1稀土合金复合变质对中锰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同目前白口铸铁中研究较为普遍的1稀土合金变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热处理对变质中锰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对蠕化剂参于变质取得良好变质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指出当变质处理同热处理配合使用时,可使中锰白口铸铁在保持高硬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20.
热分析系统及其在铝硅合金变质效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开发了一套新型的热分析系统.该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好、数据处理能力强.将此热分析系统应用于铝硅12%合金变质效果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冷却曲线特征值ΔTl=ΔTL—ΔTEU的值可以判断铝硅12%合金变质效果,且铝硅12%合金三元变质钠盐的变质有效时间约为2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