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亮 《科技信息》2007,(9):200-200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合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客观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谓规律,就是现象内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现象的必然的合平逻辑的发展,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随意改变或废除这种规律,但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能学会掌握规律,把自己的实践活动建立在稳固的科学基础上,利用规律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服务。教学规律就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各种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智力,什么叫能力,智力和能力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中国和苏联及西方心理学家们的认识是有争议的.我国学者基本的观点是:主张智力和能力是相对独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智力属于认识的范畴,它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能力属于实际活动的范畴,它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实际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思维能力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 ,它概括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环节 ,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思维活动 ,人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也是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笔者认为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  相似文献   

5.
李莹 《科技信息》2010,(23):I0332-I0332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数学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般认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认识是纯粹的认识活动,它把实践活动看成了理性认识自我的中介环节。其实,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本身就是实践理性思维,它是艺术主体作为绝对理性主体的自我意志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越海 《科技资讯》2007,(28):145-146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合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真理的属性应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为主体的思想并进而化到公共语言表述系统之中后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关系,所谓真理的主观性是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的思想时凝结,沉淀于其中的选择性,创造性以及局限性等。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号以实践为存在方式的主体的认知本质和规律-能动性,超越性和力求把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趋向相一致的关系。而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不仅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现实的物化的结果中,而且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观念的非物化结果即真理性认识中,从而以观念形态在规律层次上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道德知识是人类道德实践认识的结果,是人类对道德的精神把握和对客观伦理关系的主观认识。它是指承载或表征主体际价值关系的符号。它不仅包括人们的道德观念系统,而且包括道德行为方式。道德知识不仅是群体类意识,也属于个体知识,它是一种整合性知识,具有主观性、控制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等特点。道德知识体现为伦理精神、道德规范与个人道德知识三种类型。道德知识的课程价值以个体生命实践为取向,具体体现在德育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及其结果已成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方式和标志。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然而社会实践自身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社会实践的现实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实践本质的答案,这就是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11.
认识能力是人从事认识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它具有多种形式,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认识过程是人的认识能力发挥其作用的过程,认识活动与认识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本身所具有的根本性质,也是认识能力在其发挥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性质。  相似文献   

12.
牛振江 《科技信息》2007,(27):185-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跨入信息社会化和全球化时期,综合能力和多元化知识的融合和渗透,要求人才素质的多方位修养,审美也日渐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所谓审美教育是以美为对象,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这也就确定了,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不是低级的感性认识活动,而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情感和理智相协调的高级精神活动,它要求正确辨别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审美教育在完善发展人自身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是学习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知识本质的主动性、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已经成为理论上的习惯提法。细细地考证下来,它仍有不够严密的地方。实践的结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较之前者更科学更严密一点。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思考,在于科学不能有半点的模糊和偏差。 什么是实践?尽管规范的定义不尽一致,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评价活动属于认识活动,是主体对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权威评价活动和民众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思潮本质上是民众评价活动的一种现实形式。社会思潮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社会确定为每个人证明白己的存在而联系起来的整体,它是人们展示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必需形式,因而具有“自然的”性质。批判了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社会就成为实现了实践本质的人和实现了属人性质的自然界的统一;人类历史也就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然界向社会的人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教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本质认识的反映。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任何数学事实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运用,数学理论的建立,无一不是数学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化在不同背景下指代了不同的含义:在科学史上,科学化就是"自然科学化",它指代了一种认识论倾向;在实践中,科学化指代了一种以普及科学、应用科学和发展科学为目的的社会运动;在哲学上,科学化就是以认识规律和尊重规律为行动指南的精神体现。本质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应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断认识、深化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认识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模型化的方法,模型化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独特形式。所谓模型,就是人们对认识现象所作的一种具体化、形象化的描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感知所接触的表象世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自然地趋于形象化、具体化。因此,借助模型认识世界、研究问题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一个特点。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它反映了教育对象的认识规律,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数学作为人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